办一所学生放学后不想回家的学校

首页 > 教育新闻 > 教育杂谈/2013-11-06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午间,席地而坐的对弈(图片由北京育英学校提供)

    作为当年中共中央在西柏坡开办的第一所学校,北京育英学校已历经六十五载春秋的风霜搏击,曾激励几代人发奋图强的“好好学习”正是当年毛泽东给这所学校的题词。如今,这所拥有4600多名学生的12年一贯制历史名校,又因为一场深入人心的教育改革,让人们的目光再次聚焦到这里—— 

    ■特约通讯员 张静红 胡方奇 记者 时晓玲

    ■移走冬青树围,把校园还给学生

    ■把校园变成学生学习交往、寻找伙伴的地方

    ■学生可以根据各自学业情况选择适合自己的班级和课程

    下午6点整,早已过了放学时间,可北京育英学校的操场上依然是一幅幅生龙活虎的景象:一群群充满青春活力的身影还在球场上飞舞;图书馆、实验室、学生食堂依旧灯火通明。

    早就听说育英学校有一条放学以后不静校的校规,眼见为实,我们决定走进育英,一探究竟,揭开学生放学后不想回家的理由……

    不想回家理由之一:

    移走冬青树围,把校园还给学生

    至今,仍有不少老师提起,两年前的育英学校,偌大的校园被冬青树和铁丝网分割成一块一块的,大片的空地和花园被挡了起来,羊儿可以在里面悠然自得地吃草,而学生却只能隔着树围观望。中学和小学之间还有一道无形的屏障,小学生不能过中学界,中学生也不许越小学界。学校规定,每天上学,小学生只能走小学门,中学生走中学门,必须各行其道。十二年一贯制的学校特色被人为割裂,学校原有的教育优势也一度被弱化。

    “学校应该是学生的!我们没有理由不把校园还给学生!”新校长于会祥上任,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把校园里的冬青树围全部移走。

    两年里,学校对校园的每一个角落做了重新设计和改造:小学部广场上设计了专门供小学生玩耍攀爬的人造小山;图书馆前的松树树围,被设计成上下两层的木质写字台兼靠椅;校园里的石头连廊全部换成了木质的,让学生在冬天坐上去不再冰冷;学校世纪之林里,用整块石头雕刻成精美的棋桌、白石沙代替了原来丛生的杂草,学生可以自由出入其间,快乐嬉戏;小花园内的环岛改建成了森林音乐广场,圆形的平台、梯田式的座椅,使这里成为学生展示才艺的舞台;围绕山楂树1米多高的围墙被改造成50公分高的座椅,学生可以坐在山楂树下谈古论今……

    校园里的一切不再像过去那样简单地从便于管理的角度去设计,而是尽量按照学生年龄特点和成长需要来设置。把校园还给学生,使原本平淡无奇的校园,顿时变得充满了生机。学生们在这里探索、游戏,乐此不疲,流连忘返。

    “冬青树围、铁丝网方便的是管理者。一围一挡,不用担心学生进去,也少了许多卫生清扫和安全方面的问题。移走冬青、打掉铁丝网,虽然学校在环境保持、学生安全等方面要多做不少工作,但校园却成了学生真正的天地。还有什么比这更有价值的吗?”每当提起此事,于会祥总会按捺不住地兴奋一阵。

    那么,打破小学和中学屏蔽之后的效果如何呢?

    “小学和中学没有了明确界限,打篮球时大同学往往会照顾小同学,而不是像我们事先担心的那样,很少有欺负小学生的事情发生。”“学校西侧有12棵山楂树,我们将围栏撤掉之后,降低的台阶可以随时坐,秋天果子落了一地,可没有一个学生去摘。”

    育英学校还给学生的不只是活动空间。思明楼是育英学校的主楼,其正门两侧是校园里最显眼的位置,这里曾经是学校的荣誉墙,而现在替代它的却是“育英时评”。硕大的屏幕展示的是育英学生时评社团的最新作品,或是活动见闻、或是最新评论,吸引了不少师生驻足观看。把学校最显著的位置让位给学生一展风采,同样是育英转变办学思想的一个实证。

    移走冬青墙,打掉的是师生心中的藩篱;开放校园世纪林,放开的不仅仅是封闭的空间,也同时打开了学生的心灵。高二(1)班一位同学拿出自己的压岁钱,购买和制作了许多中外名人肖像画送给学校,以此激励所有的同学奋发有为。育英学校高中起步晚,在社会和家长心目中的地位远不及一些名校。因此,不少家长在孩子初中毕业时,往往希望他们选择名气更大的学校去就读。而今年,令教师们喜出望外的是,许多从育英成长起来的优秀学生都自愿选择继续留在母校读高中。他们说,正因为学校要发展,更需要我们留下来一起去努力。

