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发展道路不断完善
编者按: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年来,中国教育事业走过筚路蓝缕的艰辛历程,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由旧到新,由小到大,文盲大国转变为教育大国,人口大国转变为人力资源大国,从穷国办大教育到大国办强教育,教育强国建设迈出坚实步伐……中国教育立足国情、扎根大地,开辟并不断探索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发展道路,构建起基本完善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体系,在中国教育史和人类文明史上谱写了辉煌篇章。自今日起,本刊推出“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专论·教育篇”栏目,约请专家学者总结中国教育所取得的卓著成就,为教育强国建设建言献策。
今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75个春秋,在中华文明历史长河中可能只是短暂一瞬。75年来,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书写下了为实现国家富强和人民幸福而勠力同心、攻坚克难、砥砺前行的辉煌篇章。
在庆祝新中国75年华诞之际,重温中国共产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中华民族发展史,抚今追昔,展望未来,将时刻提示并激励着教育系统亿万师生员工和更多社会各界同仁,“勿忘昨天的苦难辉煌,无愧今天的使命担当,不负明天的伟大梦想”,在新时代新征程上,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而不懈奋斗。
“重教尚学是中华民族世代传承的优良传统,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内在动力。”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教育事业走过了由旧到新、由小到大的非凡历程,实现了从文盲大国向教育大国、从人口大国向人力资源大国的转变。”这一重要论断,高屋建瓴地总结了新中国教育波澜壮阔的历程,是我们深入领会新中国教育75年巨变的指南。
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
“一唱雄鸡天下白。”从1949年新中国成立到改革开放前夕,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人民完成社会主义革命,消灭一切剥削制度,实现了中华民族有史以来最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实现了一穷二白、人口众多的东方大国大步迈进社会主义社会的伟大飞跃。在探索过程中,虽然几经曲折,但党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中取得的独创性理论成果和巨大成就,为在新的历史时期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提供了宝贵经验、理论准备、物质基础。
以毛泽东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结合新的实际丰富和发展毛泽东思想,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次历史性飞跃,提出关于社会主义建设的一系列重要思想,确立了社会主义教育方针和教育制度基础。从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到出台一系列党和国家政策文件,尊重并保障了人民受教育的基本权利,全面摧毁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教育制度。
在党领导人民“自力更生、发愤图强,创造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伟大成就”进程中,各级各类教育普及水平不断提高。1949年至1978年,学前教育毛入园率从不到0.4%增至10%左右,小学学龄人口入学率从20%增至94%左右,初中阶段毛入学率从3.1%到超过60%,高中阶段毛入学率从1.1%增至35%左右,高等教育毛入学率从2.6‰开始接近3%。同时,城乡持续大规模扫盲,全日制教育、业余教育和半工半读教育共同发展,扭转了近代以来长期积贫积弱、教育体系破败凋零的局面,从根本上改变了旧中国人口八成不识字的状况,中国人民的教育在民族独立、人民当家作主的年代,翻开崭新的一页,为新中国各行各业的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增添了重要力量。
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事业呈现蓬勃发展新局面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以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为标志,我国进入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以邓小平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深刻总结新中国成立以来正反两方面经验,围绕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一根本问题,借鉴世界社会主义历史经验,创立了邓小平理论。以江泽民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加深了对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和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认识,形成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胡锦涛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中推进实践创新、理论创新、制度创新,深刻认识和回答了新形势下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等重大问题,形成了科学发展观。在这一历史时期,党领导和支持开展真理标准问题大讨论,从新的实践和时代特征出发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科学回答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道路、发展阶段、根本任务、发展动力、发展战略、政治保证、祖国统一、外交和国际战略、领导力量和依靠力量等一系列基本问题,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的飞跃。同时,确立了“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重要指导方针,发出了教育事业发展和改革开放新的总动员令。
