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信息工程一流本科专业建设与实践

首页 > 教育新闻 > 教育新闻阅读/2024-09-06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湖北汽车工业学院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始建于2004年,2012年获批湖北省高等学校战略性新兴(支柱)产业人才培养计划专业,2013年获批湖北省本科高校“专业综合改革”试点专业和电子与通信工程硕士点(2019年调整为电子信息类别硕士点),2018年获批教育部门首批新工科建设专业,2019年获批湖北省一流本科建设专业,2022年获批国家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2023年通过工程教育专业认证,2024年获批工信部门“电子信息产业重点领域”人才培养专项行动计划实施单位。

  电子信息工程专业秉承“立足湖北、服务行业、面向全国”人才培养定位,致力于培养适应现代汽车行业发展需要,具备良好的人文职业素养、团队合作精神与国际视野、创新意识和终身学习的能力,掌握电子信息的基本理论、专业知识与工程技能,能够发现、研究、解决汽车电子领域和信息采集、传输、处理与控制等相关的复杂工程问题的高级应用型人才,努力建设汽车行业特色鲜明的国内一流本科专业。

  构建协同育人实践教学体系

  所谓“协同育人”,是指多方面、多层次之间的相互协作,目的是强化学生解决复杂工程问题能力的培养。电子信息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指出,要构建“一个理念、二种类型、三个级别、四个层次”的“一二三四”协同育人实践教学体系。其中,“一个理念”是指依托汽车产业链大工程背景,坚持“工程教育回归教育”的教育理念,突出学生工程实践能力的培养,搭建使学生从进校开始认识工程、教学过程回归工程、毕业设计结合工程、个性培养深入工程的协同实践教学平台。“二种类型”是指实训的两种类型,一种类型是校内工程实训,主要包括课程实验、课程设计、金工实习、学科竞赛等;另一种类型是校外的工程实践,包括各类实习、专业实践、毕业设计等。“三个级别”是指实训基地的级别,分别是国家级别、省级和校级。“四个层次”是按照学生的学习过程划分的,从大一、大二、大三到大四时间上的推移,伴随着学生从产业认知、工程认知、专业实践到毕业设计等环节的各层次的工程实践,实现“认识工程—回归工程—结合工程—深入工程”四个层次的升华。

  多元融合,有效提升学生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的能力

  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将汽车产业政策和行业标准、科研项目(成果)和竞赛项目与教学相互融合,形成了产教融合、科教融汇、赛教融合的新格局,探寻学生综合能力培养的新途径。产教融合,就是把汽车产业政策、汽车行业标准以及行业动态信息等引入“专业导论”“汽车概论”等课程,“汽车总线技术与应用”“汽车电子控制技术”等课程内容与产业现行主流应用技术同步,同时将科研项目、竞赛项目以及基于项目设计的研究性教学案例引入课程教材,充实和丰富课程内容,基于项目搭建汽车电子特色实践教学平台、设计汽车电子相关实训项目、进行毕业设计等。组建骨干教师组成的各类竞赛的指导团队,专门研究各类竞赛课题,积极引导学生参与国家各类竞赛和创新创业竞赛并予以指导。

  依托工程专业认证和新工科理念加强课程内涵建设,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电子信息工程专业依托工程专业认证和新工科理念持续开展课程内涵建设,提升人才培养质量。课程内涵建设,主要包括两方面内容:一是专业层面的教学研究与改革,包括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和改革,以提高教学质量和学生综合能力为目的的各类实验实训基地或者平台建设,以及课程体系建设与改革等;二是课程层面的课程建设与改革,包括一流课程建设、在线开放课程建设、课程思政建设和课程教材建设等。课程内涵建设从专业层面和课程层面出发,融入了以学生为中心、以产出为导向的教学新理念,创新型人才培养新模式以及产教融合、科教融汇、赛教融合新途径。在课程建设与改革中,突出课程思政建设,将现代工具与教学手段相融合,开展慕课课堂、“雨课堂”、翻转课堂教学方法改革,建立学生学习过程形成性评价机制。

  在汽车行业快速发展的背景下,电子信息工程一流本科专业建设是一个不断探索和完善的过程,更是一个系统性工程。未来,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将结合新工科建设和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继续推进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构筑理实一体化的产出导向课程体系,打造优秀的教学团队和师资队伍,巩固和拓展校外实训基地,建设一体化的校内实训基地,创新专业人才培养质量评价机制,力争将本专业建设成为汽车行业具有鲜明特色的国内一流电子信息工程专业。

  (卢军 黄海波)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