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院:风雨十年

首页 > 教育新闻 > 教育杂谈/2014-07-03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山西大学国学研究院院长刘毓庆说:“如果要搞清这种格局的肇始,那么人们可以追溯到百年前。五四运动以后,当时的一些国学研究机构借鉴西方学科分类体系,把中国的传统学术和文化进行了分类,基本上分成了文、史、哲三大领域。”

    “这其实割裂了作为一个整体的中国国学。”黄朴民认为,“国学的优势是对各个学科的融汇贯通。虽然近代以来文史哲学科的分类有其意义,但任何一种学科都不能包办天下,国学教育与文、史、哲分科教育互补,在教学上打通传统文、史、哲分科的界限,是对现代教育一种很好的补充。所以人大国学院建立之初,有一个口号就是要搞‘大国学’。” 

    “大国学”语出季羡林。季羡林认为,国学不是“汉学、儒学”等狭隘的国学,而是集全中国56个民族文化财富于一身的“大国学”,“五术六艺诸子百家之学,东西南北凡吾国域内之学,都可称为‘国学’”。

    这一论断被广泛认为是“国学”定义的一大突破。很多学者呼吁要把国学当成一个学科,要上“户口”,都或多或少基于此说。纪宝成认为:“像美国这样的国家,只有两百多年的历史,还有一门学科叫做美国学。中国为什么不能有一个学科对传统文化进行全面、整体的研究?我对这点很不理解。”

    曾为全国人大代表的纪宝成,在全国人大会议上一度连续三年提出增设国学学科的建议。与此同时,尽管要给国学上户口的声音数次高涨,但同时期,反对的声浪并不小。反对者认为,现代的所谓国学,大致就是一个阅读经典的基本功问题,如果把它作为一种研究对象,一具体化,便落到了文、史、哲三个学科上,不是属于历史的课题,便是属于文学或哲学的课题,这等于说国学只是一个抽象的概念,无法具体化。

    纪宝成等人的呼吁始终没有成效,与此关系甚大。一度有传言称,国学设立学科一事放到国务院学科评议组征求意见时,有百分之六七十的评委反对。事实上,近年来,围绕该不该给国学上“户口”,正反双方爆发了一次次论战,此事至今悬而未决。

    在多位高校国学院院长看来,这恰恰说明目前国学教育的尴尬。从大国学的角度看,国学还不是一个学科的现状,折射出的是现时代国学大师的匮乏。老一代的国学大师,无不博古通今。然而现在的高校国学院,大多只能进行某一部经典、某一专题的点式教学。某种程度上,这些课程确实没有跳出文、史、哲的分类。

    “目前的国学教师,都是文、史、哲分科教育培养出来的,我们的知识结构和老一辈国学家王国维先生等相比还差距较远,知识构成和学术素养不免狭而不博、专而不通,尚难以很好地满足开展国学教育的特殊需要。”黄朴民说,“因此目前的国学教育不单单是培养学生,也是培养教师的问题。”

     就业逆袭

    尽管国学迟迟无法取得“户口”,但对接受国学学历教育的学生们来说,找工作并不是一件难事。

    2010年至2013年,人大国学院毕业硕士研究生125人,其中就业(含自主就业或创业)87人,继续深造38人。就业于党政机关12人;高校10人;其他事业单位24人;国有企业21人;三资企业4人;其他企业13人;部队1人;自由职业、自主创业和其他2人。按照北京现行就业率执行标准统计,国学院毕业生就业率为100%。

    尤其是2013年,全国699万名高校毕业生走出大门,创历史纪录,号称“史上最难就业年”。而人大国学院的32名硕士毕业生就业率再次飙红,除了8人攻读博士,其余24人均找到理想的就业岗位。媒体将其称之为“国学院学生逆袭史上最难就业年”。

    人大国学院副院长梁敬芝认为,人大国学院的学生高考录取分数在全国名列前茅,有一部分是在中学即对国学有特殊兴趣和特长的生源。学院以培养文史哲通才为目标,实行六年本硕连读制和全程导师制,加之多数学生通过对外交流与合作的机会机遇,外语运用能力亦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平。“可以说,国学院的人才综合素质十分优质。”梁敬芝说。

