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林类专业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探索

首页 > 教育新闻 > 教育新闻阅读/2024-09-23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新农科”建设是新时代党和国家赋予高等涉农院校的新任务、新使命,成都师范学院化学与生命科学学院紧跟“新农科”发展方向,发挥师范院校学科特点与优势,积极推动学院以园艺教育专业为代表的农林学科与生物科学、化学等传统师范学科及食品质量与安全、精细化工等工科学科深度交叉融合,拓展传统农林学科内涵,构建高等师范院校“农理工融合,产学研结合”的新农科人才培养新模式,培养学科基础厚实、专业交叉互补、创新能力强、综合素质高的复合型人才。

  (一)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融合

  打破专业壁垒,强化学科交叉。学院在农林专业学生培养过程中,将师范教育的通识教育和理学、工学的专业教育与农林学科等专业教育融合;打破学科固有边界,破除原有专业壁垒,农理工融合发展,培养智慧农林等学科交叉融合发展的新兴人才。在教学课程设置中,将专业课程与学院行业优势资源、学科资源结合,发挥协同效应,培养具有农林理论基础的师范类特色人才。

  全程导师指导,注重个性发展。学院大学四年全程融入导师制,校内导师和行业导师共同为学生提供全程指导。师生之间以个人谈话、学术交流为桥梁,有针对性地指导学生制订、调整并执行个性化的学业规划;深入了解专业发展前沿和行业动态,以业界优秀人员及其先进事迹为榜样,让农林学生感受到自己的梦想或目标的力量。学院来自中职学校生源的首届园艺教育专业学生就业率稳步提升,多数从事与园艺教育或园艺生产相关的工作,基础扎实,表现出色,能熟练解决实际工作中的难题,产学研结合良好。

  (二)课堂教学与实践教学融合

  做中学,学中做。实践教学是连接社会需求和学生就业、培养应用型专业人才的重要环节。在“新农科”背景下,加强农林专业实践教学尤其重要。学院构建了包含“观赏植物学”“都市园艺学”“食用菌栽培与加工学”“休闲农业”“农业美学与乡土文化”“植物资源应用与实践”“探索神奇的植物世界”在内的20余门符合地方实际需求的“新农科”特色应用实践课程,其中“植物资源应用与实践”获批国家一流社会实践课程,“探索神奇的植物世界”获批省级一流线上课程。此外,学院积极与企事业单位合作搭建实习基地,与学校优势学科合作,加大实验室开放力度,发挥重点实验室、重点学科等高水平研究平台的优势,鼓励学生进入实验室,将理论知识应用于实践探索中。

  以赛促学,以赛促教。学院深入贯彻“以赛促学、以赛促教”等教学理念,依托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挑战杯”全国大学生系列科技学术竞赛、全国大学生生命科学竞赛等竞赛平台,学生参与教师科研,科研反哺教学。近3年,农林类专业学生获国家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20余项、省级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40余项,以项目为驱动参加各类比赛50余项,获国家、省级学科竞赛奖励40余项,很好地锻炼了学生的创新能力。通过“以赛促学”竞赛活动激发学生潜能,促使学生主动探索、勇于创新;通过“以赛促教”推动专业教师不断更新教学理念、改进教学方法、提升教学质量,为培养高素质、复合型农林人才贡献智慧和力量。

  (三)思政教育与人才培养融合

  以人为本,德育为先,全面发展。无论在课程教学还是实践教学中,学院都牢固树立“无思政,不教育”的教学理念,将思政教育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引导学生对自然深怀敬畏之心,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牢记于心;结合专业特点,引导学生将个人理想融入国家发展大局中,让学生在提升社会责任感的同时,也深刻认识到本专业的重要性和自身的价值。

  (四)能力培养与产学研用融合

  学院把学生的能力培养融入生产实践,推动政府部门、行业、企业和高校之间的协同合作,形成多方联动的产学研用合作格局。通过政策引导、资金支持、项目合作等方式,促进产学研用合作的深入开展。探索了多元化的产学研用合作模式,如共建研发机构、联合申报科研项目、共建人才培养基地等。近年来,学院先后与大熊猫国家公园内的唐家河、栗子坪、蜂桶寨、小寨子沟、大相岭、大风顶等国家和省级自然保护区及一些农林企业建立了深度合作,共建大学生校外实践基地,构建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的人才培养模式,根据产业发展需求调整人才培养方案。通过多元化的合作模式,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实现教育与产业的深度融合,培养适应产业发展需求的高素质人才,推动农学、理学和工学学科领域交叉、协同发展的新格局。

  未来,学院将继续多途径多渠道丰富教学资源,进一步寻求突破,努力培养“新农科”专业创新应用人才。(周璇 刘松青)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