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护美丽家园
初秋的夜晚,安徽省合肥市庐江县栖凤洲湿地,空气湿热蒸腾,不时传来声声蛙鸣。已是晚上10点多,一束束手电筒光线从远处“走来”,刺破浓重的黑夜。
“这里有路可以下去,大家小心一点儿,别滑到水塘里。”走在队伍前面的是安徽农业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师田胜尼,他正带着生物多样性保护社会实践团队的队员们在环巢湖湿地开展两栖类动物调查。他一边提醒着大家,一边用手电筒左右寻觅着“宝贝”。
“快看,有只蛙蹦过去了。”田胜尼用手一指,话音未落,实践团队队长胡浩就“噌”地跳了过去,稳稳地抓住了这只蛙。潮湿的田埂让他滑了个趔趄,溅起的泥巴都沾到了脸上。
田胜尼告诉大家:“看,这就是金线侧褶蛙。”
“这只块头还不小,抓时轻一点儿,可别让它吐出毒素来。”不一会儿,胡浩又抓到一只中华蟾蜍,团队指导教师虞磊急忙提醒道。
没过多久,队员们就发现了金线侧褶蛙、黑斑侧褶蛙、泽陆蛙、饰纹姬蛙和中华蟾蜍等5种两栖类物种。
时间接近午夜12点,实践团队一天的任务才正式结束。从早上6点半出发,前往庐江黄陂湖湿地完成鸟类调查及浮游生物的采集,到晚上在巢湖边栖凤洲湿地开展两栖类动物调查,连续工作近18个小时,队员们尽管满身疲惫,却兴致盎然。
暑期以来,田胜尼带领10名学生组成的实践团队,在合肥、滁州等地10个县区开展了生物多样性调查,观察到鸟类13目40科88种、两栖类1目3科9种、爬行类2目7科11种。
背着草帽、穿着胶鞋,挎着照相机、扛着望远镜,随意的穿着、黝黑的皮肤,始终活跃在生态资源普查一线的田胜尼,身边围绕着一大批喜欢大自然的学生,和他一起用自己的方式守护着美丽家园。安徽农业大学2024届学生徐宇浩,大学期间参加省内外爬行类动物调查,发现新物种8个。甚至有不少女生也对此“情有独钟”,安徽农业大学2023级研究生孙彩娟看起来文文弱弱,工作起来一点儿不胆怯,搞起野外调查来,和男生没什么两样。
“走出校园,深入基层,深入乡村,开展生物多样性调查和乡村振兴大调研,这样的社会实践很有意义。农业大学的学生,就要把‘三下乡’变成‘常下乡’,不到田间地头,领略不到自然的神奇,感受不到大地的脉动。和自然互动,与大地交心,学农爱农,立志服务乡村振兴,这才是合格的农大学生。”田胜尼说。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
[家长教育] 妇产科专家告诉你:到底多大年龄,才算高龄产妇?不妨提前了解下 (2023-03-11) |
[高考] 2022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软件工程》大作业答案 (2022-04-25) |
[家长教育] 孩子为什么会和父母感情疏离? (2019-07-14) |
[教师分享] 给远方姐姐的一封信 (2018-11-07) |
[教师分享] 伸缩门 (2018-11-07) |
[教师分享] 回家乡 (2018-11-07) |
[教师分享] 是风味也是人间 (2018-11-07) |
[教师分享] 一句格言的启示 (2018-11-07) |
[教师分享] 无规矩不成方圆 (2018-11-07) |
[教师分享] 第十届全国教育名家论坛有感(二) (2018-11-0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