举经典之灯,映教育之路

首页 > 教育新闻 > 教育新闻阅读/2024-09-04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好书不厌百回读,至理须从万事经。今年暑期,我与阅读相伴,有幸参与了组织的“给老师的读书会”活动。中国人的根脉在哪里?教育的初心在哪里?经典作品是一个民族的“心灵史书”,大家在线上共读《学记》。“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我们“相观而善”,共同度过了美好的读书时光。

  作为领读者,我精心整理了助读资料,按照阅读计划表,每日早上提供原文朗诵录音、释文、解读、评说、思考、笃行等内容。大家不断挑战认知,有阅读意愿、有阅读习惯、有阅读思考、有阅读收获、有阅读辐射。相信坚持的力量,教师们21天打卡总计110多万字。深挖一井,掘井及泉,阅读成果丰硕,有读后感、阅读反思、转化践行文章、思维导图、书法作品、原创音频视频等,我们一起用阅读书写成长奇迹。

  经典阅读,“三眼”视角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中国人历来重视教育。《学记》是《礼记》中的第18章,是中国也是全世界最早、最系统、最完整地对教育进行全面论述的一本专著,比起昆体良的论著要早300多年,被誉为“教育学的奠基之作”。

  《学记》1200多字,字字珠玑,言简意赅,深入浅出,博大精深,思想深邃,针砭时弊,发人深省,许多精辟的教育思想,符合教育规律,至今仍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半部《论语》治天下,半部《学记》沃杏林。我认为,《学记》是教育工作者必读的教育读物,是每名教师都要好好研读的一本书,带我们追根溯源,从中领悟教育的真谛。作为教师,在读《学记》的时候,读、思、创贯通,知、信、行统一,有利于改善我们现在的教,改善学生现在的学,改善我们跟学生之间的关系。

  《学记》很多地方艰涩难懂,常常需要停下来看注释、查阅资料,通过大家共同分享来答疑解惑。把《学记》译成现代文,与译其他古籍一样是有一定困难的,对于某些章句,人们的看法也有分歧。前人今人都是如此,甚至句读也不一致。随着教育发展的需要,进一步学习研究《学记》仍大有必要。

  在阅读《学记》这类经典时,方法很重要,可以用“飞鸟之眼”“蜻蜓之眼”“蚂蚁之眼”这“三眼”视角,读出问题,读出理解,读出智慧,读出精神,读出世界,读出未来。宏观上,用“飞鸟之眼”读经典,是指像飞鸟俯瞰大地一样,在阅读中考虑整体结构、大问题、元问题,站在国家教育改革背景下,思考对整个中华民族和世界而言的重要意义,要有宽广的格局,开阔的视野;中观上,用“蜻蜓之眼”读经典,是指在一个相对长的周期里从多角度来关注书中发展问题,要有专业研究精神,把经典研究透,往深里走、往心里走,把职责摆进去、把教学融进去;微观上,用“蚂蚁之眼”读经典,是指对所读之义去真切地感受和梳理,观照个体,思考读到的部分到底与自己有什么关系,要脚踏实地,研究细节,有自己的个性思考和独立判断,最终迈出接地气的实践脚步。

  经典阅读,“五种”思维

  阅读《学记》这样的经典,是一次有坡度、有攀登、有挑战的阅读历程。如何更好地进入阅读过程,是一个艰巨的系统工程,这个过程并非用简单的线性思维可以完成,建议借助“五种”思维,更好地还原、理解和创生。

  系统思维,就是以系统论的原理和观点为指导,从系统和要素、要素和要素、系统和环境的相互联系、相互作用中去阅读。比如,要从整体的角度出发,注意把相关篇章结合起来,把握《学记》的脉络与结构,了解《学记》的“学”理、“学”规、“教”法、“师”道、“学”道等基本框架,读通它们的关系,形成系统性的把握和认识。“古之教者,家有塾,党有庠,术有序,国有学。”《学记》提出了相对完备的大学体制,明确规定了各阶段的目标任务和考校方法,按照心理特点和成长发展安排教学内容,形成一个系统的学制体系和考查制度,开创以“考程”间接定“学程”的先河。

  贯通思维,就是要有纵贯历史的高度和跨越空间、领域的宽度,用多维视野去阅读。《礼记·学记》与《礼记·乐记》可互补,《中庸》《大学》又是《学记》的理论基础。《学记》与《劝学》《师说》的关系,如果说《学记》讲的是教育理论,那么《劝学》就是以大量事例作为例证对《学记》进行正确性的印证说明,而《师说》则是选取一点来说明教师的重要性,是从局部印证《学记》中教育理论的正确性。

  比较思维,就是指在面对某一对象、事物或情况时,与其他对象、事物或情况进行比较,从而得出某种结论或做出某种评价的思考方式。读《学记》悟教育思想时,要多次进行中外教育、古今教育思想的对比。比如“教学相长”这一理念是世界教育史上的重大贡献,这在任何国家的远古历史上都是没有的,教与学是一件事情的两方面。只有通过“教”与“学”的互相成就、相互映照,才能达成师生共享成长的教育价值。“长善救失”原则对今天来说,也是非常好的教学方法,而两千多年前中华先圣先贤就已经如此而为了,何等的伟大,何等的智慧!

