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每名学生都拥有出彩人生

首页 > 教育新闻 > 教育新闻阅读/2024-09-18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地处鄂东南边陲的通山县职业教育中心(以下简称“通山职校”),坚持“有进步思想,有良好习惯,有健康体魄,有兴趣特长,有一笔好字,有专业技能,有大学录取,有优质就业”的“八有”办学目标,全面助力师生追逐梦想,助推学校高质量发展。在刚刚落幕的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2024)湖北省复赛中,通山职校以“神雕小侠——通山木雕的传承与创新”项目与湖北省高职院校的研究生、本科生、专科生同台竞技,从116202个赛项中脱颖而出,荣获金奖,成为湖北省仅有的一个入围国赛的中职项目。与此同时,学校在技能高考中实现三年三级跳,2024年本科上线人数突破60名。学校办学质量赢得了社会各界的一致好评,学生由1300余名增长到3700余名。

  以创建“四个校园”为抓手,积极推进学校文化建设,全力营造良好育人环境

  提及办学条件达标建设,学校党委书记金汉垂如数家珍:2020年以来,通山职校在县政府部门和教育部门的大力支持下,解决了新校区建设债务化解等历史遗留问题,先后投入一亿多元,建成现代化校园和实训基地、学生公寓,办学条件实现质的飞跃。

  “文化是校园里持久的推动力量,要让学生感受校园文化的魅力,并能沉浸其中,从中汲取向上向善向好的能量。”金汉垂表示,希望通过学校文化建设,打造一个“强身健体、修身养性”的“教育场域”。

  一是潜心打造“书法校园”。学校成立“礼丹书法工作室”,师生每天练字一小时。二是匠心打造“律动校园”。特聘太极拳名师组建太极拳(剑)教学团队,推广陈式太极拳精要十八式。同时,学校将太极拳、现代街舞和流行音乐有机融合,创编出深受学生喜爱的太极韵律操。三是倾力打造“书香校园”。设置开放式书屋,班班建图书角,每周一节阅读课,开展“书香班级”和“阅读之星”评选活动。四是精心打造“法治校园”。引导学生遵纪守法、学法用法。

  2023年,学校在咸宁市“最美大课间”评比中荣获二等奖,在全市中学生运动会上获得2枚金牌、4枚银牌和团体总分第四名的优异成绩;2024年,承办通山县“职教杯”太极拳(剑)大赛并荣获一等奖。艺术实践作品《画说党史》和美育改革创新案例“书法训练助力美育的探索与实践”荣获湖北省第十二届黄鹤美育节一等奖;《山歌新唱》在创新创业大赛中获湖北省金奖。

  校长熊唤林说,以“四个校园”为主题的学校文化建设丰富了学生的校园生活,使他们的身心受到陶冶洗涤。2020级会计专业学生吴咏宜表示,在学校文化的熏染下,自己改变了浮躁的心态,提高了学习的专注度,2023年如愿考入本科院校。

  倡导自主管理、自我教育和自我成长,构建校本化、系列化、生活化、立体式德育工作网络

  好的教育,是自我教育;好的管理,是自主管理。学校构建起自主管理、自我教育和自我成长的自主德育体系。

  实行自主管理,激发德育活力。成立青少年警队、财保会等学生组织,让学生做自我管理的主人。创新活动形式,让德育“润物细无声”。学校开展“30公里徒步远足”“咱们一起过端午”等活动;开展关爱留守学生行动,假期教师与留校的学生同吃、同住、同学习。学校设立“素质学分银行”,制定学业、品行等7个方面108项考评细则,对学生每天的表现进行考核打分,考核得分存入“素质学分银行”,定期表彰奖励。

  围绕重大节日和学生日常生活,学校构建“一月一主题,一周一专题,一日一活动”的“三个一”德育活动体系,把思想政治课程教育内容以主题和专题的形式贯穿于学生日常生活全过程。社团既是一个学习场,也是一个德育场。学校组建3D动漫、手工、街舞、木雕等学生社团30余个,确保每名学生至少参加一个感兴趣的社团。聘请国家非遗传承人、“荆楚工匠”成希等成立大师工作室。学生利用社团所学展现自我、回报社会:美术社团走上街头,开展墙体彩绘活动;街舞、手工等社团到养老院做志愿服务;木雕社团参加古民居门楼修复工程……

  “切实有效的德育工作,为学生成长插上了腾飞的翅膀。”熊唤林介绍说,当年未参加中考的鲁文豪,经过学校3年的精心培养,以优异成绩考入武汉职业技术学院。近3年,通山职校学生在红色经典诵读、中华经典诵写讲等大赛中获奖达46人次,参加技能大赛获市级以上奖励257人次(其中荣获省级以上一等奖18个)。

  从治理体系和干部队伍能力建设入手,发挥“关键少数”带头作用,全面提升关键办学能力

  金汉垂认为,引领学校高质量发展,首先要从学校治理体系建设入手,不断加强党组织自身建设,强化引领作用。在通山职校,金汉垂总是走在全校能力和作风建设的前列,以实际行动为干部教师打样。他坚持凡事躬身入局、以身示范。学校领导以身作则,引领党员干部恪尽职守、冲锋在前,党员干部则带动其他教师履职尽责、无私奉献。

