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色引领 质量示范 精心打造全国职教新坐标
一方古老而钟灵毓秀的土地,养育了500多万宿迁儿女,洪泽湖和骆马湖旖旎的自然风光,让宿迁的客人体验到了宿迁人民的亲和、质朴和热情;宿迁境内下草湾遗址的发掘,折射出人类起源的最早曙光和宿迁人深厚的文化积淀;西楚霸王项羽演绎的“力拔山兮气盖世”昭示着“团结奋进,敢试敢闯,务实苦干,自立自强”的宿迁精神。在青青的骆马湖畔,一颗璀璨的明珠,正在彰显其独具魅力的发展风范,国家中职示范校建设的浩荡春风,更使她独领改革创新的风骚,她,就是江苏省宿迁中等专业学校。
江苏省宿迁中等专业学校创办于1982年,1987年被淮阴市政府部门评为首批“办得好”的职业中学,1989年被江苏省政府部门批准为“江苏省第三批重点职业中学”,1993年通过江苏省教育部门省级(国标)重点职业高级中学验收。2009年5月成功创建为江苏省首批“四星级高水平示范性学校”,并被江苏省教育部门评为“江苏省高水平示范性中等职业学校”,2010年被评为“江苏省平安校园”。2013年4月,学校成为第三批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校立项建设单位。多年来,学校始终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质量为魂、终身为要”的核心教育发展观,始终坚持“尚德、善技、致和”的办学理念,秉承“成人、成才、成功”的校训,围绕“为幸福人生奠基,为宿迁经济加油”的办学目标,形成了“专业有特色、技能有特长、素养有提高、就业有保障、发展有潜力”的办学特色,成为宿迁市技能型人才培养的摇篮。
立足实际 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立足地方经济发展,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多年来,学校围绕宿迁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和产业结构转型升级,改革传统的人才培养模式,构建学校与企业、教室与车间、教学与生产、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实施理实一体化教学的“四结合、一体化”人才培养模式。以人才培养对接用人需求、专业对接产业、课程对接岗位、教材对接技能为切入点,深化课程体系改革,构建以岗位工作任务为载体的职业功能模块课程体系。学校在“办厂进校”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大和企业合作的广度和深度。近年来,学校与宿迁市软件园、知名企业开展政校企合作,与京东商城、可成科技、中国电信(宿迁分公司)、中国移动(宿迁分公司)等45家企业建立紧密型合作关系。学校与企业共同制定教学计划,教学内容,教学方法,集中合理地运用合作资源,实行校企一体化办学实践,培养技能型人才。开发“学校课程+企业课程”双线交织的课程体系,即学校课程以基础理论教学为主、技能训练为辅,企业课程以技能训练为主、基础理论教学为辅,实施阶段“学校+企业”教学。真正实现学校就是企业、基地就是车间、教师就是师傅、学生就是工人、作品就是产品。实施“基地、招生、教学、科研、就业”五位一体的办学模式,在校内共建实景工厂,做到师生企联合、教研用联动、学做创连贯,真正实现引进一个企业,强大一个专业,培养一种职业,成就一方事业。
立足校企合作,共享人力资源。建立校企双方互派优秀人员参与对方教学、生产、科研等工作机制。安排优秀专业教师走进企业,参与企业产品生产和研发,为企业技术攻关提供智力支持。安排青年教师进企业实践锻炼,接触企业文化和工作流程,打造素质过硬的“双师型”和“理实一体化”教师队伍。聘请企业工程技术人员、高技能人才担任兼职教师,参与学校教学、科研工作,参与人才培养方案、课程大纲的制定和教材的编写,努力使教学内容、教学过程更加紧密地贴近企业生产实际。
立足双线培养,提升学生素质。学校依托企业,探索建立以学历证书和职业资格证书“双证书”为载体、集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为一体的新型人才培养体系。对初中起点学生实行三年制“中专+高级工”、五年制“大专+技师”两个培养层次,对高中起点学生实行三年制“大专+技师”培养层次,进行针对性、分层次培养。力争通过实行“双证书”制度,培养出既具有一定理论知识,又具有高超实践技能的高素质技能人才;既提升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力,也适应企业、产业发展需求,实现学校、学生、企业、社会四方共赢的良好局面,进一步提升学校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和水平。
完善体系 提升学生德育素养
狠抓常规管理,夯实德育工作基础。学校成立了决策层、管理层和基础层三级德育教育组织网络,从规范学生管理、纠正生活陋习等方面着手,培植学生厚实的道德防火墙。除充分发挥课堂的德育主渠道作用外,还积极拓展德育第二课堂,开展学生业余党(团)校活动,坚定学生的信仰和对理想的不懈追求,端正自己人生的方向标;开展“光盘行动”,让学生懂得“粒粒皆辛苦”的道理和尊重别人劳动成果的品格;开展宿舍“三查三评”管理,培养学生“文明、爱校、守纪、向善”的品德;每周两次的各种校园体育赛事,激发学生青春的热情,克服庸懒的陋习;通过开展演讲比赛、朗诵比赛、校园歌手大赛等活动,让所有学生懂得“德行天下”的人生哲理。
