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会判断。在对的后面画“√”,错的后面画“×”。1.“竖”查“”部,除部首外有5画。()2.“段”查“殳”部,除部首外有5画。()3.“栩”的音节是“xǚ”组词是“栩栩如生”。()-三年级语文

首页 > 考试 > 语文 > 小学语文 > 汉字的结构/2019-05-31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题文

我会判断。在对的后面画“√”,错的后面画“×” 。     
1.“竖”查“”部,除部首外有5画。(    )    
2.“段”查“殳”部,除部首外有5画。(    )     
3.“栩”的音节是“xǚ ”组词是“栩栩如生”。(    )
题型:判断题  难度:偏易

答案

1.×;  2.√;  3.×

据专家权威分析,试题“我会判断。在对的后面画“√”,错的后面画“×”。1.“竖”查“”部,除部..”主要考查你对  汉字的结构,拼音,组词  等考点的理解。关于这些考点的“档案”如下:

汉字的结构拼音组词

考点名称:汉字的结构

  • 汉字的构造单位:
    (1)笔画:笔画就是构成汉字的各种点和线,从落笔到起笔所写的点和线叫一笔或一划,笔画是构成汉字字形的最小连笔单位。
    (2)偏旁与部首:偏旁又叫部件或构件,是由笔画组成的构成汉字的基本单位;字典编纂时把相同偏旁的字编在一起,称为一部,这个相同的偏旁就是部首。
    部首是偏旁,但偏旁不一定是部首。这是因为部首所取偏旁都是表意的,而偏旁除部分表意外,更多的是表声的。

    汉字笔顺:
    汉字是按照一定的笔顺来写的,笔顺是指写字时笔画的先后顺序,独体字和合体字都有书写顺序的问题。
    我们应该注意汉字的笔顺,尽量写出间架结构合理的汉字来。
    汉字的笔顺有一定规律,一般是:先横后竖 ;先撇后捺 ;先上后下 ;先走后右 ;先里头后封口 ;先中间后两边 。

  • 汉字的形体结构可以分为汉字、部件、笔画三个层次。
    汉字的间架结构是指偏旁、笔顺的组合方式,主要有以下几种:
    (1)上下结构:思 全 
    (2)上中下结构:草 竟 
    (3)左右结构: 好 和 
    (4)左中右结构:谢 树 
    (5)上三包围结构:同、问、闹、周
    (6)下三包围结构:击、凶、函、画  
    (7)品字形结构:品 森
    (8)单一结构:    日   月
    (9)穿插结构:    爽    噩
    (10)右上包围结构:句、可、司、式
    (11)左上包围结构:庙、病、房、尼
    (12)左下包围结构:建、连、毯、尴
    (13)右下包围结构:斗
    (14)全包围结构 :因、囹
     特殊结构:坐、爽、夹、噩
    所有汉字的部件组合都可以归类到上述的某一形体结构。

考点名称:拼音

  • 字母:
    1、声母:
    b p m f d t n l g k h j q x zh ch sh r z c s y w 。声母是指音节开头的辅音。
    例如“学”(xué)这个音节中的x就是他的声母。
    有的音节开头没有辅音,而以a、o、e、i、u、等元音字母开头,那么这个音节就没有声母,也就是说他的音节的声母等于零,称他为零声母音节。
    爱(ài)没有辅音,我们就称它为零声母音节。
    2、韵母:
    a o e i u ü  ai ei ui ao ou iu ie üe er an en in un ün ang eng ing  ong 韵母,就是指音节声母后面的部分。
    例如“限电”(xiàn  diàn)的“iàn”就是韵母。
    3、整体认读音节:
    zhi chi shi ri zi ci si yi wu yu ye yue yuan yin yun ying
    4、声调:
    声调也叫音调,表示汉字读音的高、低、升、降、曲、直的变化。
    它是音节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有区别意义的作用。
    普通话语音里有四种声调,叫做四声,它们的名称是阴平、阳平、上声、去声。
    调号是标记声调的符号,用“ˉ ˊˇ ˋ”表示。
    声调符号在音节的主要母音上,轻音不标。
    5、隔音符号:
    隔音符号的作用就是“隔音”。汉语拼音方案所规定的符号——’,必要时放在a、o、e前头,使音节的界限清楚,不致混淆。
    如:皮袄pí’ǎo,西安xī’ān。

  • 读轻声的一般有以下几种情况:
    (1)语气词“吧,吗,啊,阿,呢”等读轻声;  
    (2)助词“着,了,过,地,得,们”等读轻声;  
    (3)名词后缀“头,子”等读轻声;  
    (4)重叠词或重叠双音节动词读轻声,如“走走”;  
    (5)表趋向的动词做补语时读轻声,如“太阳升起来了。”中的“来”读轻声;  
    (6)方位词,如床上、公园里;
    (7)名词、代词后的趋向动词;
    (8)量词“个”“些”。

  • 常用的拼读方法:
    ①声韵两拼法——把韵母当作一个整体,拿来跟声母相拼。如:h-ào→(浩)。
    ②声母两拼法——先找准声母发音部位,摆好发音的架势,然后一口气念出韵母,拼成音节。如:拼读bā(巴),先闭上双唇,憋住一口气,摆好发b音的姿势,然后一口念出a,成为音节。
    ③三拼连读法——是把带介音的音节分析成声、介、韵三个部件,拼音时连读成一个音节。如:q-i-áng→qiáng(强)
    ④声介合母和韵母连接法--是把声母和介音(介母)拼合起来,构成一个拼音部件,再同随后的韵母相拼。如:gu-āng→guāng(光)。

