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舟竞发东风助 正是扬帆启航时

首页 > 教育新闻 > 教育杂谈/1970-01-01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学院建立以学校育人为主,学生家长、企事业单位紧密配合的时间上相互衔接、空间上全面覆盖的“三全育人”格局,推进学生思想品德素质、专业素质、文化素质和身心素质的和谐发展。构建了“学院助困、社会帮扶、心灵关爱、互助成才、感恩回报”五位一体的爱心工程体系,保证了没有一个贫困生因家庭困难而辍学。学院将毕业生就业工作视为生存、发展的生命线,主动面向市场,精心选好“出口”,广开就业渠道,创新工作机制,为莘莘学子施展才华撑起了一片广袤蓝天。

  近几年来,南通航院的毕业生就业率始终保持在98%以上,输送的高素质、高水平专业技术人才蜚声海内外。

  这里干群关系紧密、师生关系融洽、同事关系和睦;这里具有“生活上安心、工作上顺心、环境上舒心、学习有信心”的良好氛围。让每一位学生“锻炼有机会、发展有空间、创业有舞台”,让每一位教师“做幸福的教师、幸福地做教师,享受做教师的幸福”,成为学院永恒的办学追求。

  东方风来满眼春,有了骨干高职院项目建设的强力拉动,3年来,南通航运职业技术学院相继荣获江苏省教学工作先进高校、江苏省高校师资队伍建设先进单位、江苏省科技工作先进高校、江苏省高校就业工作先进单位、江苏省属职业技能鉴定工作先进单位、江苏省文明单位、江苏省高校和谐校园、江苏省高校创先争优活动先进集体等荣誉称号。学院的综合办学实力和示范效应不断增强,在教育部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司高职与高专教育处公布的《中央财政支持的高等职业教育专项2012年度项目建设进展情况综述》一书中,南通航院各项指标的综合评价得分在200所国家示范(骨干)高职学校中排名第9,在100所国家骨干高职学校中排名第5。

  有形的提升固然可喜,无形的提升更为可贵。尤为重要的是,骨干项目建设锻造了一种精神、凝练了一种意志、铸就了一种品格。有了这种精神、意志和品质,南通航院更具魅力和风采,更有活力和神韵,南通航院人更具前进的动力和向上的豪迈!

  腾江越海竞风流,登高致远达天下。

  骨干院校项目建设是一个只有起点,没有终点的旅途;是一次辛劳之旅,更是一次幸福之旅。南通航院正以昂扬的姿态,焕发的容彩,傲立于苏中大地,腾飞于江海之间!

  南通航院骨干高职院建设成果斐然

  办学体制机制持续创新

  学院按照“合作办学、合作育人、合作就业、合作发展”的办学理念,积极探索“政府主导、行业企业多方参与”的开放式办学体制机制。构筑了“政、行、企、校”沟通平台——“南通航运职业技术学院理事会”和校企合作办学实体——中新(南通)国际海事培训中心,建立了以政府办学为主体、企业和社会各界共同办学的新体制,实现了学院在政府主导下与行业企业相互促进、与区域经济社会和谐发展的良好格局。建设了海上实习工厂——生产性教学实习船,实现了“教室、实训室、车间”一体化,“理论教学、实践操作、生产实习”一体化,形成人才共育、过程共管、成果共享、责任共担的紧密型合作办学体制机制,进一步深化了内部管理体制改革,增强了办学活力。

  人才培养模式深化改革

  本着“依据需求,多元推进、工学结合、模式各异”的原则,学院积极探索和实施“校企对接、分层递进、理实一体、虚实交替”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形成了航海技术专业和轮机工程技术专业的“双向四段”人才培养模式、船舶工程技术专业的“三层六段厂校一体”人才培养模式、港口物流设备与自动控制专业“虚实交替、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机电类专业的“模块化”人才培养模式、汽车类专业“引企入校”人才培养模式。

  课程体系建设科学合理

  学院各专业以适应社会需求为目标、以素质教育为核心、以职业能力培养为主线设计学生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注重学生职业道德、职业素质培养。根据技术领域和职业岗位(群)的任职要求,对接职业资格标准,确定专业人才的培养规格、培养目标,制定特色鲜明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构建基于工作过程的专业课程体系和实践教学体系。3年来,建成工学结合优质核心课程33门,工学结合教材31部,并积累了大量的课件、教学录像和典型教学案例等资源。建设了4个国家骨干高职院校重点建设专业、3个省级品牌专业、3个省级特色专业,10多门国家级、省级高校精品(优秀)课程,4项校企合作教改成果获江苏省高等教育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

