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月潭很深,湖水碧绿。湖中央有个美丽的小岛,叫光华岛。小岛把湖水分成两半()北边像圆圆的太阳()叫日潭()南边像弯弯的月亮()叫月潭()1.把这段话中缺少的标点符号补充完整。-二年级语文

首页 > 考试 > 语文 > 小学语文 > 造句/2019-06-04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学三个月的,手艺扎根在眼里;学三年的,手艺扎根在心里。

书名号

《》〈〉

表示书籍、文件、报刊、文章等的名称。 《少年闰土》选自鲁迅先生的小说《故乡》。

书名号里还有书名号时,外面一层用双
书名号,里面一层用单书名号。

教委主任亲自撰写了《<少年文艺>》发刊词。

  省略号

……

表示语言的省略部分。 动物园里有大象、老虎、狮子……多种动物。 表示语气的断续、延续 他用微弱的声音说:“你们要……好好学习……将来……”

顿号

表示并列的词或词组之间的停顿。 铅笔盒里有铅笔、尺子、橡皮和圆规。

引号

“” ‘’

  表示引用的部分。 爸爸说:“你们爱吃花生吗?” 表示特定的称谓或需要着重的词语。 詹天佑设计了一种“人”字形线路。 表示讽刺或否定的意思。  整天吃吃睡睡不干活,你可真“勤快”呀! 引号里面还要用引号时,外面一层用
双引号,里面一层用单引号。 他问:“老师,‘垂头丧气’的‘垂’是什么意思?”

破折号

——

表示解释说明 我永远忘不了那一天——2000年6月1日。 表示话题突然转变。 那个书包很漂亮,而且装有很多东西——现在不见了! 表示声音的延长。 老师大声喊道:“预备——跑。”

  • 标点符号的历史:
    中国古代文书一般不加标点符号,而是通过语感、语气助词、语法结构等断句(在文章里加入“句读符号”:句号貌似现在的句号,表示句子的完结;读号貌似现在的顿号,表示语气的停顿),有时会出现歧义、造成对文章字句的误解;
    例如清人赵恬养《增订解人颐新集》中“下雨天留客天留我不留”(另一说我是客,不是我)一句就有七种解释方法。
    但事实上中国从先秦时代就已经有标点符号,可以从20世纪以来的考古文物中见到,只不过这些符号没有统一的标准罢了。辟如在战国时代的竹简中就可以见到“└”型符号,通常表示一篇文章的结束;又如“▄”作用就融合了现代的逗号与句号,用来表示断句。在古人的记载中,《宋史·何基传》称赞何基:“凡所读书,无不加标点。义显自明,有不待论说而自见。”其实,远在甲骨文、青铜器铭文时代,中国就已有一种颇为奇特的标点符号萌芽了。清章学诚《丙辰札记》考证:“点句之法,汉以前已有之。”《增韵》云:“凡句绝则点于字之旁,读分则微点于字之间。”汉代许慎把标点符号收入《说文解字》,收了“、”号(丶),解释:“有所绝止、而识之也。”还收了“()”号(?),解释:“钩识也。”清段玉裁注:“钩识者,用钩表识其处也。……今人读书有所钩勒,即此。”,因此中国古代只不过没有现代的标点符号,而不是没有标点符号。
    又因为古代文书普遍不加标点符号,会给未加训练者造成阅读的困难,因此在1919年11月29日,马裕藻、朱希祖、钱玄同、刘复、周作人、胡适等人联名提出了《请颁行新式标点符号议案》,上海商务印书馆1919年2月出版胡适的《中国哲学史大纲》,是用白话和新式标点写作的第一部“新书”。1920年,在陈独秀、胡适等人的支持下,在上海经营一家小出版社的汪原标点、分段并出版了《水浒传》,这是中国第一次使用标点符号出版古典书籍。标点符号的使用,对中国的白话文的推广使用起了很大的作用。

  • 考点名称:现代文阅读

    • 现代文阅读:
      包括现代诗歌阅读、记叙文阅读、说明文阅读、议论文阅读、散文阅读。小学阶段主要以记叙文为主。

    • 记叙文包括:
      (1)划分段落
      我们所讲的分段就是划分文章的意义段,即在意义上可以构成一个完整单位的部分。
      划分段落常见的方法有:
      a、按照时间的先后顺序;
      b、按照事情发展的顺序;
      c、按照空间方位的变换;
      d、按照事物的性质;
      e、按照所叙述的事件之间的关系;
      f、按照重点段。