  辩证思维,就是用联系、发展、全面的观点看待事物和思考问题。读《学记》时,发现受时代所限,古代教育作为上层建筑,是在维护统治阶级的地位和秩序,其中提到的一些教育手段值得商榷,如“皮弁祭菜”“夏楚二物”等与现代素质教育的理念不符。因此,我们当今再读《学记》一定要从时代发展的角度出发,辩证地看待,做好“扬弃”的文章,有选择性和发展性地吸收借鉴。

  全景思维,就是重点阅读思考《学记》中的教育目的论、教育地位论、教育价值论、教育过程论、教育方法论等各方面的关联。综合运用全景思维方式,对传统教育理念做出符合现代需求的科学阐释,把继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又弘扬时代精神、立足本国又面向世界的当代中国教育创新之路走出来。

  坚守“本来”,学赢“未来”

  知来路方能识归途。再读《学记》,我们会感慨,经典中蕴含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常识”。新时代,只有坚守教育的“本来”,创造性地理解、诠释、激活传统教育思想,更好地认识“根”与“土”的关系,在传承中探索实践,才能赢得教育的“未来”。

  教育目的: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学记》开宗明义,把教育放在“化民成俗”“建国君民”中“必由”“为先”的地位,将开发民智、兴学育人视为国家长治久安的必由之路,充分揭示教育是立国之本。“化民成俗”概括了古代教育的目的,是中国文化之精华。这一观点,与今之“以文化人”同出一脉。《学记》曰:“发虑宪,求善良。”又曰:“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教育的价值在于使人“善良”。在《学记》中,诸多篇幅都强调一个“善”字,这个“善”,不只是人之德行,还是学之方法。今天,我们弘扬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立德树人”的根本价值,都是对“善良”的丰富。

  教育方式:把因材施教作为重要方法。《学记》对教育方式有着深刻阐述:“使人不由其诚,教人不尽其材。其施之也悖,其求之也佛。”因材施教,是其中最重要的教育方法。孔子是我国历史上首倡“因材施教”的教育家,其思想也在日常教育讲学中得到充分实践并取得成效,这一教育方式在《学记》中就有很好的体现。我体会到,《学记》通过“和易以思”“长善救失”“豫时孙摩”“藏息相辅”四大教学原则,使因材施教作为教育的重要方法得以有实现的可能。

  和易以思原则。“道而弗牵则和,强而弗抑则易,开而弗达则思。和易以思,可谓善喻矣。”做好“道”“强”“开”的工作,师生关系融洽,每个学生都感受到被尊重,学得愉快有效,培养独立思考能力,进而发展智能,开启思维,成为学习的主导者。长善救失原则。“知其心,然后能救其失也。教也者,长善而救其失者也。”学生各自资质、心性、性情不同,教师要通过了解不同学生的不同个性特征,研究琢磨每个学生的全面情况,设计并实施精准指导方案,扬长补短。如今,“长善救失”也被赋予新的意义,扩大优势,提高核心竞争力,做到“全而有精”。豫时孙摩原则。“豫”即预防,“禁于未发之谓豫”,及时预测学生可能会产生的不良倾向,做好“预案”,提前采取预防措施。“时”即及时,“当其可之谓时”,“时”体现了“过程”“节点”“次序”“时机”,我们要应时而教、应自然而教、应规律而教。“孙”即循序渐进,“不陵节而施之谓孙”,既不能“拔苗助长、急于求成”,也不能让学生止步不前。“摩”即观摩,“相观而善之谓摩”。在学习生活中,师师之间、生生之间、师生之间都应该互相观摩,学习对方的善处和优点。藏息相辅原则。“时教必有正业,退息必有居学”,要求“正业”(正课)与“居学”(课外作业、课外活动)相结合,学习与游戏休息要相结合,也就是课内与课外、劳与逸相结合。“故君子之于学也,藏焉修焉,息焉游焉。”“藏学”独立自学,“修学”深入探究,“息学”个性发展,“游学”研学游历。实践中,围绕“息焉”,建立丰富的课外活动、社团活动和游戏项目,让课间沸腾起来,将课间真正还给孩子,都是很好的实践案例。

  学习之道:构建以学习者为中心的体系。在《学记》中,教的本质是学。学是第一要义,“学”贯穿于整个教育过程,是实现教育目标的关键。建立“学教合一”的逻辑体系,形成相互关联、整体统一的教育观念,探寻“学习之道”。

  善学善问,进学之道。问题是维系教与学双边活动的纽带,《学记》把问题视为进学之道。“善问者,如攻坚木,先其易者,后其节目,及其久也,相说以解。”善问的人,善于发现问题,探究问题。“凡学,官先事,士先志”“存其心”“知其心”“强立而不反”。重视学习态度、学习情绪、学习心理与情感体验,强调从人格与学力两方面关注人的发展,认为志向是学习成功的前提和内动力。为学务本,有志于学。《学记》强调教育要从根本入手,即“务本”。以“大德”“大道”“大信”“大时”为本,也说明为学必须注意务本。强调“良冶之子”“良弓之子”“始驾马者”,告诉我们,学习必须打好根基,注重练习;而在练习法中,范例是很重要的;练习须由浅入深、由易到难、强化练习、耳濡目染,才能养成习惯。古之学者,比物丑类。学习的核心是思维。“故君子之教,喻也。”思维的基本方法,就是对比、归类,总结、归纳,形成基本概念和规律,进行逻辑推理、辩证推理和论证。“比物丑类”是个综合思维过程,要善于抓住不同事物中的关键因素,从事物的类比中体会其内在联系,这样的学习能力培养,更是我们当下教育者应当关注的。比如,加强大单元、大概念、大情境的教学评一致性设计,推进跨学科项目化学习,深化高阶思维的培养等。高质量建设“学为中心”课堂教学体系,让学生全程参与、体验、实践、共享学习过程,洞见学习本质,切实提升核心素养。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