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教育科教融汇赋能新质生产力发展
科教融汇是国家层面对科教兴国战略作出的重大部署,新质生产力是实现中国式现代化和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基础。科教融汇倡导科技资源与教育资源的跨界整合,突出科研与育人的有机结合;新质生产力注重科技创新在生产力发展中的作用,强调技术革新的重要功能。科教融汇具有赋能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内在优势,新时期职业教育要做实做强科教融汇,围绕人才培养、技术服务、成果转化等核心关键,为新质生产力的稳健发展提供职教智慧。
重塑目标定位
下好人才培养“关键棋”
新质生产力有别于传统生产力,其涉及领域新、技术含量高,关键在于依靠创新驱动,其形成与发展对人才提出了新要求,要求个体必须具备较强的科技创新能力。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不仅需要研究型大学培养“高精尖缺”的科技创新人才,也需要职业院校等应用型高校培育数以亿计的大国工匠、能工巧匠等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传统的职业教育本质上是技术技能教育,其着眼于培养个体的岗位胜任能力,立足产业需求培养产业发展所需人才,难以适应新质生产力的发展需求。科教融汇注重学生科技创新能力的培养,能有效提升学生的科技创新能力,为新质生产力的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撑。
推动新质生产力发展,必须通过做深科教融汇来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首先,更新培养理念。职业院校必须树立全新思维,从当前注重技术技能教育的“谋业”教育升级为注重个体综合发展的“人本”教育,注重学生的思维训练,不断提升学生的分析问题能力、解决问题能力。在制定人才培养目标时,要注重人才能力的“延展性”,将科技创新能力培养作为重要培养目标,使学生从具有岗位能力的“技能掌握者”成长为具备工匠精神的“技能钻研者”,确保学生能够适应新质生产力发展需求。
其次,完善培养机制。新质生产力的培育与发展,必须不断巩固强化科技与教育的深度融合,将新质生产力的时代特质融入职业教育办学全流程,不断优化完善人才培养模式,充分激发科技创新在产业升级发展中的作用,培育适应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劳动者大军。职业院校要深入领悟科教融汇理念的精髓,围绕先进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的新要求,不断完善技术人才的培养机制。
再次,搭建培养平台。职业院校要树立平台思维,强化与政府、行业、企业、兄弟院校的协作,探索建立不同形态的产学研一体化平台,做实产教综合体、职教集团、产业学院,为人才培养提供各类载体支持,鼓励师生开展各类产业创新活动,通过技术研发、产业创新来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为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培养提供坚实基础。
提升研发水平
做强技术服务“大文章”
新质生产力以高新技术应用为主要特征、以新产业新业态为主要支撑,其发展主导要素是科技创新。新质生产力的发展根基在于推进科技创新,科学技术通过应用于生产过程、渗透在生产力诸多要素中而转化为实际生产能力,进而引起生产力变革。科教融汇对于职业教育全面融入新一轮科技革命与产业变革,抓住发展机遇、提升进阶档次具有重要意义。新时期,产业转型升级不断加快,产业需求也发生较大变化,如果职业教育只是一味地去迎合产业需求,则在产教融合中处于被动位置,难以为新质生产力发展提供技术支撑。
推动新质生产力发展,必须通过做实科教融汇来提升技术服务水平。
首先,瞄准研发方向。职业院校办学建立在产业上,其科研应突出技术研发应用,侧重于技术的升级改造,其高质量发展逻辑起点是融入区域发展,找准区域经济增长点,要保持对区域产业发展的敏感性,提升自身解决地方“卡脖子”难题的能力,不断引领地方产业转型升级,为新质生产力的培育提供支持保障。
其次,优化研发模式。为更好地服务新质生产力发展,职业院校要立足地方产业需求与自身办学特色,优化科研组织模式,开展有组织的研发活动,改变当前职业教育浅层次的跟随式科研模式,不断提升研发能力。
再次,深挖研发资源。科技研发需要各方面资源的支持,当前全国上下正在力推市域产教联合体、行业产教共同体的建设,职业教育的教学平台、科研配套资源日益丰富,职业院校要充分整合各类研发资源,提升自身综合研发实力。
聚焦协同合作
打好成果转化“组合拳”
发展新质生产力是一项系统性、整体性、全局性工程,涉及政府部门、市场主体、科研院所、行业企业等,涉及领域广、战线长、覆盖面广。为确保新质生产力的稳健发展,职业院校必须基于科教融汇理念,通过协同合作,加强产学研各部门的“抱团作战”,实现教育科技人才的一体化发展,为科技成果转化提供强有力的支撑保障。
推动新质生产力发展,必须通过做强科教融汇来提升协作能力。
首先,强化顶层设计。为实现产学研一体化,高职院校必须在提升内部治理能力的同时,不断加强外部联动。内部治理上,要以专业为引领,做强做大专业群,打造教学与科研双轮驱动的新型融合平台,积极推动科研成果的教学化改造;外部联动上,要加强政校行企的沟通交流,立足区域市场与企业需求,充分发挥自身专业优势,充分利用地方产业优势开展深度合作,实现科研与市场的高度对接,不断提升科技创新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的水平。
其次,完善供需对接。新质生产力的发展需要多元主体参与,因而需要推动建立需求清单、任务清单等两类清单,不断推动主体间的信息共享,实现“因地制宜地发展新质生产力”的目标。产业的升级发展需要各类技术支持,产业升级发展需要解决的“卡脖子”技术难题、院校与科研院所能提供的技术研发优势等均需细化,加强对区域产业、人才、科研需求的分析预测,根植地方产业的发展规划,实现供需的精准对接。推动在平台、技术、资源、人才、成果等方面的共享,将社会利益与经济利益有机结合,构建各方利益共同体,为新质生产力发展营造良好氛围。
再次,注重成果转化。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关键一环是科技成果转化,因而必须提升科技成果转化水平。为改变当前职业院校成果转化水平不佳的现状,要建立信息共享机制,向企业展示院校科技成果,同时企业要发布技术诉求,通过完善资产评估、网上交易、政策咨询、登记过户等服务机制,不断优化科技成果转化的成效;针对已转化的成果,要加强技术积累及沉淀,通过成果转化的可持续发展来实现成果价值的最大化。
(作者王波系义乌工商职业技术学院科技处处长、职教研究中心主任,徐玉成系义乌工商职业技术学院职教研究中心办公室主任)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
[家长教育] 妇产科专家告诉你:到底多大年龄,才算高龄产妇?不妨提前了解下 (2023-03-11) |
[高考] 2022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软件工程》大作业答案 (2022-04-25) |
[家长教育] 孩子为什么会和父母感情疏离? (2019-07-14) |
[教师分享] 给远方姐姐的一封信 (2018-11-07) |
[教师分享] 伸缩门 (2018-11-07) |
[教师分享] 回家乡 (2018-11-07) |
[教师分享] 是风味也是人间 (2018-11-07) |
[教师分享] 一句格言的启示 (2018-11-07) |
[教师分享] 无规矩不成方圆 (2018-11-07) |
[教师分享] 第十届全国教育名家论坛有感(二) (2018-11-0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