      (2)概括段意
      段落大意是对文章的一个段落的主要意思的概括。
      概括段落大意的方法常见的有以下几种:
      a、找出重点句法。这些句子多数是总起句、概括句、小结句、过渡句;
      b、合并层意,归纳段意;
      c、分清主次,抓住主要事件归纳段意;
      d、分析中心,归纳段意。

      (3)列小标题
      列小标题要含义明确、用词简练。
      方法有:
      a、段意中提炼重点词语做小标题。
      b、从文章中摘录词、词组、句子等做小标题。
      c、自己概括小标题。

      (4)归纳主要内容
      一篇文章内容丰富,作者着力表现的、与中心思想关系最密切的内容就是主要内容。
      常用的方法有:
      a、综合段意,归纳主要内容。
      b、抓重点段落,归纳主要内容。
      c、用过渡短语归纳主要内容。
      d、提出问题(文章主要写什么、写谁、做什么等等),归纳主要内容。
      e、分析标题,归纳主要内容。

      (5)概括中心思想
      “中心思想”是对一篇文章的内容和思想做出的确切、扼要的说明,简单说就是作者的写作目的或者作者要告诉人们什么。
      概括中心思想一般分两步:
      第一步弄清作者写了什么,即文章的主要内容;
      第二步分析作者为什么要写,即作者的写作目的——作者想要表达的观点、感情、立场等等。
      常见的概括方法有很多,最基本的有:
      a、从文章题目入手。
      b、从中心句入手。
      c、从文章重点段落入手。
      d、从主要内容入手。

    • 阅读步骤及技巧:
      阅读题一般做题程序:
      阅读题目-----阅读文章-----再认真读题-----揣摩原文-----做好标记-----准确答题。
      现代文阅读方法:
      整体感知----局部阅读-----整体阅读。
      第一阶段的整体阅读,只需对文章体裁有一个整体的粗略的了解和把握就可以了。
      记叙文:作者写了一件什么事,抒发了什么感情。
      说明文:作者说明的对象和主要特征。
      议论文:作者针对什么问题,发表了什么见解和主张。

      小学现代文阅读一般技巧:
      1、理解题目
      记叙文可分为写人、记事、写景、状物等类型的;
      记叙文的题目一般也分为这几种类型。题目是文章内容的眼睛,简析题目可以帮助推测记叙文内容,推测文章中心。
      2、阅读文章
      浏览一遍文章,凭感觉划出自认为重点的词语、句子;
      (1)整体感知:
      文章的基本内容(什么人?什么事(物)?怎么写的?为什么要写?你是怎么看的?)
      写人的文章主要分析人物的肖像、语言行动、心理、神态等来反映人物的性格特征,表现主题。
      记事的文章要弄清事情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分析事件的意义和它体现的中心思想。
      以写景为主的记叙文主要是借景抒情,在分析时注意:
      ①写景层次、景物特点、写景顺序、情景交融;
      ②想像、联想、修辞手法的运用。
      借物抒情的记叙文主要是通过对某物的外形、内在特点的描绘,运用联想、类比,颂扬与之有关的人物的内在精神特征,
      用象征手法、议论、抒情篇末点题即可。分析这类文章要注意:
      ①文中富有哲理的语言警句;
      ②一般富有哲理的语言譬句是以文中物的形象的描写为载体的,所以分析时要抓住物的形象的特点;
      ③想象、联想、象征写法的运用。
      (2)理清思路:
      叙述的基本要素、作者的情感变化、材料的安排、文章的过渡
      3、认真读题
      4、再读原文,揣摩语言
      第二个阶段的整体阅读,是在认真、深入分析了文章细节的基础上,对文章主题、感情基调、结构特征、写作意图等方面的准确把握和总结。
      记叙文:
      ①抓住全文的中心句或主旨句。
      ②从文章中的一些关键性语句入手,体会作者的态度、观点和情感
      ③从线索入手,把握文章中作者的感情脉络,进而领会全文。
      ④从标题入手,把握文章中心。
      ⑤把握文章的整体脉络:
      根据事件的发展过程划分;
      根据时间先后划分;
      根据空间的变化划分;
      根据不同的表达方式划分;
      根据感情的发展变化划分。
      这次是带着问题有目的地读,很快能确定回答问题的阅读范围,再阅读与题干相关的语句,截取关键性文字。
      揣摩语言:引领文章主旨的词、句(描写句、抒情句、议论句)
      使用关联词(如:不但……而且……;因为、何况、但是、然而、因此等)
      5、准确答题,提炼概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