  师资队伍实力迅速提升

  经过3年的建设,建成了一支师德高尚、素质优良、业务精湛、结构合理、专兼结合,能适应学校改革和发展需要,满足高等职业教育培养目标需求的高水平师资队伍。学院专任教师总数469人,其中正高级职务人员24人,副高级职务人员164人,具有高级职务人员比例达40%,具有硕士及以上学位人员比例达53.5%。现有全国交通高职教育专业带头人5名,江苏省高等学校教学名师3名,江苏省交通运输系统教学名师6名。专业教师双师素质比例达91%,其中4个重点建设专业具有双师素质人数达187人,双师素质教师比例达94.9%。

  实训基地建设各具特色

  按照“结合专业,依据需求,突出重点”的建设原则和“职业、开放、共建、共享”的建设思路,以生产性实训基地和仿真训练中心建设为重点,坚持硬、软件建设同步推进,大力加强校内外实训基地的建设。近3年,学院共投入资金5464万元,新建11个校内实训基地,校内实训基地增至40个,实训室总数达230个,实训基地建筑面积由原来的85775平方米,增至102370平方米,学院形成了以两个国家级实训基地和3个省级实训基地为标杆的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群,同时,实训场所文化建设也得到提升。学院还在165个企业建立校外实习基地,其中建设期内新增52个。

  教育教学质量管理规范

  学院是江苏省第一所将ISO9000质量管理标准引入教育教学管理领域的高等学校,质量体系特色鲜明、覆盖全面、运行连续有效,能够保证人才培养质量。为进一步提高人才培养与培训工作的国际竞争力,学院于2010年启动了质量体系参加挪威船级社认证工作,并先后通过了挪威船级社开展的初访验证和认证审核。2012年8月,学院教育质量管理体系又顺利通过了国家海事局组织开展的换证审核和附加审核,标志着学院质量管理工作迈上了新的台阶。

  服务辐射能力不断增强

  3年来,学院为长江南京油运股份有限公司、江苏远洋运输公司等近百家企业总共培训达45992人次,是建设前10年培训量的总和;船员培训项目从建设前的28项增加到目前的45项。2012年非学历培训的学员与在校生的比例达到了2.05∶1,创历史新高。3年来,学院开展各级各类社会培训创收超过2000万元人民币,取得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学院依托国家职业技能鉴定所,积极开展汽车维修工、维修电工等超过30个工种的初、中、高级职业技能鉴定工作。3年来,为在校生开展职业技能鉴定超过5000人次,为社会人员开展职业技能鉴定超过5000人次。目前毕业生“双证率”达到全部。

  学院积极开展科技创新与技术服务,建成“江苏省南通中小船舶及配套产业公共技术服务平台”、“江苏省软件与服务外包技术研究开发中心”等省、市级科技服务平台5个,形成了较为完善的科技开发与服务体系。获得市厅级及以上各类纵向科技项目29项,面向企业开展横向科技开发与服务45项;获得南通市科技进步奖1项,获得国家授权专利20项,获得国家软件著作权1项;获得的各类纵向和横向科技开发与服务经费,超过了科技开发与服务到账经费每年平均300万元的预期建设目标。

  国际交流与合作领域全面拓展

  根据我国教育国际合作与对外交流的方针政策和“走出去、请进来”的指导思想,作为会员单位,学院多次派员赴亚太地区参加航海教育与培训机构联合会(AMETIAP)的年会以及国际航海教师联合会(IMLA)分委会的国际航海英语大会;加强了与日本、挪威等10多个国家的大型航运企业、船舶设计研发企业以及加拿大莫哈克应用文理学院、加拿大罗耶斯特应用文理学院等院校的考察互访。

  先后派遣教师共计达到110人次,分别赴美国等国院校、机构进行进修培训及学术交流,并于2012年以夏令营等形式,组织了航海和轮机专业的12名优秀学生,前往友好兄弟学校——马来西亚海运学院进行了为期11天的交流访学。

  积极发展并调整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引进国外优质教育资源, 目前共有4个专业“2+1”及“3+0”模式中外合作办学,共计招生370人次,毕业生全部就业。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