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足红色资源 聚焦立德树人

首页 > 教育新闻 > 教育新闻阅读/2024-07-09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近年来,天津市蓟州区将思政课作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锐意改革、守正创新,立足红色资源优势,因地制宜,持续推动思政课内涵式高质量发展,努力培养担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

    建强红色思政队伍,让思政课建设有“担当”。蓟州区凝聚多方力量,与全区教育“2366工程”建设紧密结合,夯实思政教师队伍力量。一是开展红色思政课教师阶梯式培养。拓宽“大思政课”师资供给渠道,探索实施“专职+兼职+跨界”的“大思政课”育人力量选聘机制。聚焦青年教师的“面”,为其配备教学导师,进行全覆盖传帮带;着眼种子教师的“线”,实施种子教师培养项目;打造骨干教师的“点”,组建蓟州区思政专家团队,深入开展思政课教育教学研究。二是组建“两纵四横”实践队伍体系。组建市域内大中小学思政一体化队伍、区域内中小学幼儿园思政一体化队伍,成立蓟州区高中初中小学幼教4个思政课工作室,通过开展专题讲座、教学研讨、课题研究、资源开发,开拓蓟州区思政教育新局面。三是开展沉浸式红色师资培训。组织骨干教师走入蓟州区别山镇乾元美术馆、平津战役纪念馆、盘山烈士陵园等,汲取源头活水,凝聚爱国情怀和民族精神。

    构建红色思政课程,让思政课建设有“依托”。蓟州区是底蕴深厚的历史文化之城,也是革命英雄辈出的红色之城。我们明确将传承红色基因贯穿学校教育全过程,将革命传统教育全面融入课程教材。一是开发红色校本资源,构建“必修+选修”思政课教学体系,通过征集校级红色选修课程,促进各校融入融合,不断发掘身边的红色资源。二是编印红色教育读本,蓟州区教育局组织编写了中学版《红色记忆》《历史文化》以及小学版《我爱你,蓟州》,通过课堂内外读史、革命遗址明心,使红色基因扎根。三是推动红色资源共享,打破学段壁垒、区域界限,开展多渠道多形式的校际交流,通过联合学区、教育集团建立联席会议机制,开展跨课程、跨学段的思政课教师集体备课和“同题异构”课程建设,实现区域内资源共建共享。

    创新红色思政形式,让思政课建设有“内涵”。用心打造培根铸魂、启智润心的“沉浸式”红色思政课教学方式。一是红色资源有机融入教育教学全过程,“就地取材”将思政课堂搬到革命展馆,让革命史料成为思政教材,让英烈模范成为思政“教师”,使得红色遗址可亲可感。二是搭建红色实践“大平台”,构建校园文化阵地和社会实践基地,与蓟州区20多家景区联系,持续建设红色文化研学精品线路。组织学生开展讲述红色故事、传唱红色歌曲等活动,展现小论文、故事集、朗诵、绘制地图、手抄报等红色学习成果,让红色研学有行有思。三是红色实践活动系列化,形成讲、访、观、写、演等有特色的红色活动,使全区中小学生在活动中接受红色文化的洗礼,让红色活动入脑入心。

    深化红色思政研究,让思政课建设有“质量”。一是开展区域内一体化教研活动,立足红色教学衔接点开展教研活动,实施“一专题一备课,一时政一活动”,推动一体化教研活动常态化。二是开展专项课题研究,共同探索具有蓟州特色的红色思政改革创新的新途径、新方法。三是深化课堂革命,创新课堂教学方式,立足课堂主阵地,谋划红色课程,既跟踪前沿、对标先进,又做好眼前、夯实脚下,真正打通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全面育人的“最后一公里”。

    (作者系天津市蓟州区教育局党委委员、蓟州区第一中学党委书记)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