    校长声音:泰戈尔有一句话,“教育就是向人类传递生命的气息”。一个温馨、充满生机的校园更有助于培养有爱心、懂得创造美的学生。

    不想回家理由之二:

    这里成为学生学习交往、寻找伙伴的地方

    学生印象最深的是每年开学典礼,校长讲话时间不长,并且从不拿讲稿,时不时夹杂的山东腔总让人觉得朴实、亲切。记得有一次校长当场问一个学生:“如果让你来当校长,你想做什么?”那个学生说:“我会尽量想办法让学生和老师都快乐起来。”于会祥把这个学生的话听到了心里。

    几天后的一个中午,于校长走进一间教室问学生:“想出去玩吗?”一些学生回答说:“想。”细心的于会祥发现有几个学生怯怯地不敢回答,于是他大声说:“想出去玩的同学举手。”很多同学举起了手。不一会儿,教室里空了,操场上热闹了起来。就在这天中午,于会祥从教学楼一层走到四层,走到每个班的同学中间。打那以后,每天中午的操场上便充满了欢声笑语。

    育英学校的快乐午间就这样开始了。每天中午,校园里满是快乐的身影:各项球类运动、绳类活动、午间影院……眼见学生打心眼里溢出的快乐,教师们也被感染了。他们从过去一味绷紧的“安全问题”担忧中逐渐走出,开始思考如何细致规划和合理防范可能出现的问题。一位教师说,以前因为担心出事,中午休息时间也把学生拘在教室里,现在想起来真是荒唐。

    学生迸发出的活力让校园处处充满生机,教师们明显感到学生身上的变化。开放的校园不仅成了学生释放活力、展现风姿的地方,也成为他们学习交往和寻找伙伴的地方。

    “学校不仅是学习知识的地方,也应该是学生寻找同伴、学会交往和合作的地方。在如此美丽的校园,有12年一贯制的学生同在一校,这不正是同伴教育的独特资源吗?”善于思考的于会祥不愿放过每一个教育机会,他开始在校园倡导成长伙伴计划,用以培养学生的责任与担当意识。如三至六年级的“伙伴携手——寻宝乐”趣味运动会,小学生跑进了中学生的教室、实验室去寻宝,大同学要照顾小同学,就连奖品如何分配都要协商解决;六年级140名学生参加了《学生互助就餐计划》,作为学长照顾三年级的学弟学妹们吃午饭。

    学校颜逸轩水吧、印天下复印社都交给学生经营,自负盈亏,让他们亲身体验商业经营的苦与乐;种植园里的劳动,让自小生活在城市的学生感受了农耕的艰辛与收获的喜悦;一至六年级开设围棋课,培养他们坐得住、会谋划、会决断的品性。新成立的少年文学院、艺术书院、国学院、少年科学院、经济学院、社会学院等六大学院,使学生在校园实践和活动中汲取智慧、涵养品性、锻炼才干。学校更鼓励和支持学生自主创意和自发组织社团活动。初中学生周海娜发挥艺术特长,组织了国学社团,竟然吸引不少高中生参加;张宇晨成立的梦点花园,和同学们设计制作了别具一格的糕点,不定期到附近社区展卖,一次公开销售竟赢利2000多元钱。

    在这样开放、大气的校园里,学生们自由舒展着身心、积累着交往的经验,培养着健康的情趣与高雅的品味,并且在不知不觉中改掉了独生子女身上一些普遍存在的性格缺陷,养成了阳光、大气的育英品格,这也正是育英学校不断追求“做最有价值教育”的重要内容。

    校长声音:学校是学生走向社会的必经之地,必须让学生在这里有经历,并且允许他们犯错误。学校教育就是要努力让校园里的教育元素丰富起来,让更多学生在未来的发展中受益。

    不想回家理由之三:

    这里有学生可以选择和喜欢的课程

    10月23日下午4点半,中央电视台“财富好计划”栏目录播结束。育英学校学生郑睿经过5个回合的闯关,成为央视“财富好计划”新赢家,并获得财经频道提供的2400万财富本金。未来,郑睿可从节目推荐的系列理财产品中进行投资选择,当期的投资收益将收归囊中。一公司老板承诺,郑睿寒、暑假可以到公司实习,并愿意帮助他实现未来经理人的梦想。这一切,得益于学校“为学生未来而设”的课程理念。

    在于会祥看来,学校必须为培养完整人格的人和社会发展所需人才服务。因此,校长必须有跳出学校看教育的能力,在关键环节上把握方向。

    基于对未来发展和人才培养的思考,育英学校开办了国内首个高中经济学实验班。这是一门涉及数学、政治、地理等多门学科的综合性课程,目前由中德证券、光大银行的专家和社科院、北大等多所名校的经济学家为学生授课。课程在满足学生学科教育的同时,也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养。除此之外,学校还开设了物理、化学、生物三个大学先修实验室,通过近两年的实践已开发出具有育英特色的各学段校本课程。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