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课文中的语段,回答问题。①一天下午,查理跑到罗伯特家的院子里玩,看到屋里的墙上挂着一把漂亮的长刀,喜欢极了。他从窗户爬进房间,羡慕地望着那把刀。②◇你想把它拿走-三年级语文
为国捐躯
【解释】:捐:献;躯:身体,指生命。为国家牺牲生命。-- 汉 典 Zdic.net --
【出处】:明·许仲琳《封神演义》第五十二回:“可怜成汤首相,为国捐躯。”
【语法】:偏正式;作谓语、定语;含褒义
忧国忘家
【解释】:因忧虑国事而不考虑自己的家事。-- 汉 典 Zdic.net
【出处】:《后汉书·来歙传》:“中郎将来歙,攻战连年,平定羌、陇,忧国忘家,忠孝彰著。”
【示例】:~,用意深远,所谓朝之耆德老成人者。 ◎唐·韩愈《论孔戣致仕状》
精忠报国
【解释】:为国家竭尽忠诚,牺牲一切。— 汉 典 Zdic.net —
【出处】:《北史·颜之仪传》:“公等备受朝恩,当尽忠报国。”《宋史·岳飞传》:“初命何铸鞫之,飞裂裳以背示铸,有‘尽忠报国’四大字,深入肤理。”
【示例】:我今日祝告天地祖宗,要在你背上刺下“~”四字。 ◎清·钱彩《说岳全传》第二十二回
五、关于诚信的成语故事
立木为信
春秋战国时,秦国的商鞅在秦孝公的支持下主持变法。当时处于战争频繁、人心惶惶之际,为了树立威信,推进改革,商鞅下令在都城南门外立一根三丈长的木头,并当众许下诺言:谁能把这根木头搬到北门,赏金十两。围观的人不相信如此轻而易举的事能得到如此高的赏赐,结果没人肯出手一试。于是,商鞅将赏金提高到50金。重赏之下必有勇夫,终于有人站起将木头扛到了北门。商鞅立即赏了他五十金。商鞅这一举动,在百姓心中树立起了威信,而商鞅接下来的变法就很快在秦国推广开了。新法使秦国渐渐强盛,最终统一了中国。
一诺千金
秦末有个叫季布的人,一向说话算数,信誉非常高,许多人都同他建立起了浓厚的友情。当时甚至流传着这样的谚语:“得黄金百斤,不如得季布一诺。”(这就是成语“一诺千斤”的由来)后来,他得罪了汉高祖刘邦,被悬赏捉拿。结果他的旧日的朋友不仅不被重金所惑,而且冒着灭九族的危险来保护他,缍使他免遭祸殃。一个人诚实有信,自然得道多助,能获得大家的尊重和友谊。反过来,如果贪图一时的安逸或小便宜,而失信于朋友,表面上是得到了“实惠”。但为了这点实惠他毁了自己的声誉而声誉相比于物质是重要得多的。所以,失信于朋友,无异于失去了西瓜捡芝麻,得不偿失的。
曾子杀猪
是讲古时一个叫曾子的人,有一天,曾子的妻子哄骗孩子说在妈妈集市回来后杀猪给儿子吃,曾子得知后真的将猪杀了。故事告诉我们为人要诚信,答应的事一定要做到。
六、谦虚的成语故事
不耻下问
春秋时代,孔子被人们尊为“圣人”,他有弟子二千,大家都向他请教学问。他的《论语》是千百年来的传世之作。孔子学问渊博,可是仍虚心向别人求教。有一次,他到太庙去祭祖。他一进太庙,就觉得新奇,向别人问这问那。有人笑道:“孔子学问出众,为什么还要问?”孔子听了说:“每事必问,有什么不好?”他的弟子问他:“孔圉死后,为什么叫他孔文子?”孔子道:“聪明好学,不耻下问,才配叫‘文’。”弟子们想:“老师常向别人求教,也并不以为耻辱呀!”
虚心好学,肯向一切人,包括向比自己地位低的人学习,叫“不耻下问”。
不耻下问的意思:不耻:不以为耻辱;下问:降低身份请教别人。不以向比自己学识差或地位低的人去请教为可耻。形容虚心求教。
现在我们用来形容一个人谦虚、好学,真诚地向别人提问请教,不耻下问。
【卑辞重币】卑:谦恭;重:厚;币:礼物。说谦虚的话,送厚重的礼。形容对人有所求。
【不敢告劳】努力做事,不诉说自己的劳苦。比喻勤勤恳恳,不辞辛劳(多用在自己表示谦虚)。
【纳头便拜】纳头;低头。一见面就低头行下拜礼。形容人谦虚有礼貌。
【一谦四益】谦虚能使人得到好些益处。
【引玉之砖】自己表示谦虚的话。比喻为了引出别人高明的意见而发表的粗浅的不成熟的意见。
【好为人师】喜欢当别人的教师。形容不谦虚,自以为是,爱摆老资格。
【谦谦下士】下:屈己尊人。指谦虚恭敬地对待地位比自己低的人。
考点名称:标点符号
- 标点符号:
书面上用于标明句读和语气的符号。“标点符号是辅助文字记录语言的符号,是书面语的组成部分,用来表示停顿、语气以及词语的性质和作用。” - 常用标点符号及用法:
名称
标点符号
用法说明
举例
句号
。
表示一句话完了之后的停顿。用于陈述句。 鲁迅先生是伟大的文学家。
问号
?
