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企协同 培养高素质轴承人才

首页 > 教育新闻 > 教育新闻阅读/2024-09-27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轴承是大工业制造的“关节”,聊城是全国五大轴承产业集聚区之一,随着产业智能化和数字化的转型发展,聊城轴承企业面临着高素质技能人才短缺的问题,尤其是精操作、懂工艺、会管理、善协作、能创新的现场工程师。为深化产教融合,做大做强轴承产业集群,2023年聊城市出台了《关于支持轴承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明确提出:依托临清等重点轴承产业园共建产教联合体,开展校企联合招生、联合培养、实习实训和教师岗位实践,培育打造“国家级别轴承产教联合体”。2023年7月,聊城轴承产业产教联合体成功入选山东省首批市域产教联合体。为更好地服务聊城轴承支柱产业的发展,联合体内中职、高职、应用本科院校对接轴承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对人才的需求,分别开展初中五年后高职、“3+2”高本分段培养、“3+4”中职本科对口贯通培养,不断提高技能人才培养层次。

  在调研梳理聊城轴承企业岗位核心技能的基础上,聊城高级工程职业学校与山东金帝精密机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山东省宇捷轴承制造有限公司等共建轴承产业学院,围绕高端数控、智能设备运行与维护、工业机器人等专业开展校企联合招生、联合培养。按照专业设置与产业需求对接、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的要求,校企合作“双向奔赴”,积极创设真实的育人环境,构建了“四化八共”人才培养路径,做到“岗课赛证”融通,实现校企双主体育人。

  依据建构主义、情境学习理论,坚持以教促产、以产助教,采用工学交替,参照现场工程师的培养要求,校企按照“2485”的人才培养模式共同培养轴承企业急需技能人才。“2”即学校、企业“双主体”育人,校企共同参与技能人才培养的全过程。“4”即学生学习过程工作化、工作过程学习化、学习组织社团化、项目利益共享化。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引入轴承企业典型工作任务教学,突出“学中做”,校企“双师”授课,学生在学习中提升工作能力,实现学习过程工作化;在企业实习实训过程中,突出“做中学”,师傅教师共同指导学生,学生在工作中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练就过硬技能、传承工匠精神,实现工作过程学习化;在学习组织上,构建社团学习组织,贯通课上课下,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等职业素养,实现学习组织社团化;在激励政策上,学生享受参与企业生产所创造出来的利润价值,实现项目利益共享化。“8”即校企共同组建管理团队、共建教学团队、共定轴承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共同开发模块化教材、共建实训基地、共同参与管理与考核评价学生、共同完成工作教学项目、共同享有工作项目利润。“5”即专业教学标准与工作标准、学习任务与工作任务、教师角色与师傅角色、学生角色与职工角色、学习场景与工作场景的“五融合”。

  市域产教联合体是一个多方融合育人的联合体,通过成立产业学院整合资源,形成了“入校即入企、学习即工作、双主体培养、‘双师’共育、订单特色培养”的现代产业学院人才培养特色,创新了职业教育技能人才供给形式,有效解决了人才培养与产业发展脱节等问题,为市域企业培育了大批“用得上、留得下、有发展”的高素质技能人才。

  (本文系2023年山东省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基于市域产教联合体的轴承专业群‘2485’人才培养模式研究”[项目编号:2023009]阶段性成果)

  (徐公义 张丽梅)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