提升关键办学能力 培养未来大国工匠
智能制造学院与南京埃斯顿机器人工程有限公司、苏州博众精工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等行业龙头企业合作,共建工业机器人与高端装备现代产业学院,实现区域智能装备人才培养和产业发展协同创新。
一是聚焦产业发展,构筑服务机器人产业新生态。整合政行企校四方资源,建设共性技术研发平台,协同解决机器人产业关键技术难题,助推服务机器人行业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学校与埃斯顿医疗科技有限公司共建埃斯顿机器人学院,连同南京工业大学,共同推进康复机器人走向智慧型康复机器人。通过产教共同体,整合高职院校、企业和本科高校在教育、科研和技术领域的优势资源,打造康复机器人领域的创新高地。
二是聚焦产业匹配,构建高技能人才培养新模式。在行业龙头企业的引领参与下,重构“制造+信息”的专业群课程体系,以“岗位导向、技术融合”为特征的实践教学体系。遵循工作过程系统化原则,以完成企业岗位任务为教学目标,校企共同解构课程知识点、技能点,以课程交叉融合重构学习单元,以能力螺旋递进序化项目任务。坚持岗位知识、能力和素质并重的原则,以职业能力为主线、以工作过程为导向,校企合作探索“工学交替、分段递进”的培养模式,着力提升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和职业素质,以实现毕业就业“零距离”。
三是聚焦“数字+匠心”,打造“双师”队伍建设新样板。依托全国党建工作样板支部和省党建工作标杆院系的培育建设,探索“四位一体”工匠人才培养体系,推动学业导师、技能导师、发展导师和思政导师共同育人,架好教师服务学生成长成才的桥梁。深入推进校企混编、跨专业协同、企业轮岗等师资队伍建设机制,开展校企“双导师”制。校企双方依据工业视觉系统运维员、数字孪生技术员、生产现场技术工艺人员等新岗位技能的能力需求,共同开发既符合教学规律,又体现当前岗位职业标准的教学资源。
智能交通学院主动适应江苏省新能源(智能网联)汽车产业集群发展需求,围绕智能网联汽车“车路云一体化”,打造智能交通专业群。
一是数据赋能,推动专业群数字化转型升级。新能源汽车技术专业侧重于车载数据的采集、连通及控制;智能交通技术专业侧重于路侧智能感知系统、智能车辆设施的数据采集及监控;智能网联汽车专业侧重于车路协同、自动驾驶。
二是交叉复合,重构专业群课程体系。在智能汽车和智慧交通专业基础课基础上,将车路协同、智能座舱、车载网络、全息感知、导航定位等相关新技术、新标准、新工艺引入专业核心课程,重构实践教学体系,形成跨专业的课程体系。
三是寓教于赛,打造高水平工匠之师。智能交通专业群连续5年、每年有超过10%的专任教师参加各级各类技能竞赛,专业群现有全国技术能手1人,江苏省技术能手25人次,江苏工匠1人,高技能教师占比达50%。
四是协同育人,提升区域服务能力。学校与南京六合经济开发区等共建市域新能源产教联合体,与比亚迪集团及其生态圈企业共建新能源汽车产业学院,协同打造产教融合共享实训基地。
彰显服务引领 主动培养数字时代的未来工匠
数码艺术学院以虚拟现实技术为引领,数媒技术、数媒艺术专业为支撑,融合视觉传达、影视动画专业打造数字创意专业群,培养具有“人文情怀、跨界思维、创新能力”的数字创意技术技能人才。
一是创新人才培养新模式。专业群基于学生增值的成果导向,落实“技术牵引、项目载体、能力为本、实践成才”的教学理念,探索形成“跨界融合、学做一体、展教结合”的人才培养新模式。专业群紧跟数字技能提升需求,构建“岗、课、训、赛、展”的“五位一体”框架,将培养学生理实结合能力、设计应用能力、实践创新能力及处理实际问题的能力相融合,人才培养实现“科技+艺术”融合对接。将人工智能、AIGC等新技术、新方法及时融入到教学内容中,将创新教育融入数字媒体产品策划、设计、开发、实施、服务等全过程,重组实训序列,形成设计基础性训练、模块化训练、综合性实训、生产性实战等实践教学项目链。
二是提升学生数字创新能力。围绕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数字化升级,专业群与典型数字创意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学院,在课程设置、资源共建、实习就业等方面开展协同育人。依托校、省、国三级竞赛制度,赛展互促、学评相融,突出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引领和促进作用。合理利用数字创意大类作品便于展陈的特点,通过学生策划自己的课程作业展、毕业设计展,参与各级大学生艺术节、大学生艺术展演等,通过展位设计、展示策划、作品呈现、现场管理等项目任务教学,提高学生的创新思维、创意表达和问题解决能力,促进了技术、产业、创新及教育链的有效融合。
数字商务学院按照“商科底色、数智主色、行业特色”的组群逻辑,构建数字商务专业群,打造“交叉融合、数字赋能”的人才培养特色,培养面向人工智能时代、熟练掌握数字技术工具的未来新商科人才。
一是以产定教,构建现代商贸流通业全链条人才培养体系。与国家级别电子商务示范基地共建市域产教联合体,对接全媒体运营师、商务数据分析师等新职业,通过数字链驱动产业链、智能链融入人才链,强化以“商科+技术”为导向的专业群跨学科交叉融合。
二是以产促教,建立现场生产任务驱动的区域共享实训基地。与南京市商务部门、电子商务协会、32家企业共建南京新电商产业学院,建成国家级别“校中园”式开放型区域新电商产教融合实践中心,实现业务闭环、人员闭环、数据闭环,打造“数智技术+商贸流通”人才培养基地。
三是引产入教,开发数智化人才培养核心要素。邀请行业领军企业参与课程设计与开发,共建课程研发中心、培训中心、创新中心,以企业真实案例为牵引,依托“真实商用平台+行业场景+AIGC”方式,建成系列国家级别优质核心课和企业员工培训课程。
四是数智赋能,建设数字化人才培养主要载体。加强专业数字化建设,与人民邮电出版社共建全国数商数字教材基地,将商贸流通领域理论新成果、运营实战大数据、技术创新融入到内容中,注重以真实运营项目、典型工作任务等为载体组织学习单元,与行企专家共同开发新商科系列教材。
五是数字导向,构建“双师型”教师数字化发展路径。与市域联合体企业共建5个不同专业教师企业实践流动站,以提升数字教学意识、数字教学素养、数字教学能力、数字教学研究为目标,优化教师在职培训体系,培育并打造具备“训、赛、研、战”复合能力的“双师型”教师。
(南信宣)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
[家长教育] 妇产科专家告诉你:到底多大年龄,才算高龄产妇?不妨提前了解下 (2023-03-11) |
[高考] 2022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软件工程》大作业答案 (2022-04-25) |
[家长教育] 孩子为什么会和父母感情疏离? (2019-07-14) |
[教师分享] 给远方姐姐的一封信 (2018-11-07) |
[教师分享] 伸缩门 (2018-11-07) |
[教师分享] 回家乡 (2018-11-07) |
[教师分享] 是风味也是人间 (2018-11-07) |
[教师分享] 一句格言的启示 (2018-11-07) |
[教师分享] 无规矩不成方圆 (2018-11-07) |
[教师分享] 第十届全国教育名家论坛有感(二) (2018-11-0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