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质均衡发展重在“全域”发力
区域简况
湖北省黄冈市地处湖北省东部、大别山南麓、长江中游北岸,版图面积1.74万平方公里,下辖10个县(市、区),常住人口580万。黄冈是教育大市、全国闻名的教育之乡。全市现有各级各类学校(校区)2137个,在校学生110.2万人,教职工8.72万人。
重庆市江津区,位于渝西南,毗邻四川省合江县和贵州省习水县,是聂荣臻元帅的故乡,中国长寿之乡、武术之乡。全区面积3218平方公里,总人口150万,辖5街25镇。全区共有中小学幼儿园368所,高校7所,在校学生约30万人,在职教职工1.5万余人。
加快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和城乡一体化,是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教育担当,也是建设高质量基础教育体系的关键。如何做大优质资源蛋糕,优化教育资源分配,是基层教育行政部门要思考的问题。本期我们邀请两位区域教育舵手,共话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的区域实践。
■区域茶话会
主 持 人:本报记者 唐琪
访谈嘉宾:何兰田 湖北省黄冈市教育局党组书记、局长
徐 宁 重庆市江津区委教育工委书记、区教委主任
优质均衡发展呼唤全域协同
主持人:两位好!基础教育“农村弱、城镇挤”是普遍面临的问题,而具体到不同地区,现实困难又有所不同。先请各位简要介绍区域推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面临的问题。
何兰田:在城乡一体化道路上,黄冈面临的主要问题一是农村学生、留守儿童居多。我市农村学校占比约80%,农村学生占比约60%;户籍人口721万,常住人口580万,农村年轻力壮的大部分外出打工,留守儿童多,约70%的学校留守儿童比例超过了50%,家庭教育问题突出。
二是教育资源配置不均衡。由于城区“热岛效应”,吸引了优质教师资源进城,从而导致生源向城区学校流动,择校热、移居城区现象比较严重;大校额、大班额现象普遍存在;城乡教师年龄老化,年龄结构、学科结构不合理,教师专任化、专业化程度较低,体音美等非考试科目教育教学不能得到保障。
徐宁:确实,当前江津区教育主要面临的问题依然是“城镇挤”和“农村弱”。具体来说,我区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有147所,其中乡村学校117所,乡村学校占比为79.6%。据统计,2020年至2023年间,我区乡村学校在校生数由22213人减少到14128人,减幅为36.4%。近10年,已有7所城区新建学校超过标准校额2000人。这种结构性矛盾未来可能还会更突出。要想破解这个问题,我们必须一体化发展、全域发力。
主持人:二位都谈到要破题开路,关键在于全域发力。那么,如何发力?
何兰田:2022年起,湖北省以教联体建设为抓手,推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和城乡一体化。2023年以来,在湖北省委、省政府、省教育厅的领导和直接指导下,黄冈市以县域融合型教联体改革破题开路,加快推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和城乡一体化,努力办好人民满意教育。
经过实践探索,我市教联体改革取得了初步成效,最新的问卷反馈显示,校长、家长、教师对教联体建设的满意率分别是97.5%、90.2%、86.3%,学生对学校的好评率为97.1%。截至2024年1月份,我市农村校区学生回流人数达6692人。我们的改革经验也被多家主流媒体报道。
徐宁:江津区教委从“强机制、筑基础、创特色、提质量”四个方面精准施策,系统性谋划、整体性推动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和城乡一体化建设。强机制主要指完善顶层设计;筑基础主要指推进科学规划、寄宿制学校、“互联网+教育”工程等基础建设;创特色是指比较具有江津辨识度的几个特色做法,包括实施“点名式”精准资助、“全域式”课程改革、“全链条”教育培训等;提质量主要指几项改革,包括深化办学模式改革、教师交流改革、教育教学改革等。
在不懈努力下,江津成功入选首批60个基础教育国家级优秀教学成果推广应用示范区,教育管办评分离改革成果荣获“全国第五届教育改革创新典型案例优秀奖”,教育扶贫工作作为行业扶贫唯一典型入选中国基础教育年度报告,荣获国家级教学成果奖8项。
如何做好顶层设计和过程管理
主持人:加快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和城乡一体化,需要区域内协同发力。请二位谈谈,区域教育是如何做好顶层设计的?