  随着办学规模的逐步扩大,近5年来,通山职校共补充教师175名。教师队伍虽然在数量上有所增加,但能力素质还有待大力提升。熊唤林说,学校一手抓教师数量补充,一手抓教师能力提升。2023年8月,通山职校举行年度暑期教师业务考试,涵盖师德师风、技能高考教育心理学等内容。业务考试成绩达到80分以上才合格,学校给予奖励,不合格者要参加补考。采取师徒结对和入企实践等方式补齐师资短板,党员骨干教师牵头,成立名师工作室10个,设置党员教师示范岗12个,师徒结对68对。制定《“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方案》,每年至少安排20名教师入企实践。

  学校制定政策鼓励教师做“研究型教师”,先后申报2个国家级别、3个省级课题;编写出版7本地方特色教材,申报4部“十四五”职业教育国家规划教材;申报“风景小夜灯外观”等8项发明专利。“中职生传统文化与职业道德”获评湖北省优秀精品课,“一堂德育课,激活一池水”被湖北省教育部门选送参加全国优秀德育案例评选。学校现有全国优秀教师1名,湖北省优秀教师6名,“荆楚工匠”和特级教师各1名,“双师型”教师119名。

  对接重点产业和专业群建设,大力推进校企合作、产教融合,全方位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

  来自南林桥镇的学生赵雪儿,学习电商直播并展现出较高的专业素养,目前正在备战通山县电商直播人才大赛。金汉垂说,对中职生而言,一是就业,二是升学,无论走哪一条路,都必须具备良好的职业素养和扎实的专业技能。学校坚持“专业围着产业转、办学紧跟市场走”,大力推进校企合作、产教融合。

  通山是全国著名的楠竹之乡、茶叶之乡,也是湖北省知名的水果大县、油料大县,目前已初步形成集“核电、风电、抽水蓄能发电、光伏发电、小水电”于一体的绿色能源产业集群。在金汉垂看来,通山县的资源和产业优势,给职业教育发展带来了良好机遇。他说:“学校依托县域特色资源和产业集群优势,大力推进校企合作、产教融合,不仅可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而且无缝对接县域企业和乡村振兴对人才的需求,更好地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

  学校先后与地方优质企业合作,在企业建设了机械、电商、现代农艺、婴幼儿保育、护理等实训基地。与咸宁职业技术学院联合北方国际汽车教育集团开展“校校、校企合作”,争取资金100余万元,共建新能源汽车实训室,补齐了实训教学上的短板。与武汉职业技术学院等高校联合开展中高职贯通培养,共建专业教学资源库。与通山县文旅部门开办定向旅游特色班,特聘师资指导通山山歌、山鼓和木雕技艺等非遗项目教学工作,保护和传承非遗文化,助力本地旅游业发展。

  “订单式培养是校企合作的重要形式,实现了学校、企业、学生、地方经济‘四赢’目标。”金汉垂介绍,2023年6月,学校入选国家“职业院校服务全民终身学习项目”实验校;8月,入选“乍得国家职业标准开发优秀建设单位”;12月,学校被授予“湖北省教育工作先进集体”称号。目前,学校已加盟咸宁市域产教联合体、湖北省生物医药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全国数智商贸产教融合共同体等。

  三抓三促”,以“校园快修工坊”为抓手,聚焦深化“三教”改革,积极探索职业教育新生态

  围绕“三教”改革,推进“三抓三促”:抓数智研修,打造基于央馆智能研修平台的“伴随式”校本教研模式,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抓产教融合,校企联合研发校本教材,促进教材改革;抓“岗课赛证”,以赛促教、以赛促学,促进人才培养质量提升。

  因地制宜、多元协作,推进教材改革。开发《传统文化与职业道德》《通山木雕》《通山民歌》《黄精种植与加工》等校本教材;岗赛教衔接,将职业技能竞赛要求与职业精神融入真实的工作场景、过程、任务,融入教学和备赛,推动人才培养与产业发展深度融合。

  “岗课赛证”融通,深化课堂革命。一是岗课融通,依据企业岗位需求设置专业课程。把学校搬到工厂,把班级搬到车间,将新工艺、新标准、新规范融入专业教学。二是课赛融通,将技能大赛融入日常教学,以赛促教、以赛促学。三是课证融通,将技能等级证书的考核标准纳入课程考核体系,课程考核与等级证书考核一体贯通。

  学校探索成立“校园快修工坊”,实现工学结合、学以致用。学校遴选电脑安装与维护、电子监控设备维护、空调清洗与检测技术、厕所水路疏通等十几个选项,由熟练掌握上述三项及以上技能的学生自愿承担起校园快修服务,表现优异的评选为“校园工匠”。学校还开发了“校园快修工坊APP”,开通“客户”评分功能,对“校园快修工坊”工作量和服务满意度进行评价。“小工坊撬动大教育。”副校长吴远正说,“校园快修工坊”实现了“五育”并举育人目标。2021年,通山职校“校园快修工坊”学生组队参加咸宁市学生技能大赛,在机械加工、电子电路装配与调试等赛项中获二等奖3个、三等奖5个。2022年,在湖北省创新创业大赛中,5名学生以“校园快修工坊”为题制作项目计划书、路演PPT等,一举获得市赛冠军和省赛金奖,并代表湖北省参加了国赛。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