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个聚焦”育人 助力新质生产力发展

首页 > 教育新闻 > 教育新闻阅读/2024-07-20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重庆理工大学认真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使命,坚持“身心同健、文理兼修、德才并进、知行合一”的人才培养理念,心怀“国之大者”,为发展新质生产力培养更多卓越人才。

    聚焦“大思政”

    打造卓越人才“中国心”

    学校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将思政教育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构建全员全程全方位的“大思政”育人格局,努力培养更多让党放心、爱国奉献、担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

    建好市级重点马克思主义学院,切实发挥思政课主阵地、主渠道作用,打造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核心内容的思政课课程群,深化“课管标准化+课改数字化+课研融合化+课训细节化+赛课常态化”五位一体思政课改革创新,不断提升思政课教育教学效能。

    充分发挥重庆市课程思政工作指导委员会主任委员单位优势,成立课程思政教学研究中心,牵头编写《重庆市普通高校课程思政教学指南》,上线重庆市高校课程思政联盟平台,开展马克思主义学院与专业学院结对共建行动,实现专业课教师与思政课教师精准对接、双向协同,选树百余门课程思政示范课,让专业课讲出思政味、思政课讲出专业情。

    深入挖掘校地、校史、校训、校友等丰富文化内涵,成立重庆市首批“大思政课”实践教学基地,围绕抗战文化、红岩精神、兵工基因等主题打造校园特色文化活动、开展教改项目立项、设立“一院一品”“大思政”育人项目,开展“信仰公开课”“士继讲堂”“行走的思政课”等系列活动,引导学生自觉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红色血脉。

    聚焦“大对接”

    强化卓越人才“产业身”

    学校坚持以服务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为导向,把专业调整优化改革作为提高专业建设质量的重要抓手,持续优化专业结构,着力推动教育链、人才链与创新链、产业链的精准对接。

    成立由校党委书记和校长任组长的领导小组,统筹协调推进专业调整优化改革工作,并将其作为学校2024年两大攻坚战之一,形成“党委统一领导、教务牵头抓总、相关部门联动、学院落实推进”的工作格局。提出“主动与被动结合、短期与长期结合、弹性与刚性结合、生存与发展结合”“四个结合”工作总体原则,构建“学科专业对接产业图谱”,实现专业集群精准对接产业集群。

    突出“三个一体化”工作具体思路,即学科、学院、专业一体化,强调重点发展专业必须与学院积淀、学科优势、培养特色一致;招生、培养、就业一体化,大力推行“招、培、就”联动机制,制定专业建设成效量化“一张表”,坚决淘汰不适应产业发展、毕业生去向落实率低下的专业;对接重庆市“33618”现代制造业集群体系一体化,在学科发展、科学研究、毕业设计、就业领域等方面全方位深层次体现对接产业集群,构建“一学院一园区、一学院一链主、一学院多基地”网格化对接产业集群新路径。

    系统设计“1+N+M”制度体系,即1个学校主文件、N个部门子文件、M项改革新举措,保障工作顺利实施,着力提升专业人才培养与产业发展需求的匹配度、紧密度。

    聚焦“大融合”

    提升卓越人才“创新力”

    学校坚持以产教融合为着力点、以科教融汇为突破点、以交叉融合为关键点,持续深化卓越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突出培养学生实践创新能力。

    以首批现代产业学院为引领,打造以师生科技成果孵化企业、企业深度反哺人才培养、构建校企发展命运共同体为核心的学缘式产教融合协同育人新模式。专业教师既是任课教师又是企业高管或技术骨干,实现“一师双能”,课程资源包括案例库、项目库、数据库等全部来自企业,实现“真题真做”;教学场景由传统教室转换到真实生产线等环境实现“浸润式”实景、实操、实地教学,全面推行创新工场,以真实问题为牵引,实现“揭榜挂帅”解决技术难题,最终实现学生“毕业就能上岗、上岗就成骨干”。

    以市级首批未来技术学院为依托,充分发挥纳米时栅研究团队二十年如一日的研究积淀,聚焦量子传感和原子、近原子尺度制造等未来科技必争领域人才需求,构建以“大科学装置+国家工程中心+产业化基地+人才培养”“四合一”融合平台为支撑、以一流科学家创新团队师资为引领、国家重大科研项目为载体的科教融汇育人新模式,统筹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发展,培养未来科技创新领军人才。

    发挥“智能+”市级重点学科优势,探索“工科+”学科交叉新路径,开设AI plus金融教改班、会计信息化综改班、数智管理卓越创新人才教改班等新文科“试验田”,实现多跨协同新文科卓越人才培养。

    (重庆理工大学党委书记 康骞)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