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完善拔尖创新人才自主培养体系
7月9日,教育部召开国家基础学科拔尖人才培养战略行动推进会暨“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计划”(简称“拔尖计划”)实施十五年工作交流会。会议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和给姚期智教授的重要回信精神,对国家基础学科拔尖人才培养战略行动的三大重点任务进展以及“拔尖计划”实施十五年的成果与经验进行了交流,并围绕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展开研讨。本期,高教周刊摘登部分会议交流发言,后续还将刊发部分专家发言,以飨读者。
——编者
■“拔尖计划”实施十五年
拔尖创新人才自主培养:从“中国方案”迈向“中国范式”
丁奎岭
基础学科拔尖创新人才是国家和人类社会的重要战略资源。经过多年的不懈探索,我国基础学科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完成了从“单兵作战”到有组织培养的跨越式演进。其中,“拔尖计划”作为一项国家高度重视、系统谋划的拔尖学生培养计划,对我国储备国家战略人才力量意义重大。
从1.0到2.0,从瞄准“明天”转向瞄准“后天”,从初期的火种计划到如今的燎原计划,“拔尖计划”正以坚定的步伐迈向“伟大”。
15年来,“拔尖计划”初步形成了一套贯穿“选拔—培养—评价”全过程的中国方案。
一是通过多维度、全方位考核,挖掘对基础学科真正有志趣、有潜力的拔尖学生,让异“才”纷呈、脱颖而出。二是针对拔尖学生营造浸润式环境,构建融物理空间、精神空间、虚拟空间为一体的新时代书院,实现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和全人发展。三是重视学术大师引领,持续吸引顶尖师资投入,发挥大师博学身正的榜样示范效应,激发学生的学术热情、学术志趣和学习主动性。四是建设以专业课程、通识课程、融通课程、实践课程为主体的高质量课程体系,引导学生发现志趣、训练思维、深度学习。五是深化科教融汇,打造拔尖学生学术训练体系,以科研的深度和广度实现教学创新的力度与高度。六是深入开展国际合作育人,构建拔尖学生交流实践合作网络,提升学生的国际视野和多元文化理解。
15年来,通过全方位谋划和系统性的人才培养要素改革,我国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质量显著提升。
多年积淀,毕业生学术志向坚定,积极投身基础学科研究。全国拔尖计划1.6万余名毕业生中,93%以上的毕业生进入国内外顶尖大学或科研机构深造,超过86%的毕业生留在基础学科领域深造,构筑了基础学科领域拔尖创新人才坚实的后备力量。
多年耕耘,汇聚形成了拔尖创新人才的“蓄水池”。毕业生中涌现了一大批学术领军人才、国家重大工程领域领军人才和创新创业引领人才,为提升国家整体创新实力和国际竞争力注入了强劲动力。
多年探索,“拔尖计划”以其先进的教育理念和创新的教育模式,成为一张亮丽的育人名片。
从纵向来看,引领了全链条人才培养改革。通过大中衔接、本研贯通分别为前端的中小学教育、后端的研究生教育改革提供了思路和方向。在本科阶段,通过书院制、荣誉课程、通识教育、学科融通等项目改革,带动了各院系、各学科对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
从横向来看,对学校本科人才培养产生了广泛的辐射示范效应。上海交通大学由致远理科到工科再到覆盖所有理工专业的实践,便是这一辐射效应的典型诠释。
面向未来,在我国“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制度优势下,客观应对变与不变,于变化中坚守本真,于不变中寻求创新,充分发挥多元文明相互交叉碰撞所激发出来的创新活力,推动“中国方案”向更具影响力和普适性的“中国范式”迈进。
于变化中坚守初心。我们要继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教育精神。秉持传统道德伦理的追求,坚持实事求是、知行合一的哲学,注重师生相互砥砺和基础知识的精研。民族的就是世界的,只有扎根中国才能走向世界。中华民族五千多年文化精髓与拔尖创新人才特质高度契合,引领未来的拔尖创新人才必然是具备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素养的大师级人才。
我们要坚持长期主义。基础学科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功成不必在我。伟大不可以被计划,但伟大可以被积累。于学生,这意味着持之以恒、日积月累的勤奋与探索;于科学,它呼唤着聚沙成塔的积累与沉淀;于国家,这是一项需要久久为功、深耕细作的伟大事业。
于不变中寻求创新。我们要以海纳百川的开放胸襟汲取人类优秀思想文化元素,形成兼容并蓄、博采众长的宽广格局,培养具有多元文化理解、创新精神、独特个性、突破常规限制的拔尖创新人才。
当前,技术革新的浪潮奔涌而来,人工智能犹如一把金钥匙,为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开辟了新路径。人工智能和拔尖创新人才有着天然的联系,相互补充、相互激励、相互迭代。积极拥抱人工智能,使其成为拔尖创新人才成长的重要养料,可以让拔尖人才更“拔尖”。深度融合人类智能HI(Human Intelligence),尤其是拔尖学生的智慧和创新力,可以为人工智能提供高质量的变革潜力,让人工智能更“智能”。
未来的教育由我们引领,教育的未来由我们创造。让我们共担使命,共育菁才,共探基础学科拔尖学生自主培养的未至之境!