表示一句话完了之后的停顿。 爬山虎的脚长在哪儿? 用于疑问句、设问句和反问句。 没有那两只手,这里还不是一片荒坡吗? 感叹号
!
表示强烈感情的句子末尾的停顿。 啊,那么光明的世界! 用于感叹句或者祈使句。 你给我滚出去! 逗号
,
表示一句话中间的停顿。 我爱花,所以也爱养花。 冒号
:
表示提示下文或总括上文。 老师说:“汤姆是一个好孩子。” 表示提示语后的停顿。 菜架上摆满了蔬菜:菠菜、芹菜、西红柿…… 分号
;
表示一句话中间并列分句之间的停顿。分号表示的停顿比逗号大。 学三个月的,手艺扎根在眼里;学三年的,手艺扎根在心里。 书名号
《》〈〉
表示书籍、文件、报刊、文章等的名称。 《少年闰土》选自鲁迅先生的小说《故乡》。 书名号里还有书名号时,外面一层用双
书名号,里面一层用单书名号。教委主任亲自撰写了《<少年文艺>》发刊词。 省略号
……
表示语言的省略部分。 动物园里有大象、老虎、狮子……多种动物。 表示语气的断续、延续 他用微弱的声音说:“你们要……好好学习……将来……” 顿号
、
表示并列的词或词组之间的停顿。 铅笔盒里有铅笔、尺子、橡皮和圆规。 引号
“” ‘’
表示引用的部分。 爸爸说:“你们爱吃花生吗?” 表示特定的称谓或需要着重的词语。 詹天佑设计了一种“人”字形线路。 表示讽刺或否定的意思。 整天吃吃睡睡不干活,你可真“勤快”呀! 引号里面还要用引号时,外面一层用
双引号,里面一层用单引号。他问:“老师,‘垂头丧气’的‘垂’是什么意思?” 破折号
——
表示解释说明 我永远忘不了那一天——2000年6月1日。 表示话题突然转变。 那个书包很漂亮,而且装有很多东西——现在不见了! 表示声音的延长。 老师大声喊道:“预备——跑。” - 标点符号的历史:
中国古代文书一般不加标点符号,而是通过语感、语气助词、语法结构等断句(在文章里加入“句读符号”:句号貌似现在的句号,表示句子的完结;读号貌似现在的顿号,表示语气的停顿),有时会出现歧义、造成对文章字句的误解;
例如清人赵恬养《增订解人颐新集》中“下雨天留客天留我不留”(另一说我是客,不是我)一句就有七种解释方法。
但事实上中国从先秦时代就已经有标点符号,可以从20世纪以来的考古文物中见到,只不过这些符号没有统一的标准罢了。辟如在战国时代的竹简中就可以见到“└”型符号,通常表示一篇文章的结束;又如“▄”作用就融合了现代的逗号与句号,用来表示断句。在古人的记载中,《宋史·何基传》称赞何基:“凡所读书,无不加标点。义显自明,有不待论说而自见。”其实,远在甲骨文、青铜器铭文时代,中国就已有一种颇为奇特的标点符号萌芽了。清章学诚《丙辰札记》考证:“点句之法,汉以前已有之。”《增韵》云:“凡句绝则点于字之旁,读分则微点于字之间。”汉代许慎把标点符号收入《说文解字》,收了“、”号(丶),解释:“有所绝止、而识之也。”还收了“()”号(?),解释:“钩识也。”清段玉裁注:“钩识者,用钩表识其处也。……今人读书有所钩勒,即此。”,因此中国古代只不过没有现代的标点符号,而不是没有标点符号。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
[家长教育] 孩子为什么会和父母感情疏离? (2019-07-14) |
[教师分享] 给远方姐姐的一封信 (2018-11-07) |
[教师分享] 伸缩门 (2018-11-07) |
[教师分享] 回家乡 (2018-11-07) |
[教师分享] 是风味也是人间 (2018-11-07) |
[教师分享] 一句格言的启示 (2018-11-07) |
[教师分享] 无规矩不成方圆 (2018-11-07) |
[教师分享] 第十届全国教育名家论坛有感(二) (2018-11-07) |
[教师分享] 贪玩的小狗 (2018-11-07) |
[教师分享] 未命名文章 (2018-11-0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