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动构建教育对外开放新格局
·建设具有强大影响力的世界重要教育中心,是教育强国建设的需要,更是我国新时代发展的需要。面对建设成为世界重要教育中心的目标,我们要善于吸收世界先进教育经验,以及一流的教育资源和创新要素
·发展新质生产力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和必然选择,新质生产力的提出对科技创新和人才培养也带来了新的要求。高校人才的培养,需要与时代的发展需求挂钩,从而培养与“新质生产力”相匹配的“新质人才”
·大学应主动关注社会发展前沿并相应地改良相关课程的设置,做到与时俱进,紧跟新兴行业和科学技术的发展前沿,培养时代发展所需人才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完善教育对外开放战略策略,统筹做好“引进来”和“走出去”两篇大文章,有效利用世界一流教育资源和创新要素,使我国成为具有强大影响力的世界重要教育中心。
在教育对外开放进程中,粤港澳大湾区是我国的示范性区域。澳门大学作为一所国际化氛围浓厚的综合性大学,近年来在参与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和教育对外开放中,作出了自己的贡献。近日,澳门大学校长、澳门大学智慧城市物联网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宋永华,接受了专访,分别从管理者和科技工作者的角度,就我国的教育对外开放、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以及教育强国等话题分享了自己的思考。
大力提升中国教育的国际影响力
:针对教育对外开放,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完善教育对外开放战略策略,统筹做好“引进来”和“走出去”两篇大文章,有效利用世界一流教育资源和创新要素,使我国成为具有强大影响力的世界重要教育中心。您如何理解?
宋永华:教育高水平对外开放是教育强国、人才强国和科技强国建设的客观要求,通过加强与国外教育的全方位交流合作,吸收世界先进办学理念、优秀教育和科创资源,进一步提高人才培养成效,进一步扩大国际科技交流与合作,从而切实推动教育强国、科技强国和人才强国的建设。习近平主席有关教育对外开放的重要论述,为推进教育强国建设指明了方向。教育强国是一个复杂的系统性工程,高等教育是教育、科技、人才三位一体的重要结合点。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加速变革,对人才培养提出了新的要求。
同时,习近平主席提出,要打造“具有强大影响力的世界重要教育中心”。教育强国的内涵之一,就是必须具有世界级的教育中心吸引力,从而吸引更多优秀的留学生来我国学习,进一步推动“留学中国”的品牌建设。其中离不开以下四个关键要素:高质量的教育资源、前沿性的研究和创新能力、国际化的教育环境、全球合作及影响力。这四点关系紧密,相辅相成。高质量的世界领先的科研资源及创新平台,是培养具有全球竞争力的高水平人才的关键基础。“近者悦,远者来”,世界重要教育中心才能吸引来自全球的教授、学者都喜欢来工作,国际学生都愿意来学习。
:如果要成为世界重要教育中心,中国教育当前还面临哪些问题和挑战?您对此有什么建议?
宋永华:建设具有强大影响力的世界重要教育中心,是教育强国建设的需要,更是我国新时代发展的需要。面对建设成为世界重要教育中心的目标,我们要善于吸收世界先进教育经验,以及一流的教育资源和创新要素。我国教育当前还面临一些问题和挑战,一方面是汇聚全球高质量教育和创新资源能力,另一方面是我国教育的综合实力、国际影响力、竞争力、吸引力和引领力等。
当前,我们正处于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新一轮科技革命和国际秩序变革加速推进,高等教育国际化格局也面临转变与革新。一方面,高等教育模式可能会走向多元,高等教育水平不断提升的国家有机会主动掌握话语权;另一方面,高等教育要素流动的影响因素会出现变化。英语系国家未来一段时间可能仍会保持较强的影响力和吸引力,但以中国为代表的亚洲国家,会由于其独特而又博大精深的文化、创新求进的氛围等而使国际化地位得以上升。因此,未来我们可以通过主动引领、内外统筹,以更明确的蓝图、更宽广的布局和更精准的措施,紧抓机遇,在加快与扩大教育对外开放中大力提升中国教育的国际影响力。例如,目前我国已经具备了“在地国际化”的基础、条件和潜力。以“在地国际化”为特征的中外合作办学模式有助于更好地与国外优质教育资源实现联动,在本土提升高等教育国际化的格局。
习近平主席曾指出:“在新时代国家改革开放进程中,香港、澳门仍然具有特殊地位和独特优势,仍然可以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无论是过去、现在还是未来,香港和澳门两个特别行政区,在国家发展战略中始终担当重要地位和发挥重要作用。澳门作为背靠祖国、面向世界的窗口、纽带和桥梁,处在国家“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交汇点,是促进对外开放、国际合作共赢的桥头堡。澳门大学在“一国两制”的制度安排下,可发挥特殊地位和独特优势,通过加强国际交流和合作,引进优质教育资源和创新要素,合作培养高层次人才和科研创新,作出应有的贡献。
:在教育对外开放进行中,粤港澳大湾区是全国的示范性区域。您如何看待粤港澳大湾区在教育对外开放中的优势?
