补足“三块短板” 深化创新创业教育

首页 > 教育新闻 > 教育新闻阅读/2024-08-27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在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2023)上,苏州经贸职业技术学院获得了职教赛道1项金奖和1项银奖。截至目前,该校已连续五届获得该项赛事的国赛金奖,创新创业大赛也成为该校一堂最大的创新创业教育融合家国情怀的思想政治课,充分展现出全院师生高涨的“我敢闯 我会创”的激情和精神风貌。

    “近年来,学校把创新创业教育贯穿教育活动全过程,着力补短板——更加注重专业和创新创业教育的融合、更加注重依托市场力量加强创新创业实践平台建设、更加注重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的融通增强创新创业教育实效。”该校校长赵驰轩说,学校以实施“433”学生成才工程为载体,指导学生加入1个创新创业团队、完成1次创新创业实践、取得1个创新创业成果,让广大学生在实践过程中提高创新创业能力,培养技术赋能、跨界融合的新时代大国工匠。

    短板一 破 解 

    专业与创新创业教育“两张皮”构建“专业+创业”融通的课程体系

    “我是在一堂市场营销课上,受到老师的启发指导,下决心开始创业的。”在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上获得该校首个金奖的“云SIM流量达人”创业团队负责人朱小泉说,他在大一时就兼职电信运营商校园代理,大二时创办公司联合研发云SIM管理技术,2019年至今营收已超过1亿元。

    “在高职院校,尚存在着专业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互不相关’的现象,制约了学生创新创业的热情和成效。对此,我校着力补上二者融合不够的短板,让其成为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的主线。”该校教务处长周燕介绍说,近年来,学校通过近距离了解产业需求,从办适应社会经济发展需求的专业出发,重新制定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指导意见,明确了各专业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作为公共必修课,明确学生在校期间需修满54学时3个学分,并率先在大数据技术与应用、电子商务两个专业进行改革,深入挖掘专业课程中的创新创业教育资源,推动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加速深度融合、建构“专业+创业”课程融通的体系,并带动辐射其他专业。

    “在课堂上,专业老师要在上好专业课的过程中培育创新思维和企业家精神,并结对学生为他们指点结合专业的创业方向。同时在专业实践教学环节,把创业教育和专业技能相结合,使全体学生都得到锻炼、训练、磨炼,培养他们对专业知识的运用能力和创新创业的兴趣,从而埋下创新创业的‘种子’。”该校2023级创新创业课导师姚平说。

    短板二 破 解

    创新创业教育与市场脱节 建构“学校+市场”联合创业基地

    走进苏州经贸职业技术学院产教园内的大学生创业园,到处可见创业大学生们忙碌的身影:有正在网络直播销售的、有正在生产制作定制创意模玩藏品的、有正在裁剪婚纱产品的……学生们创新创业的领域丰富广阔、氛围浓厚热烈。经过多年的发展,创业园已成为该校电子商务、商贸服务、文化创意等专业学生创业企业集群。

    然而,创业不等于成功,尤其是对高职在校生来说,对市场认识不足、创业经验不足等是普遍存在的问题。如何破解其在校期间创业与“市场”脱节的难题?

    “学校在校企、校所、校地协同上发力,千方百计强化‘学校’与‘市场’的连接,助力学生成功创新创业。”该校创新创业学院负责人徐杨介绍说,学校一方面“借梯登高”,依托创业园内企业和学校联合建设“创业模拟实训室”等平台开展创业教育模拟训练,夯实学生从事基于专业的创新创业活动基础,并与地方人社局及有关企业三方合作,为有志于创业的学生开设创业模拟训练班,在实践中锤炼学生的创业能力。另一方面“借船出海”,与当地产业结合,市场化开展创新创业实践活动,在真实的企业场景中进行创业实践教学,为学生提供创业场地、创业项目管理、资金援助、培训孵化等方面的支持和服务。此外,学校还与苏州科技大学、苏州职业大学等十多所本科和专科院校一起,共同成立了大学生创业联盟,互相取长补短、资源共享,为有志于创业的学生提供更大的训练交流平台,争取地方政府、优质企业的扶持,已成为提升区域内大学生创业成功率不可或缺的力量。

    短板三 破 解

    学业与创新创业难兼顾 融通“第一课堂+第二课堂”

    2023年获批省高新技术企业的苏州玖零映像文化传媒有限公司的创立人崔梅,在校期间参加过各种比赛,获得10余个奖项,其公司的前身也是在校期间创立的独立影像工作室。“正是学校采取的鼓励在校学生创业的实际举措,让我解除了因为创业需要占用不少上课时间的后顾之忧,才有足够的时间面对创业过程中可能碰到的各种问题。”崔梅说。

    当前,职业院校中还存在着一部分有意创业的或者已经开展创业的学生面临与第一课堂冲突的难题,如何兼顾学业与创业?如何提高学生的创业参与率?该校把创新创业教育作为新时代大学生素质教育的突破口,把学生实际创业纳入第二课堂管理,融通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让创业一样可以拿到相对充足的学分,彻底解决学生实际创业和第一课堂时间冲突上的矛盾。同时,加强人才培养方案顶层设计,制定了第一、第二课堂贯通学分认定实施细则,把第二课堂要求的每个学生在校期间“加入1个创新创业团队、完成1次创新创业实践、取得1个创新创业成果”纳入人才培养体系,与第一课堂融合,把创业实践活动、创业竞赛和科技创新活动作为创业教育课程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此外,还制定了学生导师制实施办法,为每个创新创业团队配备一名导师,并打造创业学生、创业导师、投资人、优秀创业者以及创业意愿者的深度交流平台,邀请企业家、行业大咖来校与学生开展创业对话、分享创新创业经验,让创新创业看得见、够得着。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