右侧是一幅图书广告宣传画。观察画面后回答:1.这则广告介绍的书名是《》。2.出版社编写这套书的用意是。3.“100%精品”说明这套书;“75%价格”说明这套书。两个意思用一个成语概括-五年级语文
为国捐躯
【解释】:捐:献;躯:身体,指生命。为国家牺牲生命。-- 汉 典 Zdic.net --
【出处】:明·许仲琳《封神演义》第五十二回:“可怜成汤首相,为国捐躯。”
【语法】:偏正式;作谓语、定语;含褒义
忧国忘家
【解释】:因忧虑国事而不考虑自己的家事。-- 汉 典 Zdic.net
【出处】:《后汉书·来歙传》:“中郎将来歙,攻战连年,平定羌、陇,忧国忘家,忠孝彰著。”
【示例】:~,用意深远,所谓朝之耆德老成人者。 ◎唐·韩愈《论孔戣致仕状》
精忠报国
【解释】:为国家竭尽忠诚,牺牲一切。— 汉 典 Zdic.net —
【出处】:《北史·颜之仪传》:“公等备受朝恩,当尽忠报国。”《宋史·岳飞传》:“初命何铸鞫之,飞裂裳以背示铸,有‘尽忠报国’四大字,深入肤理。”
【示例】:我今日祝告天地祖宗,要在你背上刺下“~”四字。 ◎清·钱彩《说岳全传》第二十二回
五、关于诚信的成语故事
立木为信
春秋战国时,秦国的商鞅在秦孝公的支持下主持变法。当时处于战争频繁、人心惶惶之际,为了树立威信,推进改革,商鞅下令在都城南门外立一根三丈长的木头,并当众许下诺言:谁能把这根木头搬到北门,赏金十两。围观的人不相信如此轻而易举的事能得到如此高的赏赐,结果没人肯出手一试。于是,商鞅将赏金提高到50金。重赏之下必有勇夫,终于有人站起将木头扛到了北门。商鞅立即赏了他五十金。商鞅这一举动,在百姓心中树立起了威信,而商鞅接下来的变法就很快在秦国推广开了。新法使秦国渐渐强盛,最终统一了中国。
一诺千金
秦末有个叫季布的人,一向说话算数,信誉非常高,许多人都同他建立起了浓厚的友情。当时甚至流传着这样的谚语:“得黄金百斤,不如得季布一诺。”(这就是成语“一诺千斤”的由来)后来,他得罪了汉高祖刘邦,被悬赏捉拿。结果他的旧日的朋友不仅不被重金所惑,而且冒着灭九族的危险来保护他,缍使他免遭祸殃。一个人诚实有信,自然得道多助,能获得大家的尊重和友谊。反过来,如果贪图一时的安逸或小便宜,而失信于朋友,表面上是得到了“实惠”。但为了这点实惠他毁了自己的声誉而声誉相比于物质是重要得多的。所以,失信于朋友,无异于失去了西瓜捡芝麻,得不偿失的。
曾子杀猪
是讲古时一个叫曾子的人,有一天,曾子的妻子哄骗孩子说在妈妈集市回来后杀猪给儿子吃,曾子得知后真的将猪杀了。故事告诉我们为人要诚信,答应的事一定要做到。
六、谦虚的成语故事
不耻下问
春秋时代,孔子被人们尊为“圣人”,他有弟子二千,大家都向他请教学问。他的《论语》是千百年来的传世之作。孔子学问渊博,可是仍虚心向别人求教。有一次,他到太庙去祭祖。他一进太庙,就觉得新奇,向别人问这问那。有人笑道:“孔子学问出众,为什么还要问?”孔子听了说:“每事必问,有什么不好?”他的弟子问他:“孔圉死后,为什么叫他孔文子?”孔子道:“聪明好学,不耻下问,才配叫‘文’。”弟子们想:“老师常向别人求教,也并不以为耻辱呀!”