何兰田:好的,主持人。黄冈认真总结以往集团化办学和2022年以来湖北省教联体改革试点工作经验教训,强化顶层设计,全域整县推进融合型教联体建设。
一是明确主攻方向。2022年全省推进教联体改革,我市10所省级试点学校中,7所是融合型,3所是共建型。通过摸索,我们将能够实现“人、财、物一体化管理”目标的融合型教联体作为主攻方向。
二是坚持先立后破。以县城1所优质学校为核心校,通过“城联乡、强联弱、大联小”等方式,结合远近搭配原则,与县域内若干所乡村学校、薄弱学校组建融合型教联体。全市1081所公办初中、小学、幼儿园组建167个教联体,实现初中以下学段公办学校全覆盖。教育管理层级由三级变为两级,撤销原有128个乡镇教育组,942名管理人员回归教学一线岗位,让有限的编制发挥更大作用。
三是实现管理重构。教联体内部实行单一法人管理和编制统筹、经费使用、行政管理、教师发展、教学研究、考核评价、文化建设“七个一体化”,真正做到各校区之间体制融合、资源融通、教师融入、成果融汇。
徐宁:江津在顶层设计方面,一是全面健全教育领导工作机制。区委、区政府成立了以主要领导为“双组长”的区委教育工作领导小组,并且将“保障教育发展条件”纳入对镇街政府考核,25个区级部门(机构)非常明确自己的教育履责清单,对推动解决教育重大热点、难点问题起到了坚决的推动作用。
二是全面完善定期研究教育重大问题机制。印发《中共重庆市江津区委教育工作领导小组工作规则》等5个文件。每年党政主要负责人都会深入教育一线调研,区委常委会、区政府常务会每年也会定期和不定期召开专题会议研究教育重大问题和教育工作。
主持人:顶层设计之后,如何把好事办好、落实,是教育行政部门需要关注的。在过程管理方面,我们有怎样的经验?
何兰田:黄冈非常注重过程管理,教联体工作专班充分发挥改革主力军、协调员的作用,梳理破解改革中的难题。
一是坚持培训引领。自去年5月以来,每月召开一次教联体工作部署会、推进会,安排调度工作。分11期培训教联体书记、校长、执行校长及相关人员4300余人。今年5月,组织召开全市教联体建设高质量发展培训班;6月,组织全市教联体学校书记校长培训班;暑期,还将组织开展教联体学校骨干校长(园长)等培训,着力提升管理者能力水平。
二是完善激励措施。完善乡村教师生活补助和跨地交流轮岗教师交通费补助政策,加大周转房、保障性住房供给,建立交流经历与职称评聘、绩效分配、评先评优、选拔任用等挂钩制度,让教师安心流动、静心从教、用心育人。此外还实行考核督促、开展暗访巡察,确保改革行稳致远。
筑基础强师资一个也不能少
主持人:感谢二位站在区域全局的角度为我们提供思路。城乡一体化绕不开两个关键点,一是基础设施建设,二是师资队伍建设,在这两方面有哪些重点做法?
徐宁:筑基础确实是江津的重点做法之一,我们围绕城乡区划调整,推进科学规划教育发展。根据人口流动集聚情况调整学校分布,准确预测生源、精准确定办学规模。过去5年,全区财政性教育经费累计达到155亿余元,累计投入建设资金10.7亿元,累计新、改、扩建校舍78.05万平方米、运动场32.97万平方米,新建成投用中小学9所、幼儿园10所,全区校园面貌大为改观。
二是围绕学生寄宿需求,推进寄宿制学校建设。我们根据农村学校实际情况,积极新建、改建学生宿舍。同时,除了按照市级标准拨付生均公用经费外,还按照住宿生人数每人每年300元公用经费补贴义务教育寄宿制学校,对不满100人的学校按100人预算拨付公用经费,确保小规模学校正常运转。
何兰田:黄冈也一贯注重基础建设。黄冈是一个经济欠发达地区,与过去比,学校办学条件虽然有所改善,但是在教育装备、教育信息化数字化方面投入严重不足。教育教学终端配备也不足,全市师机比约1.316:1,生机比约12.254:1,与国家标准还有差距。我们投入资金3.03亿元,改善农村学校办学条件,加强寄宿制学校建设。推动校车县域整合、统一运营管理,接送到村到点,确保学生交通安全。教联体学校后勤统一管理,食堂全部收归学校自办,杜绝逐利行为,让学生吃得安全、保证营养。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
[家长教育] 妇产科专家告诉你:到底多大年龄,才算高龄产妇?不妨提前了解下 (2023-03-11) |
[高考] 2022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软件工程》大作业答案 (2022-04-25) |
[家长教育] 孩子为什么会和父母感情疏离? (2019-07-14) |
[教师分享] 给远方姐姐的一封信 (2018-11-07) |
[教师分享] 伸缩门 (2018-11-07) |
[教师分享] 回家乡 (2018-11-07) |
[教师分享] 是风味也是人间 (2018-11-07) |
[教师分享] 一句格言的启示 (2018-11-07) |
[教师分享] 无规矩不成方圆 (2018-11-07) |
[教师分享] 第十届全国教育名家论坛有感(二) (2018-11-0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