逐梦教育强国路 踔厉奋发新征程

首页 > 教育新闻 > 教育新闻阅读/2024-09-11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教育是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之基。

  9月9日至10日,全国教育大会在北京召开。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出席大会并发表重要讲话。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高屋建瓴、思想深邃、内涵丰富,为建设教育强国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

  谆谆话语催人奋进,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在与会代表中引发热烈反响。

  高位统筹部署,谋划清晰路径,一体推进教育发展、科技创新、人才培养

  科技部党组书记、部长阴和俊:

  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对教育工作的高度重视。党的十八大以来,科技部会同教育部等部门贯彻落实党中央要求,协同联动强化科教融合育人模式改革,加强项目、平台、人才等一体配置,发挥高水平研究型大学战略科技力量作用,以深化科技体制改革激发人才创新活力,取得积极成效。

  下一步,科技部将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深入落实全国教育大会精神,会同有关部门共同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体制机制一体改革,推动建立科技发展、国家战略需求牵引的学科调整机制和人才培养模式,推动高水平研究型大学切实担当好国家战略科技力量,为建设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提供有力支撑。

  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党组书记、部长王晓萍:

  聆听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的重要讲话,倍感鼓舞。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科学回答了新时代新形势下我国教育发展的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具有极强的政治性、思想性、战略性、指导性。习近平总书记对教育工作的高瞻远瞩、深邃思想,饱含了治国理政的政治智慧、人民情怀,更加深化了我们对“两个确立”决定性意义的认识感悟,更加增强了践行“两个维护”的坚定自觉。我们将深入贯彻落实全国教育大会精神,协同推进人力资源开发利用,深入实施博士后引进和派出项目,完善政府特殊津贴制度,推进高技能领军人才培育计划,为加快建设教育强国作出人社贡献。

  中国社会科学院院长、党组书记高翔:

  中国社科院将全面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一丝不苟地服务教育强国建设,重点做好三个方面的工作:一是全面把握教育的政治属性、人民属性、战略属性,全面加强立德树人工作,确保我们培养的人能站稳立场、经受住考验;二是抓紧推进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体系建构,各学科都要建立以党的创新理论为指导的学科体系、学术体系和话语体系,并形成相应的教材体系,为教育强国建设提供学术支持;三是加强对与教育强国建设相关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研究,以学术视角,从理论与实际、历史与现实的结合中,发现新情况,研究新问题,为党中央决策服务。

  中国科学院副院长周琪: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的重要讲话,为教育强国建设指明了方向。

  科技发展推动产业格局发生重大变化,也对教育和人才提出了新的命题。我们必须面向科技变革和国家发展的迫切需求及时作出战略性调整,自主培养堪当大任、能支撑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领军人才。中国科学院始终秉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将认真落实大会部署,以国家需求为导向,以“两弹一星”精神和科学家精神等为底色,充分发挥科教融合的特色优势,抓好未来领军人才的贯通式培养,尽快完成学科布局、教学体系等改革优化,不辱使命,加快培养国家需要、民族需要的高水平优秀人才。

  中国工程院副院长李仲平:

  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高屋建瓴、视野宏阔、内容丰富、思想深邃,指导我们深入认识党的十八大以来教育的成就和变化,坚定建成教育强国的信心决心,深入把握教育的政治属性、人民属性、战略属性,以质图强、促强、由大到强。

  下一步,中国工程院将围绕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和全国教育大会精神,根据科技发展和经济社会需求,动态更新学科设置机制,在工程教育、职业教育等方面有针对性地深入研究,为建设教育强国提供有力支撑。

  国家文物局副局长陆进:

  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从国之大计、党之大计的战略高度,系统部署了加快建设教育强国的战略任务,为我们做好今后的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基础在教育。这次全国教育大会,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五项重大任务中的第二项就是强化教育对科技和人才的支撑作用。

  下一步,我们要学习领会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和全国教育大会精神,支持推动文物科学与技术学科建设,支持中西部地区文物全科人才公费定向培养。

  坚定使命担当,深化务实举措,朝着建成教育强国战略目标扎实迈进

  北京市副市长马骏: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要建成的教育强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强国。在推进教育强国建设这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时,要全面把握教育的政治属性、人民属性、战略属性,要坚持和运用系统观念,正确处理“五大关系”。习近平总书记进一步部署了加快教育强国建设的五大重要任务,并提出了明确要求。