创设德育氛围,打造励志主流文化。学校形成了系有系训,班有口号,学生个人有座右铭的精神体系。校园的走廊、花坛、墙壁均有名人画像、名人名言、温馨提示语等,与宜人的环境相得益彰;积极搭建活动平台,开展各类主题教育活动。学校每学期都举办理想教育报告会,并对新生举办励志教育专题报告会,把每年的九月设为励志教育月,以此倡导克难奋进的励志文化。
创新考核制度,建立长效德育机制。在日常工作中,学工处代表学校对系部德育工作进行指导;系部对班级德育工作进行指导,实施“一系一宿舍、一系一服装、一系一标识”的管理办法,既有各系的“统一意志”又有全校的“百花齐放”。建立学生德育学分银行综合考评制,将道德评价与道德的奖惩变成一种看得见、摸得着的制度和形式,让学生真正感受到“你在这点行,我在那点行;今天若不行,明天还能行”,而不是“一锤子买卖”、“一下子定调”,让青年学子在“丢分”后更有憧憬未来的勇气和“加分”的力量。
创新机制 提高教师执教能力
师资队伍建设制度创新。通过建立科学有效的管理机制,进一步完善教师管理的各项制度。一是引导机制。进一步调整和完善《系教学工作考核评价方案》、《岗位津贴和考核制度》、《教师教学业务考核办法》、《教职工学历提升实施办法》等以及教师职称评聘的有关规定,充分发挥这些制度在调整教师学习、工作能动方向上的引导作用,引导教师主动参加学习和培训,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和教育教学水平。二是评价机制。充分发挥教务处、督导室等职能部门的作用,强化质量监控力度,建立从目标管理到过程管理全面的教学质量监控体系。不断推进科学管理,积极推进现代管理手段在教学管理和评价中的应用,提高工作效率,增强管理的科学性。三是竞争机制。进一步推行全员聘用制,逐步建立起“按需设岗、以岗定薪、按岗聘用、竞争上岗、合同管理”的聘用制度,在适度稳健的状态下,建立起淘汰机制和良好的激励机制。四是保障机制。进一步加强教育管理的综合建设,在民主管理、主动服务、资金支持等方面做好工作。
师资队伍建设措施得力。改革和创新引进人才的方式与方法。一是充分利用宿迁市引进高层次人才的优惠政策,大力吸引具有硕士研究生及以上学历学位或高级职称的人员来校任教,提供科研启动费、配备工作室等方面的优惠待遇。大力引进“双师”素质专业带头人和骨干教师,争取优惠政策,使人才进得来,留得住。二是重点面向社会,招考专业技术人才。继续面向企业、行业一线招考具有中级以上职称或技师以上资格的技术人才,壮大“双师”素质骨干教师队伍。三是利用社会资源,聘用技能型兼职教师。不断加大投入,从与专业设置相关行业或企业的工程、技术、管理人员中,选聘既有丰富实践经验又有教学能力的专业技术人员兼课,使每个专业都从企业行业聘请4名以上专家。重点选聘名师专家、首席技师或能工巧匠,使各专业至少聘请1名在本市行业内具有较高影响力的技术或管理专家。
实施产品研发项目培训,加大校企融合深度与广度。实施以产品研发带动的项目培训,提高教师的实践创新能力。组织专业带头人、骨干教师通过与企业和校内生产性教学工厂合作,以研发课题的方式进行研究性学习,从而提高他们的科研和创新能力。
加大师资培训力度,提升教师的业务素质和教学水平。积极组织教师参加省级、国家级别骨干教师培训,争取省和国家选派教师出国的培训名额,使教师的理念更新,及时了解和掌握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新动态、新趋势。每学年都要在暑期进行为期一周,全体教师参加的校本培训,通过专家讲座、分组讨论、工作汇报等多种形式,取得预期效果。通过各种培训,师德师风建设得以加强,增强了教师教育教学规范意识,提升了教育教学理论水平。
强化两项建设,提升教师队伍的思想道德水平。一是积极开展校园文化建设。通过打造和谐优美的校园环境、团结奋进的人文环境,科学规范的制度环境,努力营造富有活力的校园文化环境,使教师能够爱校乐教,实现忘我工作与心灵自由的统一,迸发思想活力。二是大力加强师德师风建设。贯彻和执行学校《党风廉政建设八项规定及教师师德十项禁令》、《考勤工作暂行规定》、《工作责任追究制度》等各项规定,坚持不懈地开展师德风建设。把师德师风建设列入教师的岗位责任制,定期检查和考核,不断提升职业道德素养。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
[高考] 2022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软件工程》大作业答案 (2022-04-25) |
[家长教育] 孩子为什么会和父母感情疏离? (2019-07-14) |
[教师分享] 给远方姐姐的一封信 (2018-11-07) |
[教师分享] 伸缩门 (2018-11-07) |
[教师分享] 回家乡 (2018-11-07) |
[教师分享] 是风味也是人间 (2018-11-07) |
[教师分享] 一句格言的启示 (2018-11-07) |
[教师分享] 无规矩不成方圆 (2018-11-07) |
[教师分享] 第十届全国教育名家论坛有感(二) (2018-11-07) |
[教师分享] 贪玩的小狗 (2018-11-0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