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好高质量发展“先手棋”

首页 > 教育新闻 > 教育新闻阅读/2024-07-04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布局调整,调的不仅是学校,更重要的还有机构和师资。”岳阳市教育体育局党组成员、副局长程岳华说。

    湘阴是其中的代表。

    2022年新年上班第一天,湘阴县委就发出动员令,在全县推进“县管校聘”改革,给整个岳阳市教师队伍建设丢下了一颗“重磅炸弹”。当年6月,《湘阴县2022年中小学校长竞聘上岗和教师“县管校聘”工作实施方案》正式出台。

    文件规定,对于校长,实行“赛马比拼”、优胜劣汰;新聘校长一年试用,三年一聘,试用期内未达竞职目标将自动解聘;年度目标考核不合格的学校行政班子,也将被约谈、调整或解散。

    教师则由“学校人”变为“系统人”,按照“编制总量控制、岗位科学设置、人员竞聘上岗、城乡双向流动”的思路,全学段覆盖、全人员参与;实际成绩优先、三年一聘;每所学校设置5%的交流率,促进教师合理流动;落聘教师接受为期一年的待岗培训,一年后仍然不能受聘者予以解聘。

    湘阴县的此项改革,剑指教师队伍活力不足、结构失调,体制机制不够顺畅,教师交流校际壁垒森严等问题。

    2022年7月13日至8月28日,在近50天的时间里,该县分为城区学校和农村学校两个部分,教师“全体起立”,经历了一场大比拼、大角逐、大轮换。全县中小学校长、副校长竞聘上岗,238人参与竞聘171个正副校长岗位,19名原任正副校长落聘;3885名教师最终有2522人竞聘上岗,直聘963人;在每所学校5%的跨校交流率要求下,280人跨校交流,120人待岗培训。

    改革带来的变化是,校长队伍平均年龄由48.6岁下降至45.1岁;本科、研究生学历占比提高;女性正副校长达17人;彻底改变了校长“终身制”。教师实现了“干多干少不再一个样、干好干差不再一个样”,结束了“吃大锅饭”的局面。

    这样的改革力度和难度,在湘阴教育史上前所未有。

    而在汨罗,一场影响深远的改革也正在进行。

    2021年10月,汨罗连续两次召开市委常委议教会,研究出台了《推动新时代汨罗素质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决定》,对调整教育布局、撤销乡镇联校、精简教育行政干部、推动教师“县管校聘”和轮岗交流等一系列工作作出了部署。

    其中,一个引人注目的改革是,存在多年的“联校”消失了。

    改革前,汨罗市在乡镇一级设立了15所管理本乡镇中小学的联校,大多数联校有独立的办公场地、独立的财务摊子,管理人员少则七八人,最多的16人,脱产人员总数百余人。这就过多地挤占了教学人员编制,加大了行政成本,使得本不充裕的办公经费更加捉襟见肘。

    改革之后,汨罗撤销了乡镇义务教育联校这一管理层级,实行“大校带小校”的扁平化管理模式,设校长一人,协管校本部的常务副校长一人,教学副校长和后勤副校长各一人,工会主席兼纪检员一人,财务摊子合并为一个。其余各中小学负责人大体不变。

    其中最为关键的是,包含各中学、中心小学校长在内,全市只需要106名教育行政干部就足够了。这就需要不少人转岗,即从“领导岗位”转到教学、教辅、后勤等工作岗位。

    由曾经的“局管干部”“学校领导”,转而当回一名普通教师,不少人在道理上说得通,感情上却接受不了。然而改革的潮流不可逆,能上能下将成为常态。最终,原有的187名“局管干部”中,有81人完成转岗,教育管理团队“瘦身”43.4%。

    “改革之后最大的变化是,无论是管理人员还是教师,状态都积极向上了。”汨罗市教育局人事股股长何韧说,教育管理层级和管理人员得到精简,师资和其他教育资源得到重新配置,汨罗农村中小学向高品质发展目标迈出了关键一步。

    记者了解到,其他县市区也同样在大力推动改革。平江县撤销了12个学区管理办公室,成立8个学区教育事务中心,缩减的96人全部充实到了教学一线;岳阳楼区32所中小学实施集团化办学,集团内部校长教师交流顺畅;岳阳经开区正建立起覆盖全区中小学和公办幼儿园的9个教育共同体。

    综合改革,发展新时代素质教育

    “将素质教育进行到底!”

