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国家培养更多可堪大任的杰出英才

首页 > 教育新闻 > 教育新闻阅读/2024-09-06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九月的清华园,书声琅琅,一派生机与活力。活力源于创新,动力来自改革。2014年,清华大学在全国高校率先启动综合改革,加快世界一流大学建设步伐。2021年,习近平总书记在清华大学考察时强调,“一流大学建设要把发展科技第一生产力、培养人才第一资源、增强创新第一动力更好结合起来,更好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进一步为学校改革发展领航定调。

  近年来,清华大学牢记习近平总书记殷切嘱托,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和全国教育大会精神,锚定“2030年迈入一流大学前列、2050年前后成为世界顶尖大学”的目标,坚持把改革作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一招,形成了一系列推动学校高质量发展的生动实践。

  立德树人,坚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

  今年春季学期伊始,周四晚上的清华大学西阶教室内座无虚席、气氛热烈。校党委书记、中国科学院院士邱勇聚焦“中国式现代化”主题,为同学们讲授新学期第一节“形势与政策”课。全国200多所高校的100余万名学生“云端”同上清华思政课。“这才是思政课该有的样子!”课程效果远超学生预期。

  如何把最优秀的青年培养成可堪大用、能担重任的栋梁之材?这是清华大学必须答好的问题。“培养人才是国家和民族长远发展的大计,也是对国家最根本、最重要的贡献。”邱勇强调。

  在“解题”过程中,清华大学重视思政课程建设,率先推出“形势与政策”课程改革,建设“大课堂”、搭建“大平台”、汇聚“大师资”,邱勇牵头和多领域院士、专家共同讲授“中国式现代化”主题,以大视野和大格局引领学生心怀“国之大者”;开设新版“思政实践”课程,2024年暑假组织49个院系(部处)的237位带队教师指导254支队伍深入基层,推动学校小课堂与社会大课堂更好融合,让学生们在学思践悟中受教育、长才干。

  聚焦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清华大学坚持不懈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在行健书院,书院为学生全面成长准备了“丰盛大餐”——包括数学、物理、力学等基础课程,航空、航天、能源与动力等工程专业课程以及连续不断的实验训练和科研实践及国际访学交流等。

  “行健书院聚焦智能科技、先进制造和国家安全等关键领域,培养的是能将理论知识应用于工程科技的拔尖创新人才,因而必须让学生有扎实的数理基础、浓厚的专业志趣和耐心钻研的意志品质。”行健书院院长李俊峰说。

  近年来,清华本科教育模式朝着“以通识教育为基础,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相融合”的方向转型。从2017年起全面推行大类招生培养;2020年为全方位落实“强基计划”,专门设立致理、日新等5个实体书院;2021年以来,清华大学又先后成立为先、秀钟等书院,探索培养领军人才和创新人才的新路;成立国家卓越工程师学院,承担集成电路、核科学与技术等14个关键领域培养专项,探索中国特色、世界一流的工程师培养体系。

  菲尔茨奖获得者丘成桐先生每周一晚上都会为求真书院学生讲一个半小时的数学史;朱邦芬院士、郑泉水院士等主动担任拔尖创新人才培养计划“学堂班”的首席教授……在清华大学,教书育人是教师的第一学术责任。

  为进一步推进教育数字化,清华大学2020年牵头成立世界慕课与在线教育联盟;2023年秋季学期启动人工智能(AI)赋能教学的教学改革计划,2024年确定150余门试点课程,利用人工智能辅助或深度介入课程,打造人工智能助教、人工智能教师,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与质量。

  清风徐来,花开满园。2023年7月,清华大学申报的《践行“三位一体”教育理念,培养肩负使命、追求卓越的创新人才》获评高等教育(本科)国家级教学成果奖特等奖。

  勇毅担当,服务国家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今年6月,在全国科技大会、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两院院士大会上,中国科学院院士、清华大学物理系教授薛其坤荣获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这个奖项自设立以来,共有37位杰出科技工作者获此殊荣,其中清华人就有11位。

