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先生和他的书法
欧阳修是宋代文坛领袖,也是一位书法家。他说自己少年时兴趣很多,但中年以来,这些兴趣渐已废去,或者厌而不再去做,或虽不厌却力所不能了。但是,“其愈久益深而尤不厌者”,就是书法,“有暇即学书”,在身体允许情况下,甚至可以整天写字。他说写字“非以求艺之精,直胜劳心于他事耳!”他事者,无非是劳心劳神的杂务。他认为,不寓心于身外之物的是“至人”,寓心于有益之事的是君子。而那些每天都想着无益有害之事的,乃“愚惑之人也”。学书写字则不同。写字不能不劳累,但它“不害情性”,而能得“静中之乐”(《学书静中至乐说》)。他写了一首诗说:“试笔消长日,耽书遣百忧。余生得如此,万事复何求?”(《试笔》)
读欧阳修,我想到一个人,就是教育界大家熟知的顾明远先生。顾先生是当代著名教育家、国家教育咨询委员会委员、中国教育学会名誉会长、新中国比较教育学科奠基人,被誉为“中国比较教育之父”。他在当代中国教育界的重要地位和影响力,大家都是知道的。
顾先生早年毕业于家乡江阴市的南菁高级中学。这是一所有一百多年历史的江南名校,英才辈出,著名的政治家、教育家陆定一、黄炎培等,都是该校校友。在当代,这里又出了两位大有影响的人物:一位是著名的文化大家、书法家沈鹏先生,另一位就是顾明远先生。母校为这两位先生都建了展览馆——沈鹏艺术馆和顾明远教育思想展览馆。同时要建“明远书屋”,沈先生当时病重住院,得知后表示书屋之名要由他写。这四个字竟成了沈先生的绝笔。我对顾先生说,网上有人说沈先生只会写狂草,不会写楷书,顾先生便把他保存的60多年前沈先生一幅楷书扇面作品拍照发给我。我让许多人看了,他们都大为赞赏。这应是沈先生存世最早的一幅作品。顾先生和沈先生同窗五年,交谊八旬,手足情深,在中学期间就一起练习书法、创办刊物。沈先生最早和最后的书法作品都藏于顾先生之手,可见两人友情非同一般。
孔子以“六艺”为教,其中“书”包括识字、写字。顾先生从小喜欢书法,习书从唐楷入手。楷书中他写柳公权最多,可能因为柳字结体峻拔,端正方整,刚柔相济,气度温和,与他的人格追求较相吻合。困难时期他主要习欧体。现在他写的字仍有欧柳的影子。行草书他也多习过,对书法的钟情伴随了他的一生。
作为教育家,顾先生终生追求“崇教爱生,求真育人”,他的书法与他的教育活动是联系在一起的。教育界都知道顾先生字好,很多学校请他写校名、校训和各类题词。他觉得应学校所求写几个字,对学校有支持和鼓励作用,因此从不推辞。
顾先生多次用毛笔写过他的四句简洁而朴素的教育信条:“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没有兴趣就没有学习,教书育人在细微处,学生成长在活动中。”许多学校把它复制张挂,成为学校教育的行动指南。
1979年,赵朴初曾写过一首《金缕曲·敬献人民教师》,满怀深情地为英雄的人民教师献上赞歌,内容和书法都极好,但现在很多年轻教师对此不知晓。2022年教师节前夕,顾先生又对赵朴初书写的这首词临习多遍,努力写出赵朴初书艺的非凡气韵,这幅作品后被上海《新民晚报》拿到发表。
2023年6月,第21届尝试教育学术年会举行,顾先生应年会所求,用小行书在八行书纸上写了整整两页贺信,对当前中国教育发展提出许多重要而精辟的意见。书法刚劲有力、潇洒脱俗,是一幅难得的精美书作。
2023年11月1日,首都师范大学举行书法博士教育30周年活动,盛邀顾先生题贺。顾先生写了“书法艺术,中华瑰宝”,下款自称“教育老兵”。主持人评价这幅作品“神清气朗,灵妙活脱”,并说这个题款也体现了顾先生对教育事业的忠诚奉献和不懈追求。
顾先生一再谦虚地说他不是书法家。他写字严守书法传统,认真临帖,中规中矩,体现大众审美,结体疏朗,自然清新,绝不故意夸张,扭捏做作。他的学养和情怀渗透在作品中,透露着浓郁的书卷气,俊秀雅致,赏心悦目,给人以亲和之感。思想性和艺术性珠联璧合,“不激不厉,而风规自远”(《书谱》),“其志芳洁,故其书高逸如其人也”(清李瑞清语)。