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成就举世瞩目,我国实现了从生产力相对落后的状况到经济总量跃居世界第二的历史性突破,实现了人民生活从温饱不足到总体小康、奔向全面小康的历史性跨越,推进了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到富起来的伟大飞跃。在党领导人民“解放思想、锐意进取,创造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成就”的进程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事业呈现蓬勃发展的新局面。通过党代会报告和中央全会文件,确定教育在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中的重要方位,于1985年、1994年、1999年和2010年,先后召开四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与时俱进地确定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党的教育方针,加快教育立法,制定实施跨世纪教育发展战略规划和改革举措。
相比改革开放初期而言,2012年全国学前教育毛入园率达到64.5%,提高了50多个百分点;小学学龄人口入学率高达99.85%;初中阶段毛入学率超过100%,城乡全面普及了九年义务教育;高中阶段毛入学率增至85.0%,达到基本普及的水平;高等教育毛入学率提高到30%,进入国际社会公认的大众化阶段,多种形式的继续教育持续发展,开始探索终身学习体系建设,教育改革不断深化,教育对外开放开辟新局面。到“十一五”期末,全国15岁及以上人口、16—59岁劳动年龄人口的平均受教育年限分别达到9.08年和9.67年,全体国民素质水平明显提高。教育事业的改革和发展,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步入了“快车道”,为我国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的显著增强、打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攻坚战,奠定了比较坚实的人力资源基础,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各项事业提供了十分重要的人才支持和知识贡献。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制度体系主体框架基本确立
教育是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之基。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党领导人民“自信自强、守正创新,创造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成就”,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的飞跃,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作出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基础上分两步走的重大战略决策,即到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到本世纪中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局出发,坚持把教育作为国之大计、党之大计,提出到2035年总体实现教育现代化、建成教育强国的更高要求,并于2018年、2024年相继召开全国教育大会进行具体部署。
站在“两个一百年”的历史交汇点上,在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全局中,习近平总书记围绕教育作出一系列重要论述,科学回答了“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的根本问题,深化了对我国教育事业的规律性认识,对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提供了重要指导和根本遵循。新时代十多年来,党和国家更加重视落实教育优先发展战略地位,着力推动教育事业全面发展,教育质量显著提高,教育改革不断深化,教育公平保障水平稳步提升,教育支撑现代化建设能力显著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制度体系的主体框架基本确立,为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作出了重要贡献。
目前,我国已建成世界上规模最大的教育体系,教育普及水平实现历史性跨越,教育现代化发展总体水平跨入世界中上国家行列。2023年,全国学前三年毛入园率创91.1%的历史新高,位于世界高收入国家水平;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从2012年的91.8%提高到95.7%,城乡优质均衡发展乃至一体化正在探索实践;高中阶段毛入学率增至91.8%,接近全面普及,普通教育和职业教育结构逐渐调整优化;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进一步提高到60.2%,进入国际社会公认的普及化阶段,高等教育系统参与国家科技创新体系建设、服务经济社会发展更为积极主动,产学研深度融合不断拓展。每年职业院校和高等学校向社会输送数以千万计专业技术人才后备力量,从业人员接受继续教育培训上亿人次,教育数字化战略行动取得初步进展,网络教育位居发展中国家前列,为搭建“人人皆学、处处能学、时时可学”的终身学习立交桥抓紧做准备。教育综合改革呈现协同创新、循序渐进的态势,新时代教育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格局性变化,教育强国建设迈出坚实步伐。从2020年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看,15岁及以上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由2010年的9.08年提高至9.91年。2023年,16—59岁劳动年龄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为11.05年,新增劳动力平均受教育年限超过14年,全国接受高等教育的人口达到2.5亿。这在一定意义上表明,我国巨大的人口压力正在迅速转化成强大的人力资源,成为面对复兴全局和百年变局、确保我国永远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重要根基之一。
以史为鉴、开创未来,埋头苦干、勇毅前行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
[家长教育] 妇产科专家告诉你:到底多大年龄,才算高龄产妇?不妨提前了解下 (2023-03-11) |
[高考] 2022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软件工程》大作业答案 (2022-04-25) |
[家长教育] 孩子为什么会和父母感情疏离? (2019-07-14) |
[教师分享] 给远方姐姐的一封信 (2018-11-07) |
[教师分享] 伸缩门 (2018-11-07) |
[教师分享] 回家乡 (2018-11-07) |
[教师分享] 是风味也是人间 (2018-11-07) |
[教师分享] 一句格言的启示 (2018-11-07) |
[教师分享] 无规矩不成方圆 (2018-11-07) |
[教师分享] 第十届全国教育名家论坛有感(二) (2018-11-0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