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亚红:为学生插上音乐梦想的翅膀
张亚红和学生在一起
[人物简介]
张亚红,北京市八一中学校长助理、学生处主任、艺术中心主任;音乐特级教师;北京市学科带头人;国家教育部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心“普通高中新课程远程研修项目”音乐课程团队核心成员;北京市教育部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计划项目“北京市中小学准音乐教师教育四年制双导师教学实践指导模式研究”课题组核心成员;北京市音乐学科兼职教研员;首都师范大学音乐学院研究生课程班特聘专家;北京市金帆专业指导委员会委员;海淀区名师站音乐学科组长。个人教学课例多次获得全国、北京市一、二等奖;个人撰写论文及教学案例多次获得全国及北京市一、二等奖,并发表于《中国音乐教育》等全国一类刊物。在教学工作之余,张亚红还担任着北京市中学生金帆管乐团的组织管理和指挥工作。多次指挥乐团举办专场音乐会,出色完成了数次重要礼仪演出活动,多次在中小学文艺汇演及管乐比赛中获得指挥奖。
2012年的岁末,我见到张亚红,这并不是我们第一次见面,她的光环给了我们太多接触的机会。北京市一等奖、全国一等奖,国际管乐比赛金奖,她似乎从未满足,每一次见面总让人感觉她攀登到一个新的高度,而她本人则还是一如既往的典雅、淡然。这是一个音乐老师的气质,是艺术和经历相融相生后由内而外绽放的宁静的生命光彩。
20余年的音乐探索,她成就了金帆,金帆也成就了她。
成长路上的奏鸣曲——
千磨万击还坚劲,平谷女孩初长成
1988年,张亚红从首都师范大学音乐系毕业,被分配到北京平谷一中担任音乐教师。从学生到老师,崭新的世界在她面前展开,她对接下来的人生充满着好奇,却也迷茫着。一次偶然的事件改变了她,成就了她一生的追求。
那时,素质教育的春风在中华大地上徐徐吹拂,北京开始进行创新的探索与实践,音乐被人们重新认识,音乐老师开始承担起重要的教育职责。在当时的北京市领导的支持下,平谷中学开始筹建管乐团,而张亚红有幸被任命为乐团的负责人,年轻的她开始承担起乐团建设的所有任务。
一个毕业不久的花季少女要承担一个团队的管理工作,这是多么困难的事,更何况学校是农村校,设备简陋、训练时间少,困难挑战一下子就压到了她稚嫩的肩头。“好在,当时我正年轻。”张亚红说。
由于资金短缺,她和管乐团的孩子们没有排练场地,只能在操场上将就。看着孩子们纯真的小脸晒成圆嘟嘟的红苹果。冬天也不容易,孩子们的小手冻得冰冷,拿乐器都很困难。想到这些,张亚红说那是一种钻心的痛楚,夜阑人静时的流泪也不能宣泄。高强度的训练和巨大的精神负担,让年纪轻轻的她患上了肾盂肾炎。
成长的路上,有过几许坎坷,经历多少挫折,但它们却无法阻挡张亚红实现理想的脚步。
天道酬勤,经过艰苦的训练,在新学期开学典礼上,张亚红与乐团第一次登台演奏,就取得了圆满成功。热烈的掌声,领导、同事的认可,张亚红觉得所有的付出都值得了。
1992年,张亚红被调到北京联合大学建材轻工学院,在团委负责组织宣传工作。为了丰富师生们的课余生活,张亚红每周义务开设两节音乐作品欣赏课,好乐之风成为学校的一时之盛,在师生间蔚然成风。
这时,张亚红开始领悟到音乐和文化与学生人格养成的关系,领悟到音乐在教育中的重要性。“一个音乐教师就是要培养学生健康向上的审美观念、高尚的审美情趣和必要的审美能力。”她意识到自己的责任。正是这种事业心的驱使,她还没待上一年,就放弃了这份相对安逸的工作环境,转而选择了八一中学。
她承诺要重新开始自己的管乐团之路,在音乐中寻求化育人心的力量。
爱的圆舞曲——
一路随行,学生就是她的孩子
坚持这么多年音乐教学,张亚红有着对这份事业的执着,更有着割舍不掉的对孩子的爱。
和孩子相处久了,张亚红自己已经变得像个母亲,对自己的学生有着深深的依恋。她说:“在我的心里,每一个学生都是我的孩子。”他们的快乐与忧伤、成长与发展,时时刻刻牵动着她的心弦。她用真诚的心与他们交流,用热切的爱与他们呼应。
在张亚红的管乐团里,曾经有过这样一个男孩。他从小在姥姥家长大,并不知道父母已经离异的现实。当得知父母离异、母亲再婚的事实后,孩子内心产生了巨大的阴影。他开始自暴自弃,并开始与社会不良青年接触。孩子的妈妈为此无比忧虑,甚至想放弃自己的第二段婚姻。
有一天,张亚红接到孩子母亲打来的电话。她跟张亚红说孩子、说家庭,说自己有一肚子的苦水不知该倾倒到什么地方。听着母亲哽咽的低诉,张亚红也落下了眼泪。她非常理解、同情这位心碎的母亲,更心疼受到伤害的孩子。
