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数字化赋能高质量教师队伍建设

首页 > 教育新闻 > 教育新闻阅读/2024-09-27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为进一步使教师所具备的思政教育教学管理手段和方法适用于数字时代思政教育的要求,重庆对外经贸学院主动适应数字智能时代趋势,探索运用数字赋能推动思政课建设,着力构建适应数字时代的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的思政课教师培养体系,加强高质量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全面增强思政育人实效。

  强化数字能力培养

  提升教师时代素养

  数字时代,思政教育与数字技术的融合是必然趋势,思政课教师不仅需要具备过硬的政治素养、扎实的学科知识、丰富的教学方法,还需要具备符合时代需求的媒介素养与信息素养。学院依托“课程育人与课堂教学提振计划”与“新时代教师素养与技能提升计划”,开展了思政课一体化建设的思政课教师培养计划。

  一是开展专题培训,提升教师数字意识。通过开展数字赋能大中小学思政教育研讨会、聘请专家指导培训、举行集中培训,提升思政课教师的数字教育意识,使其认识数字技术在思政教育中的作用,运用数字思维发现和解决问题,及时了解思政教育数字化发展的难点。

  二是建立教师数字化能力评价体系。通过数字技术实践专题培训、教师试讲、集体研讨等方式,将师德师风、教学能力一体纳入考核要求,建立由校领导、教学督导、思政课教师、学生等多主体构成的评价主体,对思政课教师的教学效果、教学技术运用等进行科学评价。

  三是技术赋能思政教育。引导思政课教师善于抓住数字技术迭代机遇,利用大数据推动数字思政建设,增强思政课的知识性、互动性和趣味性,让思政课鲜活起来。学院在重庆市2023年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教学技能竞赛中获本科院校组一等奖。

  创新团队组建形式

  增强铸魂育人能力

  教学团队在教育过程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是深入推进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建设的“主力军”。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建设所需的教学团队由课程教师、思政课教师、学生辅导员和班主任等构成,具有多主体、多学科、多层次等特点。因此,只有充分发挥团队的优势,才能培养优秀的思政课教师。学院依托本地的教育资源和思政教育基础,通过“内培外引,专兼结合”的方式,完善与优化思政课教学团队建设制度,通过选拔校内外优秀教师构建“思政课+专业课”混编型教师团队,积极创建思政课教学团队。

  一是充分调动社会力量和资源,强化问题意识,突出实践导向。将学校思政课程和日常思政教育活动融合,推出一些优质教学资源,打造出一批品牌示范活动,不断增强铸魂育人效果。

  二是邀请优秀的行业导师、劳动模范加入思政课教学团队。通过交流与沟通,不断加强课程思政纵深建设,提升教师思政课程的建设、设计、实施及评价能力,打造一支结构合理、素质优良、教学水平高、实践能力强的教学团队。

  三是利用社会实践平台培养教师实践教学能力。学院依托本地产业振兴和红色资源,校地共建思政教育基地。发挥“走出去、请进来”的团队建设理念,鼓励思政课教师深入相关行业企业随岗培训、挂职锻炼,了解行业动态和技术前沿,将思政教育的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升教师思政教育实践教学能力。

  打造虚拟教研室

  拓展数字教研功能

  虚拟教研室是数字时代具有典型代表性的创新教学组织形式。它不但能突破时空限制,整合校内外优质教学资源,还有助于构建良好的教学科研生态。学院积极响应国家教育数字化战略行动,深度挖掘智慧教育公共服务平台资源优势,将虚拟数字技术更多运用到“大思政”课堂中,不断推进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建设。

  一是完善建设制度,创新基层教学组织形态。完善虚拟教研室建设制度,积极推广虚拟教研室建设经验,建立课程群、教学团队等多样化的基层教学组织,充分发挥基层教学组织的自主管理作用和虚拟教研室在立德树人方面的重要作用。

  二是建立全面的管理与评价体系。虚拟教研室创建的核心在于培养具备内在凝聚力的创新团队,在知识、智力共享和深度开展合作的同时,营造各个教研室的良好氛围,打破传统教研室固化的组织构架,通过学科交叉融合式的联系,完成集体备课、教学大纲、教学内容、教学资源、考核标准的重新优化,促进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建设深入推进。

  (本文系重庆对外经贸学院校级重点课题“数字化赋能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教学资源建设实践研究”[项目编号:KYGQT2024001]阶段性成果)

  (冯斯迪 谢冬)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