顾先生为人师表,德艺双馨。他给学校题词,是他对教育事业的另一种无私奉献。他的题词内容和书法艺术,成为学校文化一道亮丽的风景。顾先生说,写字、书法,是中国传统教育的入门课和必修课,不仅仅是一种技能训练,而是有全面育人的重要作用。他希望学校重视书法教育,老师和学生都写好中国字,传承中华文化。
在教育现代化大潮中,顾先生很重视民族文化传统。他写过一本《中国教育的文化基础》和许多相关论文,倡导重振儒家文化传统以支持中国现代化目标。2017年,他精心书写了一册《论语箴言录》,既有书法,又有解读,福建教育出版社用宣纸线装出版,十分精美。
《学记》也是我国传统文化中一部极为重要的教育经典。章太炎先生认为《学记》对何以为学“言之甚详”,“不读《学记》,无以为教,抑无以为学也”。顾先生对这部经典抄写过多次。2022年教师节,他又用小行楷书写成一幅长卷,自己装裱好,作为纪念母校南菁中学140周年的礼物,郑重地寄到学校。《学记》字数多,小字用墨汁书写,很不好掌握,难免有漏字。他为此伏案写了五六次,方基本满意,对一位94岁的老人来说,其苦其累可知。但他严谨认真,笔笔着力,乐此不疲。
顾先生有许多人生感悟的箴言,也喜欢用毛笔写出来,自我欣赏,或与人共勉。如他写的这样四句话:“像松树一样做人,坚挺不拔;像小草一样学习,随处生根;像大海一样待人,容纳百川;像细雨一样做事,润物无声。”许多人在欣赏这幅书作的同时,也把它作为自己的座右铭。
这些年,顾先生有空就抄写一些经典名言,既修身养性,又寄情抒怀。我看过他精心书写的《楚辞》中的许多名句,如“深固难徙更壹志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等。他用这些格言来表达自己坚定不移的志向。
顾先生写字和他做学问一样认真。他一生都重视读帖和临帖,熟练八法之则,取其笔法和神韵。每个字、每个词的写法用法,也都不许有错误。他抄写古人的经典名句,一定核对原文,一旦有错,必重新写过。有一次,他为一所学校题字,其中一个“门”字,用行楷体写,上部点了两点。学校说应是一个点,顾先生查阅很多古人写法,证明两个点没错。
中国书法以汉字为载体,而汉字是中华文化第一特点。所以书法是中华传统文化沃土中生长的文化奇葩,它既有实用性又有审美性,成为中华文化长河中特别璀璨的明珠。书法作品体现着书写者的人文素养和艺术素养,由此也成为进入民族精神世界的门径。毛主席说:“笔墨砚,金不换,中国书法是我们的民族文化,哪个国家也不能相比。不懂书法,等于不懂中国文化。”梁启超认为中国古代“凡有高尚人格的人,大半都喜欢写字。”因为书法和做人密切相关,喜欢写字,实际是倾慕一种高尚脱俗的文化境界。书法可以让人沉浸于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不断地研习、探索,由此少劳心于身外之物,既“不害情性”,又能得“静中之乐”,趋向于一种更高雅更有品位的生活方式。我想,这或许是对顾先生献身教育大业又钟情书法艺术的一种解读。
(作者系中国教育学会原常务副会长)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
[家长教育] 妇产科专家告诉你:到底多大年龄,才算高龄产妇?不妨提前了解下 (2023-03-11) |
[高考] 2022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软件工程》大作业答案 (2022-04-25) |
[家长教育] 孩子为什么会和父母感情疏离? (2019-07-14) |
[教师分享] 给远方姐姐的一封信 (2018-11-07) |
[教师分享] 伸缩门 (2018-11-07) |
[教师分享] 回家乡 (2018-11-07) |
[教师分享] 是风味也是人间 (2018-11-07) |
[教师分享] 一句格言的启示 (2018-11-07) |
[教师分享] 无规矩不成方圆 (2018-11-07) |
[教师分享] 第十届全国教育名家论坛有感(二) (2018-11-0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