“作为教师我不能放弃我的学生,尤其在他最需要呵护的时候。”她对这位母亲默默做出承诺。利用课余时间,她开始主动找这个男孩谈心,在学习和生活上给予他更多的关爱,并多次就他的问题与年级组长和班主任沟通。起初,这个男孩对于张亚红的帮助摆出一副不以为然的架势。她没有气馁,一次又一次用自己真诚的爱去温暖他那颗冰冷而又叛逆的心。“精诚所至,金石为开”。最终,张亚红用爱的阳光拨开孩子心中的重重阴影。在她的关心与帮助下,孩子逐渐改掉了不良习气,学习成绩显著提升,一下子从全年级倒数跃居中上游水平。张亚红的脸上露出了笑容,孩子的精神面貌也焕然一新。
这不是个案,张亚红的爱倾注到很多孩子身上。对于情感受挫的学生,她悉心呵护,给予他们真心实意的温暖;对于家庭困难的学生,她自掏腰包,给予他们力所能及的帮助;对于忙于训练的学生,她悉心照料,给予他们无微不至的关怀……
“无利不起早,你图什么呢?”看到张亚红总是把学生的事当成自己的事,有人会产生这样的疑问。对此,她总是嘿嘿一笑。她反问别人:天底下有哪个母亲关爱自己的孩子是有所图的呢?看着孩子们享受着师爱的滋润,沐浴在爱的阳光下,犹如春苗节节拔高、茁壮成长的时候,张亚红就觉得自己已经收获幸福,没有辱没自己肩上那神圣的教育使命。
张亚红给学生渊博的知识、情感的呵护,帮助他们设计自己成长之路,在他们的人生路上甘做一个默默无闻的引路人。她的爱是雨露,是阳光,是一份理智而柔软的母爱。
教育理念的变奏曲——
尝试用音乐塑造文化品格
在音乐路上行走,张亚红渐渐意识到,音乐教育不能仅仅针对某个人或某个群体。她希望通过一个个音符的组合,把其中蕴含的华夏风度传递得更加悠远。
1992年起,张亚红已经有了音乐育人的意识,但对于如何操作,她并不是十分清楚,所以选择八一中学还有另一层含义,她希望在一线的实践中找到这一问题的答案。
初到八一中学,张亚红把主要精力放在乐团建设上。虽然成绩很好,但她却依然找不到音乐育人的突破口,为此,她非常困惑。“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礼乐承担着最为重要的教化功能,为什么我却找不到实施的抓手呢?”这一困局的打开,多亏了101中学的特级教师章连启。
张亚红和章连启老师是有缘的,在大学实习时,章老师就是她的指导教师。看过张亚红的课,章连启很欣赏这个学生。这一天,在区内器乐比赛活动中,两人再次相遇,章老师关心地询问了张亚红的工作情况。听完张亚红的诉说,章连启语重心长地告诉她:“音乐教师要两条腿走路,既要注重学生的课外活动,更要注重课堂教学,因为艺术团毕竟是面对少数学生,而课堂教学是面向全体,会使更多的孩子受益。”听到这样一句话,苦苦思索很长时间的张亚红觉得自己一下子开窍了:“这就是我一直在找寻的东西。”
她开始关注音乐教学,在理论学习的同时关注如何通过巧妙的课堂设计来提升音乐教书育人的效果。张亚红开始了音乐课程改革的探索,开始在自己的教学中渗透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主题教育。
1999年,张亚红参与“九五”国家课题“普通中学实施素质教育的途径和方法”的研究,其本质就是后来新课程改革要求的自主、合作、探究。在此期间,她需要代表课题组做课,教材的内容是古典主义音乐,反映的主要人物是贝多芬。
张亚红让学生自主确定自己的学习目标,有的同学选择《命运》交响曲、有的选择《田园》交响曲、还有的选择《致艾丽丝》。在确定自己的学习目标后,学生们又开始确定自己的学习计划,选定学习方法。比如查资料,听作品,或向别人请教等。随后,学生们展示和评价自己的学习成果。有的同学以《英雄交响曲》、《命运交响曲》为依据,认为贝多芬是一个英雄;有的同学以《致艾丽丝》为依据,认为贝多芬是个感情丰富又浪漫的人;还有的同学以《小步舞曲》为由,认为贝多芬是一个高雅的绅士……课堂上学生争先恐后地谈自己的认识。通过展示、讨论,交流等形式,使学生产生不同的观点,不断补充、完善自己的认识。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
[高考] 2022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软件工程》大作业答案 (2022-04-25) |
[家长教育] 孩子为什么会和父母感情疏离? (2019-07-14) |
[教师分享] 给远方姐姐的一封信 (2018-11-07) |
[教师分享] 伸缩门 (2018-11-07) |
[教师分享] 回家乡 (2018-11-07) |
[教师分享] 是风味也是人间 (2018-11-07) |
[教师分享] 一句格言的启示 (2018-11-07) |
[教师分享] 无规矩不成方圆 (2018-11-07) |
[教师分享] 第十届全国教育名家论坛有感(二) (2018-11-07) |
[教师分享] 贪玩的小狗 (2018-11-0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