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资源配置 吸引更多优秀人才从教

首页 > 教育新闻 > 教育新闻阅读/2024-09-12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近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关于弘扬教育家精神加强新时代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教育部相关负责人透露,下一步,教育部将会同相关部门,进一步优化教师资源配置,加强中西部欠发达地区和乡村教师队伍建设。

  教师是立教之本、兴教之源。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建设质量水平直接表征为教师资源配置的均衡程度,这就要求加大教师统筹配置和跨区域调整力度,缓解教师的结构性矛盾。毋庸置疑,相较于东部沿海地区和城市的优质教师资源,中西部欠发达地区和农村地区显得较为匮乏,这不仅影响了该区域学生接受优质教育的机会,也加剧了城乡教育之间的差距。优化教师资源配置,不断提高教育质量,既是回应人民群众对“上好学”的强烈愿望,更是推动教育公平、建设教育强国的重要途径。

  因此,加强中西部欠发达地区和乡村教师队伍建设,优化区域教师资源配置,一直以来是我国教师工作的重点工作之一。数据显示,教育部通过实施“国培计划”,培训校长教师2187万人次;通过实施“特岗计划”,为中西部地区22省份1000多个县、3万多所乡村学校补充115万名教师;累计派出24.3万名教师到中西部地区和乡村学校支教讲学。乡村教师生活补助、教师周转宿舍、乡村优秀青年教师培养支持计划、“特岗计划”教师工资性补助提标等一系列政策得到落地落实,教师的职业幸福感和获得感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提升。可以说,区域教师资源配置的不断优化,不但缓解了中西部欠发达地区教师数量不足的矛盾,而且推动了我国教育质量的整体跃升,促进了区域经济社会的高质量发展。

  《意见》的及时出台,对我国乡村教师和中西部欠发达地区的教师队伍建设释放了积极的政策信号。

  强化优秀教师定向培养和紧缺薄弱学科教师培养。我国自2007年起实施师范生免费教育,学生免缴学费、住宿费,享受生活费补助,毕业后履约任教“有编有岗”,到2018年将“免费师范生”改称为“师范生公费教育”,履约任教服务期调整为6年。再到2024年出台“本研衔接公费师范生”政策,将公费师范生的培养层次由本科提升至研究生,从相关政策变迁的逻辑不难看出,国家对于我国欠发达地区的教育更加重视,从“入口”保证了这些地区的优秀师资力量。而从教育部2023年启动的国家优秀中小学教师培养计划来看,首批试点高校包括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等30所高校,更进一步拓展了优秀教师培养渠道。《意见》中强调:“加强科学和体育美育等紧缺薄弱学科教师配备,强化思政课教师和辅导员队伍配备管理。”加快紧缺薄弱学科教师的定向培养,既是欠发达地区教育发展之需,也是实现学生全面发展成才之要,更是推进区域之间教育公平的务实之举。

  深化“国培计划”改革,提升培训针对性和有效性。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在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今天,教师只有不断更新自己的育人理念、知识结构、教育教学手段,才能适应时代的发展和快速成长的学生。《意见》要求,在中小学教师培训中强化学科素养提升,推动教师更新学科知识,紧跟学科发展;加强中小学学科领军教师培训,培养一批引领基础教育学科教学改革的骨干。由此可见,未来的“国培计划”或将更加强调实行分层分类精准培训,推动人工智能与教师培训融合,建立“智能+个性”教师自主发展机制,注重教师学习过程和效果的综合评价,让培训不是教师的“负担”,而是“量身定制”的“美餐”,更好地满足他们职业发展的个性化需求。

  值得一提的是,《意见》更加注重教师分类激励保障机制的建立和落实。比如,推进“特岗计划”改革,持续实施教师支教帮扶计划。今年,“特岗计划”教师工资性补助实现提标,每人每年增加3600元。未来,将进一步推进职称评聘向乡村教师倾斜,加强面向乡村教师的保障性住房供给,深入实施教育人才“组团式”支援帮扶计划、国家银龄教师行动计划、乡村首席教师岗位计划。通过保障教师收入、落实教师发展路径,让教师安心从教、热心从教、舒心从教、静心从教。可以预见,随着《意见》的深入实施,我国中西部欠发达地区和乡村将涌现更多高素质专业化的新时代优秀教师。

  (作者系四川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四川省社会科学院区域经济研究所副研究员)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