  “我是个幸运儿,赶上了中国教育、科技,包括人才发展的黄金时期。感谢党和人民的培养,感谢国家给我提供的舞台。”薛其坤说。

  国之所需,清华所向。“把个人发展与国家需要和时代进步紧密结合起来,这是一代代清华人作出的人生选择。”清华大学校长李路明说。

  科技创新是清华人践行爱国奉献的生动体现。一组数据为这份实干做注脚:2023年度国家科技三大奖中,清华大学作为第一完成单位或第一完成人所在完成单位的有9项,居全国高校首位;2011年到2023年,清华大学牵头获国家科技三大奖项目共计104项,居全国高校首位。

  坚持“四个面向”,清华大学持续推进科研体制机制改革。为加强前瞻布局和科研攻关,2021年发布《清华大学2030创新行动计划》,确定十项行动计划34项专题任务;加强有组织科研,高质量落实全国重点实验室重组建设任务等。

  近年来,学校积极面向国家重大需求开展科研布局,创新成果持续涌现:2021年成立集成电路学院,两年后全球首颗新款忆阻器存算一体芯片研制成功;牵头研发的以固有安全为主要特征的全球首座模块式高温气冷堆核电站示范工程,2023年正式商运投产,实现先进核能技术从跟跑、并跑到领跑世界的飞跃;2023年12月,在中国西南地下2400米,牵头建设的世界最深、最大的极深地下实验空间——中国锦屏地下实验室投入科学运行;瞄准互联网核心技术网络安全持续攻关,在国际上率先实现下一代互联网源地址验证体系结构SAVA关键技术突破与规模化应用;牵头研发无线微创植入脑机接口NEO,2023年10月全球首例患者临床试验成功,神经康复取得重要进展;服务健康中国建设,成立心理与认知科学系;成立人工智能学院,建立拥有完整知识产权的人工智能大模型技术链条……

  科技兴则民族兴,科技强则国家强。清华大学扎根祖国大地,创新从未止步,不断攻克“卡脖子”关键核心技术,不断产出更多“与国家发展需要丝丝相扣”的创新成果,努力为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作出新的贡献。

  广开贤路,打造世界顶尖人才聚集高地

  今年6月,习近平总书记给中国科学院院士、清华大学教授姚期智回信,向他致以诚挚问候并提出殷切希望。20年来,姚期智先生始终怀抱着对祖国发展的坚定信心,为我国信息科学领域拔尖创新人才自主培养、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建设作出了突出贡献。

  当今世界的综合国力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竞争,一流大学要有一流的人才。

  清华大学高度重视人才工作,在实践中持续积累引才、育才、留才、用才经验,发布《关于新时代进一步实施人才强校核心战略的若干意见》,推动人才强校、人才强教。

  汇聚顶尖科技人才和资源,这既是清华大学的优势,更是沉甸甸的责任。2021年,菲尔兹奖得主考切尔·比尔卡尔、国际一流数学物理学家尼古拉·莱舍提金、世界顶级医师科学家黄天荫先后加入清华。2022年,清华大学求真书院成立一周年之际,丘成桐正式宣布全职加入清华。今年年初,清华大学引进了国际力学、材料及工程科学领域顶级专家高华健,组建团队推动力学与工程交叉科学研究和人才培养。

  在大力引进全球顶尖人才的同时,清华大学努力营造一流的学术生态和文化氛围。2019年率先发布《关于完善学术评价制度的若干意见》,坚决“破五唯”,建立“重师德师风、重真才实学、重质量贡献”的评价导向。

  学校重视青年教师培养,打破传统的“博导”制度限制,助理教授、副教授同样可以独立指导博士生;设立启动经费,帮助新引进教师启动教育教学和创新研究工作,为青年教师成长提供保障;设立“笃实专项”,对基础学科准聘期教师“一人一策”长期稳定支持;实施“水木学者”“未来教师”高水平博士后专项……努力把清华园打造成为人才向往之地、心安之处。

  学校还发布《清华大学2030全球战略》,以更高的标准提升国际交流合作层次,更好地服务国家战略,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水木清华,奋勇争先。站在新的起点上,清华大学将秉承“爱国奉献、追求卓越”光荣传统,心怀“国之大者”,持续增强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奋力开拓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高质量发展新局面,为国家、为民族、为人民培养更多可堪大任的杰出英才,为教育强国建设贡献新的力量。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