    拼音标调规律:
    有a不放过,(即韵母(也可说元音)中凡是有a的,标在a上。如lao,标在a上)
    没有a找 o e ,(没有a,但有o 或e的,标在 o 或e 上。如lou标在o上,lei标在e上)
    i u都有标尾巴,(i和 u并列时,标在后面。比如liu,标在u上,gui,标在i 上)
    单个韵母不必说。(单个的韵母,当然就标它上面了)
    有a标a
    没a标o e
    i u并列标在后

  • 拼音历史
    古代:古代没有拼音,就使用反切,就是用两个认识会念的字,取第一个的声母,取第二个的韵母,拼合起来就行了.
    古代,中国的回族兄弟不学汉字,学习阿拉伯语,但他们用阿拉伯文的字母来拼写口语(汉语),所以这是中国最早的拼音。

    元朝:蒙古统治者用改变了的藏文的字母来拼写汉语等语言,叫八思巴字。虽然不是专门拼写汉语的,但是,也算汉语拼音的一种。

    明朝:西方传教士用拉丁字母拼写汉语,是中国最早的拉丁字拼音。

    明末清初:出现了用简单的古字表现汉语语音的拼音方式。民国年间,政府制定了“注音字母”,就是这个系统的集中表现。现在台湾依然使用。但是,同时也出现了拉丁字的拼音运动,而且,跟左翼人士的政治运动结合很密切。

    共和国成立后:立即由政府制定了“汉语拼音方案”,就是现在使用的这一套方案。联合国也承认的。汉语拼音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汉字“拉丁化”方案,于1955年—1957年文字改革时被中国文字改革委员会汉语拼音方案委员会研究制定。
    该拼音方案主要用于汉语普通话读音的标注,作为汉字的一种普通话音标。1958年2月11日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批准公布该方案。1982年,成为国际标准ISO 7098(中文罗马字母拼写法)。目前大部分海外华人地区如新加坡在汉语教学中采用汉语拼音。汉语拼音方案最早可以追溯到1906年朱文熊的《江苏新字母》和1908年刘孟扬的《中国音标字书》,还有1926年的国语罗马字和1931年的拉丁化中国字。所有这些汉字拉丁化方案都为汉语拼音的制定提供了基础。
    1949年,吴玉章给毛泽东写信,提出为了有效的扫除文盲,需要迅速进行文字改革。毛泽东把信批复给郭沫若、茅盾等人研究,于1949年10月成立中国文字改革协会,其中一项任务就是研究汉语拼音方案。
    1954年,中国文字改革协会改为国务院直属的中国文字改革委员会,其间收到各种汉语拼音方案1600多个。大致有这样几种形式:
    汉字笔画式
    拉丁字母式
    斯拉夫字母式
    几种字母的混合形式
    速记式
    图案式
    数字形式
    而最后决定采用拉丁字母作为汉语拼音的符号系统,以便于国际间的交流和合作。

考点名称:组词

  • 组词:
    把单个汉字与其他合适的汉字搭配而组成双音节或多音节词语。今亦以指初等学校语文练习内容之一。
    如:组词造句;给这些汉字组词。

  • 小学生组词:
    小学组词的题目考学生平时对词语的积累和记忆。
    通常涉及到的就是常见字、形近词和多音字的组词题目。
    考查形式比较灵活,单选、填空、词语接龙等题型都有可能出现。

  • 组词大全:
    知己 知悉 知识 知会 知音 知道 知性 知趣 知遇 知足 知照 知觉 知交 知言 知非 知心
    知晓 知止 知命 知了 知名 知睿 知行 知事 知几 知府 知见 知客 知人 知州 知机 知方
    知县 知津 知希 知类 知闻 知友 知常 知青 知微 知慧 知能 知契 知情 知耻 知至 知通
    知者 知政 知旧 知感 知归 知重 知印 知丘 知达 知德 知解 知章 知更 知怜 知举 知宾
    知启 知爱 知观 知化 知我 知惠 知故 知风 知士 知虑 知游 知得 知单 知兵 知从 知赏
    知谋 知委 知力 知略 知阁 知诱 知经 知院 知班 知窍 知待 知省 知器 知巧 知谢 知底
    知辩 知奖 知局 知纵 知权 知证 知术 知务 知过 知警 知録 知体 知房 知寺
    无知 感知 良知 同知 通知 认知 谂知 相知 稔知 周知 致知 告知 孰知 预知 谙知 真知
    先知 见知 熟知 行知 心知 故知 求知 迪知 遥知 四知 须知 睿知 自知 情知 素知 习知
    新知 觉知 深知 悬知 受知 明知 闻知 信知 予知 照知 可知 权知 得知 五知 己知 叡知
    推知 格知 窥知 都知 谕知 争知 与知 晓知 生知 独知 洞知 夙知 达知 获知 了知 出知
    逆知 识知 函知 亲知 启知 参知 益知 至知 昭知 意知 恩知 探知 浅知 朋知 察知 觇知
    匿知 鉴知 贤知 才知 旧知 料知 有知 愚知 问知 理知 灼知 所知 体知 前知 微知 小知
    圣知 极知 灵知 审知 示知 牟知 徧知 专知 遇知 饬知 交知 上知 神知 养知 道知 眷知
    量知 索知 备知 早知 画知 高知 的知 术知 报知 蚤知 关知 监知 宿知 曲知 说知 证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