    人大国学院首批毕业生侯浩然毕业后奔赴德国慕尼黑大学读博,他认为,国学院是他一生中最重要的转折点之一,“在人大国学院读了四年,在德国还是很受用的”。

    在德国,他发现自己不但不比国外的其他学生差,甚至有不少优势。比如在古汉语文献的利用上,为了能与国际接轨,国学院常年聘请一流专家给学生上课。在这样的环境下,侯浩然曾经在国学院陆续学过藏文、满文、蒙文、梵文、西夏文和回鹘文六种文字,“即便在慕尼黑大学也难得有这么便利的学习条件”。

    黄朴民认为,除了名校因素和毕业生人数少,国学院就业取得这样的成绩,和扎实的教育质量密不可分,“我们借鉴的是古代书院式教育的经验与做法。现代化的教育方式,一大特征是批量生产,而人文科学的个性化特别突出,手工作坊式的路径,师徒相传的方式,或许仍有存在与坚持的必要”。

    在侯浩然这一届国学院学生毕业流向就业市场之初,他们曾遭遇过“技术性尴尬”。由于没有列入国家专业名录,不少用人单位在用计算机自动检索应聘者简历时,仅能识别“中文”、“历史”、“哲学”等名称,而对“国学”专业则直接排除,这往往导致国学院毕业生与一些就业机会擦肩而过。

    如今,新的毕业生们不用再为那些“技术性尴尬”苦恼。如今,在多个著名招聘网站的招聘职位里,高校、人文研究机构、新闻媒体,都明确将国学人才纳入招聘对象。文博管理、文案策划、编辑出版、汉学交流等工作也有部分职位招聘有国学背景的人才。

    “国学所承载传统文化的精神会对投机取巧、弄虚作假等有所批判。从长远来看,国学对职场文化建设是可以发挥作用的。”黄朴民说。

    毕业于人大国学院的赵晗,他的品牌餐厅已经在北京开了10家店。2005年,本在历史专业读大二的赵晗考入国学院。2008年,他拿着父母给他买房的30万元开始创业。创业伊始,餐厅连续半年每月亏损达到10万元,赵晗咬牙顶住,终于迎来转机。

    “看似国学与创业没有任何联系,其实不然。”赵晗说,“在国学院的学习,让我通晓了许多为人处事的道理,‘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己欲立则立人,己欲达则达人’,这些都是决定做人做事成功与否最为关键的因素。”

    他最新的一家店开在了北京西单老佛爷商场。华灯初上,餐厅已是人头攒动,客人们不惜排队等待半个小时。赵晗衣着普通,很难让人把餐厅老板和国学院学生的身份统一在他身上。

    “国学,就是无用之用。”赵晗说。

国学研究发展现状

    就国内而言,早在上个世纪初期,章太炎先生就创办了“国学讲习所”,是近代国学研究机构的开端。后来出现了著名的北大国学门和清华大学国学研究院。清华大学国学研究院成立于1925年,到1929年结束历时四年,培养了一大批著名学者。中央大学也有国学研究机构。

    新中国成立以后,社会科学院曾有相应的研究机构。上世纪八十年代以来,国学热兴起。各个大学相继建立了国学研究机构,如南京大学国学研究所、人民大学国学院、首都师范大学国学传播中心、清华大学国学院、北京大学国学室。

    综观当前全球文化现状,中国传统文化已渐呈蓬勃复兴之势,尤以北京大学国学研究院和中国人民大学国学院、首师大国学传播中心影响最大,其源也远,其积也厚。三家机构均以弘扬国学为宗旨,但又各具特色——北大国学研究院以学术研究著称,人大国学院以培养人才见长,而首师大国学传播中心则以传播和交流为重。国学传播中心,就是以推动国学的普及、研究、传播、交流为手段,以文化产业化、科研市场化为突破口,以提升中华传统文化的影响力、建设和谐社会为主要目标,积极探索传统文化走向现代化的有效途径。

    除了高校国学传播机构外,以北京老百姓国学会为代表的一批民间国学传播机构也应运而生,这些国学传播机构是以普及国学知识、弘扬国学精萃、建设先进文化为主要职能的常设工作机构,旨在在社会范围内,在民间,积极传播华夏文化、增强中国传统文化影响力,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力量。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