宋永华:在教育对外开放过程中,粤港澳大湾区的优势非常明显。首先是“一国两制”框架下的高等教育协同效应。粤港澳大湾区内两种体制的共存,为高等教育创造了独特的发展优势,提供了丰富的试验田。香港和澳门保持教育体系的国际化优势,同时与内地高校在人才培养、科研合作方面展开深入合作,形成互补的教育体系。粤港澳科技创新走廊的建立,促进了港澳高等教育和研究资源与内地产业基础的紧密连接,进一步促进了双向资源整合与共享。其次,粤港澳大湾区是我国经济发展最活跃、国际化程度及科技创新水平最高的区域之一,为高水平对外开放提供了坚实的基础,吸引了大量国内外优秀人才和资源,以及国际教育合作的落地,推动了教育的国际化和高质量发展。此外,《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的发布,明确了大湾区在国家发展大局中的战略地位,其中包括建设国际教育示范区的目标。同时,大湾区被确定为创新驱动发展的示范区,国家在这里设立了众多国家级创新平台。这些平台为国际教育合作提供了丰厚的资源和政策支持,促进了国际人才的流动和科研资源的共享,提高了大湾区的教育资质和国际影响力。
为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提供智力支持
:近年来,粤港澳高校教育合作日益紧密。澳门大学在合作方面具体有哪些新尝试?取得了哪些成果?
宋永华:澳门大学是“粤港澳高校联盟”的共同发起者之一,于2016年与中山大学和香港中文大学一起共同组建了该联盟。2019年,澳门大学又携手北京师范大学—香港浸会大学联合国际学院、五邑大学共同发起“粤港澳大湾区西岸科技创新和人才培养合作联盟”,以推动粤港澳大湾区西岸的高校、科研院所和企业的科教合作,共同打造大湾区西岸科技创新中心和人才培养基地。
澳门大学正在努力建设粤港澳大湾区高水平科研平台。例如,澳门大学全力建设在横琴的产学研示范基地,并通过充分结合澳门和深合区多元产业发展方向,建设科研布局涵盖智慧城市、微电子、先进材料、中华医药、转化医学等领域的研发中心,鼓励科技成果转化及科技创新。与此同时,澳门大学不断深化与内地一流大学在多个领域开展本科生联合培养项目。在粤港澳大湾区框架下,澳门大学与华南理工大学成功启动了“2+2本科生联合培养项目”。
当然,粤港澳三地协作仍存在一些难题。例如,体制机制差异导致的科研协同难题。粤港澳三地在决策、法规、标准及政策执行上的差异,造成科研创新合作中的复杂问题,如知识产权归属和资金跨境流动,增加了科研协同创新的难度和成本。还有,三地的人才交流与合作存在一定的区域性障碍,影响了高校和科研机构间的合作效率。除此之外,大湾区的科技成果转化率相对较低,与日本和欧美相比存在差距,高质量科技成果供给不足,区域内科技成果转化规模小,资源共享机制不完善,这些因素共同影响了科技成果的高效转化和利用。
:您如何看待澳门大学在推动粤港澳大湾区教育合作以及教育高质量发展方面所扮演的角色?
宋永华:澳门大学是“一国两制”下的教育与科研的交流合作平台。近年来,澳门大学充分利用“一国两制”的政策优势,围绕国家和大湾区的发展所需,积极促进与内地及其他国家高校和科研机构的交流与合作,已经形成了“特区大学、特殊使命、特别地位、特色办学”的突出优势。同时,澳门大学也是国际化特色与对外交流的桥梁。澳门大学作为国际化高等教育的典范,积极发挥澳门特区以及自身的优势,成为连接中国与葡语国家以及更广泛国际社会的桥梁。澳门大学通过与多个国家和地区的高等教育机构建立合作关系,推动了学术交流、科研合作、学生交换等项目,还利用国际化的师资力量和课程体系,为学生提供了多元化的学习路径和国际学习机会,培养了一大批适应全球化背景的复合型人才。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
[家长教育] 妇产科专家告诉你:到底多大年龄,才算高龄产妇?不妨提前了解下 (2023-03-11) |
[高考] 2022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软件工程》大作业答案 (2022-04-25) |
[家长教育] 孩子为什么会和父母感情疏离? (2019-07-14) |
[教师分享] 给远方姐姐的一封信 (2018-11-07) |
[教师分享] 伸缩门 (2018-11-07) |
[教师分享] 回家乡 (2018-11-07) |
[教师分享] 是风味也是人间 (2018-11-07) |
[教师分享] 一句格言的启示 (2018-11-07) |
[教师分享] 无规矩不成方圆 (2018-11-07) |
[教师分享] 第十届全国教育名家论坛有感(二) (2018-11-0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