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长进课堂,且听且评才奏效
校长在听评课时,不仅要关注课堂上教师讲得多么精彩,更要看学生学得是否主动、精彩。
■田毅鹏 张渤婉
在学校工作中,教学校长深入课堂听课是常规工作,但有些校长听完课后,因为不能及时与教师交流,只听不评,降低了工作效率。
长期以来,学校大多以“目标明确、重点突出、内容正确、方法恰当、表达清晰、组织严密、气氛热烈”作为一堂好课的评价标准,并且为便于体现客观和操作,不少学校又进一步将标准细化成赋有权重的具体指标,制定成相应的评课表。平时听评课时,评委们只需要在表格里打个“√”,然后把分值相加,得出总分,总分的高低便代表一堂课的优劣。
不得不承认,这样的评课标准具有很强的客观性和可比性,但同时也存在着机械和片面等明显弊端。
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评价改革要求从甄别与选拔功能转向发展功能。显然,这一要求着眼于学生的发展,重在考查学生对教学的参与情况,属于过程取向的评价。因此,教学校长在听评课时,不仅要关注课堂上教师讲得多么精彩,更要看学生学得是否主动、精彩。笔者认为,校长在听评课中,要努力做到四个“转向”。
评价目标从“单一”转向“多维”。即从单一的评价学生一堂课认知多少,逐渐转向课堂教学全过程中的多维度考量。包括对学生运用新知识能力、创新精神、主动学习、合作学习以及学习习惯等的培养。
评价主体从“教者”转向“学者”。即从主要评教师怎样教转向重点评学生怎样学,从而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激励学生学习热情,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校长在听评课时,要看学生自主学习的状态,要看他们是否在紧张地动脑、动口、动手,自主学习的效果如何。这样,才能够促使教师不断完善教学理念,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自学能力。
评价重点从“形式”转向“实用”。传统的评课标准,常常将课堂步骤细化成统一的模式进行评价,忽略了课堂本身的差别性、突发性和实用性。教师也因此严格按照规定形式进行备课,忽略了课堂有可能发生的情况,限制了学生思维。这样的课,即便讲得再好,也不应算是一堂好课。评价重点的转变,能促使教师在备课、讲课中,从实际出发,讲究实效,杜绝形式主义及花架子。
评价方法从“重评”转向“重价”。传统的评课,往往在一堂课结束后,就其内容提出若干建议和改进意见,重视“评”。笔者认为,评课的时候应更加人文,要重视一堂课对一位教师的价值,要能“挖掘一个亮点,指出一个缺点,抛出一个高点”。校长在听评课时,要关注教师在一堂课中所体现出的价值,在肯定的同时指出存在的问题,给教师一个前行的“高点”,使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能够树立自信心,激活进取心,不断地认识自我,发展自我。
教学是学校工作的核心,抓住了教学,就抓住了学校发展的根基。作为教学校长,不仅要常听课,还要会评课,会上课,上好课。只有这样,才有可能以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影响和带动学校教师,引领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
(作者单位: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第一中学)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
[高考] 2022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软件工程》大作业答案 (2022-04-25) |
[家长教育] 孩子为什么会和父母感情疏离? (2019-07-14) |
[教师分享] 给远方姐姐的一封信 (2018-11-07) |
[教师分享] 伸缩门 (2018-11-07) |
[教师分享] 回家乡 (2018-11-07) |
[教师分享] 是风味也是人间 (2018-11-07) |
[教师分享] 一句格言的启示 (2018-11-07) |
[教师分享] 无规矩不成方圆 (2018-11-07) |
[教师分享] 第十届全国教育名家论坛有感(二) (2018-11-07) |
[教师分享] 贪玩的小狗 (2018-11-0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