虚心好学,肯向一切人,包括向比自己地位低的人学习,叫“不耻下问”。
不耻下问的意思:不耻:不以为耻辱;下问:降低身份请教别人。不以向比自己学识差或地位低的人去请教为可耻。形容虚心求教。
现在我们用来形容一个人谦虚、好学,真诚地向别人提问请教,不耻下问。
【卑辞重币】卑:谦恭;重:厚;币:礼物。说谦虚的话,送厚重的礼。形容对人有所求。
【不敢告劳】努力做事,不诉说自己的劳苦。比喻勤勤恳恳,不辞辛劳(多用在自己表示谦虚)。
【纳头便拜】纳头;低头。一见面就低头行下拜礼。形容人谦虚有礼貌。
【一谦四益】谦虚能使人得到好些益处。
【引玉之砖】自己表示谦虚的话。比喻为了引出别人高明的意见而发表的粗浅的不成熟的意见。
【好为人师】喜欢当别人的教师。形容不谦虚,自以为是,爱摆老资格。
【谦谦下士】下:屈己尊人。指谦虚恭敬地对待地位比自己低的人。
考点名称:现代文阅读
- 现代文阅读:
包括现代诗歌阅读、记叙文阅读、说明文阅读、议论文阅读、散文阅读。小学阶段主要以记叙文为主。 - 记叙文包括:
(1)划分段落
我们所讲的分段就是划分文章的意义段,即在意义上可以构成一个完整单位的部分。
划分段落常见的方法有:
a、按照时间的先后顺序;
b、按照事情发展的顺序;
c、按照空间方位的变换;
d、按照事物的性质;
e、按照所叙述的事件之间的关系;
f、按照重点段。
(2)概括段意
段落大意是对文章的一个段落的主要意思的概括。
概括段落大意的方法常见的有以下几种:
a、找出重点句法。这些句子多数是总起句、概括句、小结句、过渡句;
b、合并层意,归纳段意;
c、分清主次,抓住主要事件归纳段意;
d、分析中心,归纳段意。
(3)列小标题
列小标题要含义明确、用词简练。
方法有:
a、段意中提炼重点词语做小标题。
b、从文章中摘录词、词组、句子等做小标题。
c、自己概括小标题。
(4)归纳主要内容
一篇文章内容丰富,作者着力表现的、与中心思想关系最密切的内容就是主要内容。
常用的方法有:
a、综合段意,归纳主要内容。
b、抓重点段落,归纳主要内容。
c、用过渡短语归纳主要内容。
d、提出问题(文章主要写什么、写谁、做什么等等),归纳主要内容。
e、分析标题,归纳主要内容。
(5)概括中心思想
“中心思想”是对一篇文章的内容和思想做出的确切、扼要的说明,简单说就是作者的写作目的或者作者要告诉人们什么。
概括中心思想一般分两步:
第一步弄清作者写了什么,即文章的主要内容;
第二步分析作者为什么要写,即作者的写作目的——作者想要表达的观点、感情、立场等等。
常见的概括方法有很多,最基本的有:
a、从文章题目入手。
b、从中心句入手。
c、从文章重点段落入手。
d、从主要内容入手。 阅读步骤及技巧:
阅读题一般做题程序:
阅读题目-----阅读文章-----再认真读题-----揣摩原文-----做好标记-----准确答题。
现代文阅读方法:
整体感知----局部阅读-----整体阅读。
第一阶段的整体阅读,只需对文章体裁有一个整体的粗略的了解和把握就可以了。
记叙文:作者写了一件什么事,抒发了什么感情。
说明文:作者说明的对象和主要特征。
议论文:作者针对什么问题,发表了什么见解和主张。
小学现代文阅读一般技巧:
1、理解题目
记叙文可分为写人、记事、写景、状物等类型的;
记叙文的题目一般也分为这几种类型。题目是文章内容的眼睛,简析题目可以帮助推测记叙文内容,推测文章中心。
2、阅读文章
浏览一遍文章,凭感觉划出自认为重点的词语、句子;
(1)整体感知:
文章的基本内容(什么人?什么事(物)?怎么写的?为什么要写?你是怎么看的?)
写人的文章主要分析人物的肖像、语言行动、心理、神态等来反映人物的性格特征,表现主题。
记事的文章要弄清事情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分析事件的意义和它体现的中心思想。
以写景为主的记叙文主要是借景抒情,在分析时注意:
①写景层次、景物特点、写景顺序、情景交融;
②想像、联想、修辞手法的运用。
借物抒情的记叙文主要是通过对某物的外形、内在特点的描绘,运用联想、类比,颂扬与之有关的人物的内在精神特征,
用象征手法、议论、抒情篇末点题即可。分析这类文章要注意:
①文中富有哲理的语言警句;
②一般富有哲理的语言譬句是以文中物的形象的描写为载体的,所以分析时要抓住物的形象的特点;
③想象、联想、象征写法的运用。
(2)理清思路:
叙述的基本要素、作者的情感变化、材料的安排、文章的过渡
3、认真读题
4、再读原文,揣摩语言
第二个阶段的整体阅读,是在认真、深入分析了文章细节的基础上,对文章主题、感情基调、结构特征、写作意图等方面的准确把握和总结。
记叙文:
①抓住全文的中心句或主旨句。
②从文章中的一些关键性语句入手,体会作者的态度、观点和情感。
③从线索入手,把握文章中作者的感情脉络,进而领会全文。
④从标题入手,把握文章中心。
⑤把握文章的整体脉络:
根据事件的发展过程划分;
根据时间先后划分;
根据空间的变化划分;
根据不同的表达方式划分;
根据感情的发展变化划分。
这次是带着问题有目的地读,很快能确定回答问题的阅读范围,再阅读与题干相关的语句,截取关键性文字。
揣摩语言:引领文章主旨的词、句(描写句、抒情句、议论句)
使用关联词(如:不但……而且……;因为、何况、但是、然而、因此等)
5、准确答题,提炼概括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
[家长教育] 孩子为什么会和父母感情疏离? (2019-07-14) |
[教师分享] 给远方姐姐的一封信 (2018-11-07) |
[教师分享] 伸缩门 (2018-11-07) |
[教师分享] 回家乡 (2018-11-07) |
[教师分享] 是风味也是人间 (2018-11-07) |
[教师分享] 一句格言的启示 (2018-11-07) |
[教师分享] 无规矩不成方圆 (2018-11-07) |
[教师分享] 第十届全国教育名家论坛有感(二) (2018-11-07) |
[教师分享] 贪玩的小狗 (2018-11-07) |
[教师分享] 未命名文章 (2018-11-0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