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小学美术教学
在当今教育的广袤天地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宛如一颗璀璨的明珠,散发着无尽的智慧光芒,成为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重要基石。而小学美术教学恰如一座桥梁,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学生的心灵紧密相连,开启了一场美的探索之旅。山东省菏泽经济开发区第二实验小学积极投身于这一富有意义的教育实践,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小学美术课堂中绽放出绚烂的花朵。
聚焦新课标 挖掘融合内涵
审美培育,艺能彰显。新课程标准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提出了明确要求,美术学科更是需要以新颖独特的内容和形式展开学生的想象之翼。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小学美术教学,犹如一把钥匙,打开了学生从识读图像到审美感知,再到展现表现力的艺术之门。在美术课堂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元素如同点点繁星,教师引导学生有目的地构建图像与图形,学生则通过观察、思考和联想,深入识别、理解和评价,进而将内心的情感以丰富多样的形式表达出来。色彩与图形成为他们抒发情感的画笔,美术技法则是他们展现创造力和实践力的舞台。
思维转换,深度研学。中华民族的悠久历史孕育了博大精深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其内涵深厚,源远流长。当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走进美术课堂,学生在既有学习经验和生活感悟的基础上,逐渐形成对美术现象的独特见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与前人的智慧结晶相互交织,促使学生在思维的海洋中重构知识体系,不断丰富、充实和优化自身的美术知识架构。通过课外自主探索和课堂上的分享交流,在教师的悉心指导与示范引领下,学生逐步梳理、整合知识,最终实现知识的创新与飞跃,构建起深度学习的大厦。
德艺双馨,内涵升华。新课程标准强调,在核心素养的背景下,美术课堂教学应当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明确育人的价值追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承载着中华民族独特的历史记忆、深邃的思想理念和珍贵的价值观念。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小学美术教学,旨在引导学生将所学知识运用于实践,由内而外地抒发情感,深入学习和领会文化艺术的精髓,领略文化的多元魅力,坚定文化自信,激发民族自豪感。
创新融合探索 促进素养提升
元素融合,课堂增效。在小学美术教学中,教师往往以美术教材为依托,精心设计教学流程,组织教学活动。然而,之前的“一课一练”模式容易导致学习内容的割裂和知识的分散,使核心素养难以在美术教学中落地生根。为了更好地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菏泽经济开发区第二实验小学的美术教师根据授课内容推行“双课时连堂”,增强课程的连贯性,维持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学生提供更多的时间和空间去理解知识、专注于创作。学校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巧妙地融入美术教学,与课本内容有机结合,避免了教学内容的碎片化,使知识体系化,拓展了知识的广度和深度,有力地提升了学生的能力和素养。
例如,在赣美版美术教材三年级下册《荷花美》一课中,教师引入周敦颐的《爱莲说》,彰显了莲的形态与高贵品质,以“艺”载“德”,凸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深厚底蕴;佚名的《江南》则营造出鱼在莲叶间嬉戏的生动场景,展现水上采莲的动态美与意境美,激发学生的创作灵感,提升其艺术表现力和创造力。在赣美版五年级下册《吉祥纹样》一课中,教师经过精心筛选,引入经典且寓意美好的吉祥纹样图案,并通过“纹样连连看”“创意纹样我来画”等趣味游戏环节,让学生观察、对比,了解纹样的形状与特征,加深其对吉祥纹样内在寓意的理解和感悟。随后,教师又筛选出云纹、火纹、水纹进行板绘分析,通过“生活·纹样·创意”的引导,最终让学生在自主创作中实现创新。吉祥纹样的引入不仅丰富了教材资源,吸引了学生的关注,增强了他们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感与民族自信心,还通过与现代生活常见物品的融合,创作出富有创意的作品,提升了学生的创意思维和审美感知能力。
社团助力,传承弘扬。小学美术社团被誉为小学美术的“第二课堂”,是对美术课堂的有益拓展和补充。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元素融入社团课程,丰富了课程内容,为落实核心素养搭建了崭新的平台。每逢传统节日,学校会组织形式多样的艺术实践活动。比如端午节,教师在美术社团课程中向学生介绍端午节的文化习俗等知识。在拓展民俗文化内涵的过程中,引入民间传统习俗中的“艾虎”形象,以传统工艺剪纸的形式呈现,抓住“艾虎”的形象特征,运用简练的线条和块面进行夸张变形,展现出“艾虎”朴实的形象,既锻炼了学生的创新能力,又彰显了独特的风格,同时也让学生通过活动更深入地了解中国传统节日,坚定文化自信,提升审美感知能力。
展览交流,素质拓展。美术展览集知识、观察、欣赏与创作于一体,组织美术展览是拓宽学生美术视野的有效途径。在策划展览主题时,学校引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元素,营造出互动、分享、探索和求知的浓厚氛围,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例如,学校在“六一”展览中以“花开新时代,文化展风采”为主题,引入中国颇具代表性的漆艺术,教师指导学生创作流体漆画作品,让学生感受漆艺术的独特魅力。通过漆颜料的调和,利用漆的流动性,采用流、洒、泼等手法,形成沉稳、含蓄、独特且变化万千的画面,在探索“漆”的艺术表现力的同时,展现了学生的艺术创新思维和敏锐的审美感知。
赛事锤炼,能力提升。参加绘画比赛是检验核心素养培养成果的“试金石”。学校组织学生参加山东省中小学性别平等教育系列活动之儿童漫画比赛,在近700幅作品中,《大孙子》《贡献一样大》分别荣获省二等奖和三等奖。其中,作品《大孙子》通过中国传统座椅、黄红色彩搭配等元素,生动描绘了恃宠而骄的人物形象。此外,学校组织学生参加“画我心中的国”书画比赛,学生作品分别获得经济开发区二等奖、三等奖。其中的一幅作品将牡丹元素融入画面,既突出了菏泽的地方特色,又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化于心,使学生成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者和弘扬者。
通过教学实践,山东省菏泽经开区第二实验小学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小学美术课堂,对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发挥了重要作用。这不仅丰富了美术教学的内容,提升了学生的艺术修养和审美情趣,还增强了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和民族自豪感,有力地推动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施永平)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
[家长教育] 妇产科专家告诉你:到底多大年龄,才算高龄产妇?不妨提前了解下 (2023-03-11) |
[高考] 2022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软件工程》大作业答案 (2022-04-25) |
[家长教育] 孩子为什么会和父母感情疏离? (2019-07-14) |
[教师分享] 给远方姐姐的一封信 (2018-11-07) |
[教师分享] 伸缩门 (2018-11-07) |
[教师分享] 回家乡 (2018-11-07) |
[教师分享] 是风味也是人间 (2018-11-07) |
[教师分享] 一句格言的启示 (2018-11-07) |
[教师分享] 无规矩不成方圆 (2018-11-07) |
[教师分享] 第十届全国教育名家论坛有感(二) (2018-11-0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