  我们将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对标教育强国目标,坚持首善标准,深化教育综合改革,聚焦教育领域重点难点问题,解放思想,攻坚克难,以改革成效促进首都教育高质量发展,加快北京教育强市建设,为教育强国建设贡献北京力量。

  辽宁省委常委、宣传部部长、教工委书记、副省长靳国卫: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深刻回答了为什么建设教育强国、建设什么样的教育强国、怎样建设教育强国等一系列重大问题,为我们做好地方教育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和前进方向。

  新征程上,辽宁将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切实坚持和加强党对教育工作的全面领导,既要牢牢把握根本任务、办学方向,又要坚定不移把教育放在优先发展战略位置;紧紧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充分发挥红色资源丰富优势,形成具备辽宁特色的学生思政课改革成果;全面强化教育对科技和人才的支撑作用,围绕4个万亿级产业基地和22个重点产业集群深化产教融合;立足辽宁人口实际,先一步做好规划教育资源前瞻布局和优化配置,提升教育公共服务水平;加强高素质教师队伍建设,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江苏省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徐缨:

  新时代以来,江苏坚持发展规划优先安排教育,财政经费优先保障教育,公共资源配置优先保障教育教育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格局性变化。

  新征程上,我们将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以深化教育综合改革为动力,加快建设教育强省,持续推动基础教育“提质量优生态”、职业教育“树精品创特色”、高等教育“强内涵争一流”、终身教育“优布局扩资源”,加快建设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发展实验区、职业教育高等教育继续教育协同创新先锋区、基本公共教育服务体系优质均衡发展示范区、高校技术转移和产业孵化改革先行区,为江苏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中“走在前、做示范”提供战略支撑。

  安徽省委副书记、政法委书记虞爱华:

  这次会议,既是新时代教育事业的“发展续篇”,也是教育强国建设支撑中国式现代化新征程的“时代新篇”,在我国教育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贯通历史、现实和未来,国内与国外,城市与农村,揭示规律、方向和大势,具有极强的政治动员力、思想引领力、精神感召力、实践指导力,为做好新时代教育工作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

  下一步,我们一定认真学习领会,抓好贯彻落实,真正做到悟透精神、把握精髓、落实精准,做到知其然、知其所以然、知其所以必然,体现到实际行动上、工作成效上、日常言行上,不断增强大会精神的“落实力”,切实提高目标任务的“实现率”,努力推动安徽教育由“重点强”迈向“全面强”。

  山东省副省长邓云锋:

  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深刻回答了教育工作一系列方向性、全局性、战略性重大问题,擘画了以教育强国建设支撑引领中国式现代化的新蓝图。山东作为教育大省,将坚定扛牢“走在前、挑大梁”的使命担当,加快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努力当好教育强国建设的“排头兵”。持续强化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全力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坚持教育科技人才一体推进,不断深化“四链”融合、畅通良性循环,充分释放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倍增效应;持续扩增优质教育资源,不断拓宽学生成长成才通道,努力促进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人民群众。

  四川省委常委、宣传部部长郑莉:

  现场聆听了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我更加深刻认识到,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必须进一步深化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强国内涵的认识,紧紧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加快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更好满足人民的教育需求;更加深刻体会到,四川必须扛起国家发展战略腹地的使命责任,始终坚持教育优先,深化教育综合改革,统筹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发展,以教育之强夯实国家发展战略腹地之基。下一步,我们将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进一步找准教育定位、明确着力方位,加快推动四川由教育大省向教育强省跨越。

  陕西省委副书记邢善萍:

  这次大会是新时代新征程对教育强国建设作出的动员部署,节点关键、意义深远。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高屋建瓴、思想深邃,是指导新时代新征程教育工作的纲领性文件。一是新时代教育事业取得的历史性成就离不开习近平总书记的领航掌舵。党中央全面谋划科教兴国战略,建成了世界上规模最大的教育体系,实现了教育事业的跨越发展。我们要坚决做到“两个维护”,按照习近平总书记谋划的方向继续前进。二是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论述为教育强国建设提供了思想武器、工作指南,为教育事业改革发展指明了前进方向。总书记提出了教育强国建设要积极培育“六力”,正确处理“五大关系”,深化落实“五大举措”,我们要始终与总书记保持一致,推动总书记的重要决策部署落实落地。三是我们将把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转化为陕西教育实践。陕西作为教育大省,将深刻把握教育的政治属性、人民属性、战略属性,为教育强国建设贡献陕西力量。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