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措并举 培养高素质应用型护理人才

首页 > 教育新闻 > 教育新闻阅读/2024-07-02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在“新医科”理念指导下,针对护理学专业面临的新挑战、新要求、新痛点,山东协和学院由教师和静牵头的“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教学团队深化课程改革,走出了一条“厚植情怀 多维融合 知行合一 持续改进”助力培养高素质应用型护理人才的“新医科”路。

新学情下的新痛点

    “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课程是面向护理学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必修课程,是从讲解正常机体生命活动的基础医学课程向讲解异常生命活动的临床护理课程过渡的桥梁课程,其任务是为临床护理专业课程学习奠定基础。课程团队历经多年的建设与发展,对往届护理学专业学生进行座谈交流、问卷调查、成绩分析,发现在新学情下,学校的传统课程教学存在认知局限难共情、内容割裂难系统、理实脱节难贯通、评价单一难全面四大新痛点。

新痛点下的新方案

    基于新教学痛点,课程团队反思教育教学过程,提出了“厚植情怀 多维融合 知行合一 持续改进”助力培养高素质应用型护理人才的创新思路。

    一、全程化思政,厚植情怀,立德树人有“温度”

    课程团队坚持立德树人,深度挖掘显性及隐性思政元素,构建思政案例库,以情感和问题为导向,“深挖”与“巧融”并进,通过案例分析、情境模拟、小组讨论、项目驱动、公益活动等,将课程思政全程贯穿在教学过程中。

    二、系统化重构,多维融合,学科思维有“深度”

    课程团队将“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教学内容系统化重构,将形态结构与功能代谢有机融合,打破章节安排次序,将其整合为基本理论和临床应用两个模块,帮助学生系统化把握疾病发生发展过程。同时将机能学和形态学实验整合,打造实时病理,培养深度学科思维,通过对实验现象由宏观到微观、由机能到形态的直接观察,开拓了学生的思维,激发了学生的观察、思考和创新意识。

    三、阶段化递进,知行合一,岗位能力有“高度”

    课程团队依据布鲁姆教学理论规律,依托信息化教学资源,采用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设计,将每节课的内容分为初阶、中阶、高阶三个阶段。对于初级阶段的学习,主要采用线上“知识讲解+动画视频+课前习题”的自学模式;对于中级阶段的学习,主要采用“问题引导+案例研讨+技能点”的模式;对于高级阶段的学习,主要采用“多学科综合案例库+实验设计+创新大赛”的模式。

    四、多元化评价,持续改进,目标达成有“效度”

    课程团队围绕课程目标,构建了知识能力素质并重、过程与结果结合、线上线下互补的考核评价体系,注重过程性评价,采用多种评量表对教学过程进行更为有效和全面的评价,从经验驱动到数据驱动,引导团队教师反省、反思,渐进式调整教学设计。

新方案下的新成绩

    经过教学改革创新,“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课程目标达成度和对护理学人才培养目标的支撑度显著提高。学生学习效果明显提升,在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上获国家金奖2项、铜奖1项,省级金奖4项。教师教学改革意识不断增强,“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课程获批省级一流课程,团队教师获批省级教改项目两项,荣获国家教学成果奖一项、省级两项,教学改革创新经验得到校内外专家认可。

新成绩下的新使命

    山东协和学院“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教学团队始终走在“新医科”路上,坚持以学生为中心,结合学校护理学专业人才培养定位,多举措实现“护爱生命”“知病明理”“守正创新”“爱岗敬业”的课程目标,助力培养高素质应用型护理人才。未来,山东协和学院将继续深化教学模式改革,不断探索创新,为培养地方性应用型优秀人才而努力。

    (和静 郑莉莉 刘彩霞 王德民 吴洁)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