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题目。(13分)让有些话穿耳而过李肇星曾在一篇文章中记述了他儿子3岁时在回答“人为什么会张两只耳朵”时说:“可以一个耳朵进,一个耳朵出,光进不出就会装-九年级语文

首页 > 考试 > 语文 > 初中语文 > 议论文阅读/2017-12-29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题文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题目。(13分)
让有些话穿耳而过
李肇星曾在一篇文章中记述了他儿子3岁时在回答“人为什么会张两只耳朵”时说:“可以一个耳朵进,一个耳朵出,光进不出就会装不下。”
很多真理是孩子无意中点播出来。是的,我们要让一些话穿耳而过!
听到一些中伤和诽谤的话,让它穿耳而过。要相信,浊者自浊,清者自清,只要假以时日,其他的人一定会看出实质,于是自己拥有一颗平静安宁的心,世人也认出了你的本真……
如果偶尔听到有人指责你太不细心,未能做到未雨绸缪、防微杜渐,要让它穿耳而过。尽管他的指责是善意的,可是在这个世界上,每个人都是渺小的,谁也不能保证自己不踏入认识上的歧途。
如果有人说你才貌双全,要让它穿耳而过。那才华学识本是天外有天山外有山,那形貌亦是父母的遗传并非自己的努力,原本不值得他人夸奖。
如果有人说你出类拔萃,但却白璧微瑕,也要让它穿耳而过。是否出类拔萃姑且不说,不完美实是人生的一种常态,如此,你就能摆脱“一次失败就成永远颓势”的阴影,就能走出“局部不完美就泛滥成整体否定”的误区,就始终能葆有一副清醒的头脑。
对于一些冷漠无情或者耍小聪明的话,对于一些玩世不恭,不知轻重的话;对于一些上下之势,高低权争,男女绯闻的话,都要让它们穿耳而过,这样,你就会秋波无痕,素心如玉。纵然那些对你有用,却让你智所不能逮,力所不能及,以至褫夺了幸福与快乐的话语,就要让它们穿耳而过,随风而逝。
人生是一个容器,可这个容器的容量实在是有限得很。愁苦和畏惧多了,欢乐与勇气就少了;局促和紧张多了,潇洒和轻松就少了;傲慢和骄矜多了,恭谨与谦虚就少了。一些不需要的话语存放太多,一些忠言箴语就会无处落脚。让有些话语穿耳而过吧……
小题1: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2分)
                                                                     
小题2:文章开头写李肇星儿子的奇言妙语有什么作用?(3分)
                                                                     
小题3:通读全文,作者认为哪些话可以让它“穿耳而过”?(3分)
                                                                     
                                                                     
小题4:第三段有一个短语"平静安宁的心"请从第七段中找出意思与之相近的两个词语。(2分)
                                                                     
小题5: 王刚同学有一次因未交作业,老师批评了他,读了本文后,他说:“让老师的话穿耳而过,不去理睬他。”你认为这样对吗?为什么?(3分)
                                                                     
                                                                     

题型:阅读理解与欣赏  难度:中档

答案


小题1:让有些(一些)话穿耳而过
小题1:增强文章可读性;引出中心论点。
小题1:中伤和诽谤的话,指责的话,夸奖的话,冷漠无情或者耍小聪明的话,玩世不恭,不知轻重的话,上下之势,高低权争,男女绯闻的话,让你智所不能逮,力所不能及,以至褫夺了幸福与快乐的话语。(从文中概括出来,回答不全面酌情扣分)
小题1:秋波无痕 素心如玉
小题1:不对,穿耳而过的话是名利和诽谤,忠言箴语和叙述事实等话语是要虚心接受的。(意思对即可)


小题1:试题分析:此文是一篇议论文,此题要求概括出作者的观点,即中心论点。本文的中心论点句,在文章第二段,即“很多真理是孩子无意中点播出来。是的,我们要让一些话穿耳而过!”。提取关键语句可知,“我们要让一些话穿耳而过”就是本文的论点。
点评:寻找中心论点的方法,一看题目,二看开头,三看结尾,四看中间,最后可用自己的话概括。 一定注意,中心论点是作者观点的完整表述,形式上必须是一个表明确观点的陈述句。
小题1:试题分析:文章开头李肇星儿子的奇言妙语之后,第二段提出暗含中心论点的句子“很多真理是孩子无意中点播出来。是的,我们要让一些话穿耳而过!”,由此可知,第一段除了增强文章趣味性外,还起到了引出中心论点的作用。
点评:议论文首段的常规作用有固定的模式,一定要知道,即引出论点或论题,作为论据证明论点,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使下文的议论具有了针对性。不同的开头段具体的作用不同,但基本上概莫能外。
小题1:试题分析:这样的问题首先要确定答案范围,此题是三自然段开始的文章。然后从前向后逐段寻找。尤其要抓住关键语句,如“听到 ……”“有人说……”等。
点评:分析这类题目,首先要确定答题范围,一定要注意文中的关键语句,借助它们来确定范围,并根据范围内的关键词语或句子提取出正确答案
小题1:试题分析:第七段“对于……话,都要让它们穿耳而过,这样,你就会秋波无痕,素心如玉。纵然那些对你有用,却让你智所不能逮,力所不能及,以至褫夺了幸福与快乐的话语,就要让它们穿耳而过,随风而逝“从前向后找下去,可见,”秋波无痕,素心如玉”与“平静安宁的心”意思一致。
点评:分析这类题目,首先要确定答题范围,一定要注意题干中的信息,如本题中的“第七段”,我们可以借助它们来确定范围,并根据范围内的关键词语或句子提取出正确答案
小题1:试题分析:题干中的“因未交作业,老师批评了他”是对老师的话的定性,即老师的话不是文中所说的“中伤和诽谤、指责、冷漠无情、玩世不恭、不知轻重等的话语”,而是为了王刚同学的进步,所以王刚的做法是不对的。
点评:这是一道表达观点的题。但并非自圆其说即可。应该根据题干问题及选文内容做答,不应该抛开选文内容另起炉灶,想当然做答是大错而特错的。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