(作者系中国科学院院士、上海交通大学校长)
厚植创新沃土 融育拔尖人才
李术才
从1994年首批获准建设“国家文科基础学科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基地”开始,到国家级特色专业、拔尖基地、“四新”建设和强基计划,山东大学始终主动担负人才培养“国家队”使命。学校先后创办泰山学堂、尼山学堂、齐鲁医学堂、崇新学堂、经世学堂、钱七虎学堂和未来技术学院,将9个拔尖基地纳入三大学堂培养,实施“三制七化”人才培养模式,形成了“六堂一院”引领、“学堂+学院+大平台”多主体联培共育的拔尖人才培养优良生态。
顶层设计,创设拔尖之路。文科基地在拔尖人才培养体系中发挥着独特作用。根植于中国古典学术沃土,学校文科基地积极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建设,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考古学建设,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建设等重要论述,布局构建“两堂四基地”培养体系,超常规培养文科拔尖创新人才。
培根铸魂,夯实拔尖之基。学校拔尖基地以“为国家和社会培养顶尖人才”为目标,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打好中国底色,植入红色基因,锻造过硬政治素养,激发深耕基础研究的热情与创新创造能力。学校将家国情怀作为拔尖人才培养的首要素养,将修身立德寓于价值塑造全过程,打造师生成长共同体,营造“五悦”育人生态,鼓励学生将读书和锻炼作为终身习惯,推动学生全面自由发展。
厚基深融,筑牢拔尖之梯。学校从拔尖1.0开始,就通过“四好”育英才,十五年不动摇。一是选出好苗子。泰山学堂坚持奇正相辅,多种、多次、多维选拔;尼山学堂注重考查学生的古典学术素养,选拔“能写字典”的人。二是延请大先生。因材施教,分类探索,一基地一方案,一生一策。学校从全球邀请知名专家学者长期开坛设讲,与学生探讨前沿学术。三是开得好课程。坚持“宽口径、厚基础、促交叉”的原则,尼山学堂打造以经史子集为核心的中华原典导读课,历史基地建设AI赋能的科技考古课,泰山学堂开设“院士天团”前沿研讨课。四是编写好教材。学校致力于打造具有典范性、权威性、创新性的经典教材。
“四好”小切口,撬动的是拔尖人才培养大改革。“四好”成功的关键在于交叉融合,以“人工智能+”为基底,人文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有机融合、基础学科与应用学科衔接培养。
创新引领,锻造拔尖之翼。一是以新文科建设引领拔尖人才培养。作为全国新文科建设工作组组长单位,学校成立了全国新文科教育研究中心,承担文科拔尖基地秘书处职能,全面推动文理交叉融合和拔尖人才培养。二是响应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在重点工程、前沿项目中实践育人。三是在深化国际合作、文明交流互鉴中协同育人。
(作者系中国工程院院士、山东大学校长)
【“拔尖”基地师生感言】
为学术生涯奠定坚实的基础
我是浙江大学生物科学基地“拔尖计划”教师,我所带的班级是“求是生物科学班”。我们特别鼓励学生开展科研训练以及创新实践。学院在紧张的物理空间中为学生匀出了独立的学术交流空间,同学们将其亲切地称为“Cell工作室”。在这个空间里,学生可以在责任教师的指导下自主预约使用、自主管理、自主绩效评价。同时,学校和学院也在经费上给予了支持,为学生的自主科研与实验室轮转以及论文发表提供保障。由此,学生能够在本科阶段就取得不错的科研成绩,为学术生涯奠定坚实的基础。
——赵烨(浙江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授)
引领我迈出科研第一步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
[家长教育] 妇产科专家告诉你:到底多大年龄,才算高龄产妇?不妨提前了解下 (2023-03-11) |
[高考] 2022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软件工程》大作业答案 (2022-04-25) |
[家长教育] 孩子为什么会和父母感情疏离? (2019-07-14) |
[教师分享] 给远方姐姐的一封信 (2018-11-07) |
[教师分享] 伸缩门 (2018-11-07) |
[教师分享] 回家乡 (2018-11-07) |
[教师分享] 是风味也是人间 (2018-11-07) |
[教师分享] 一句格言的启示 (2018-11-07) |
[教师分享] 无规矩不成方圆 (2018-11-07) |
[教师分享] 第十届全国教育名家论坛有感(二) (2018-11-0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