    当岳阳教育人喊出这句口号时,岳阳正经历着“发源地风光不再,从领跑变作跟跑”的阵痛。

    伴随着布局调整一系列改革的步伐,岳阳人痛定思痛,揭开伤疤自问:什么样的素质教育才是党和国家倡导的教育?什么样的素质教育才是让老百姓真正满意的教育?什么样的素质教育才是真正的素质教育

    这对教育本质的三问,答案非只言片语可全然概括,但岳阳人清楚地知道,有一条必不可少——“没有质量的素质教育不是真正的素质教育!”

    正如湖南省委常委、岳阳市委书记谢卫江所说,要以教育之强有力支撑“七个岳阳”建设,让教育成为推动岳阳市高质量发展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力量。

    采访结束时,岳阳教育人正豪情壮志地提出发展新时代素质教育、构建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体系的一系列改革——

    聚焦共建全学段教育衔接良好生态,形成一体化教育质量链,着力实施“四大提质工程”,即实施学前教育“童升”工程、小学教育“强基”工程、初中教育“壮腰”工程、高中教育“筑梦”工程,探索幼小初高学段衔接、深度融合的基础教育一体化发展。

    聚焦中小学德育工作一体化,着力实施“五大行动”——德育课程一体化建设行动、学校文化建设一体化示范行动、德育实践系列活动一体化设计行动、协同共育美德一体化同心行动、德育管理制度一体化创新行动,开创新时代中小学区域德育工作新局面。

    聚焦“校家社共育”,着力打造“一体两翼”,精准定位各方协同之责,助推校家社一体化育人。

    ……

    一座城市的教育高质量发展之路,正步履铿锵。

    

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市域样本

湖南省委教育工委副书记    省教育厅党组书记、厅长 夏智伦

    建设教育强省,基点在基础教育。怎样扎实办好基础教育,确保教育强省步伐更稳、后劲更足?细细品读岳阳市的经验做法之后,我有了一些深层次的思考——

    跳出教育看懂教育,是构建高质量基础教育体系需要具备的一种战略眼光。当前,推动基础教育优质均衡发展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是,如何让教育资源配置更快更好地适应新形势、新要求?布局调整、机构撤并、人事改革……是岳阳从市域层面统筹配置教育资源、把资源用在刀刃上的重要行动。其背后,是岳阳市、县两级党委政府精准把握人口变化趋势,立足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持续推进基础教育扩优提质,并以教育之强支撑市域整体高质量发展的具体体现。

    遵循规律深耕教育,是构建高质量基础教育体系需要秉持的一种科学态度。开展“五大行动”,着力推进中小学德育一体化;实施“四大工程”,科学探索“幼小初高”深度融合的基础教育一体化发展;建设“一体两翼”,推进家校社一体化育人……这些探索与实践,是岳阳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遵循教育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深入教育教学一线调研后采取的多项务实举措。

    立足本地创新教育,是构建高质量基础教育体系需要传承的一种基因密码。发轫于岳阳的素质教育“汨罗经验”,在我国基础教育领域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新时代,在加快建设高质量基础教育体系的实践中传承并发展素质教育,探索人才培养的新路径、新模式、新样板,是岳阳负责任、有担当的主动作为。那些在教育发展进程中留下的浓墨重彩,是当地教育的优势和特色所在,将其传承下来并发扬光大,既彰显了对过往的自信,也为谋划未来提供了智慧。

    致广大,尽精微。作为省域副中心城市,岳阳教育探索的价值在于,它是湖南科学谋划加快建设教育强省实践路径的一种具象表现。期待湖南教育领域涌现出更多的地方探索样本,为建设教育强省贡献新的力量。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