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14分)孙叔敖为婴儿时,出游,见两头蛇,杀而埋之。归而泣。其母问其故,叔敖对曰:“闻见两头之蛇者死,向者①吾见之,恐去母而死也。”其母曰:“蛇今-七年级语文

首页 > 考试 > 语文 > 初中语文 > 散文阅读/2017-12-31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题文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14分)
孙叔敖为婴儿时,出游,见两头蛇,杀而埋之。归而泣。其母问其故,叔敖对曰:“闻见两头之蛇者死,向者吾见之,恐去母而死也。”其母曰:“蛇今安在?”曰:“恐他人又见,杀而埋之矣。”其母曰:“吾闻有阴德者天报以福,汝不死也。”及长,为楚令尹,未治国而国人信其仁也。
【注】①向者:刚才。②有阴德者天报以福:积有阴德的人,上天就会降福于他。这是一种迷信的说法。阴德,指有德于人而不为人所知。③令尹:官职名,相当于丞相。④信:信服。仁:仁慈。
小题1:解释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语。(4分)
①孙叔敖婴儿时(         )     ②其母问其(             )
③蛇安在(               )     ④长,为楚令尹(         )
小题2:与“未治国而国人信其仁也”中“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2分)
A.归而泣B.杀而埋之
C.跪而拾之以归D.而能以天下事为己任
小题3:用“/”划出下列句子的两处朗读停顿。(2分)
吾 闻 有 阴 德 者 天 报 以 福
小题4: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⑴向者吾见之,恐去母而死也。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普颜色不变,跪而拾之以归。(《赵普》)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5:读了这则故事,你觉得孙叔敖身上有什么优秀品质?(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阅读理解与欣赏  难度:偏易

答案


小题1:⑴①是②原因,缘故   ③现在 ④等到 
小题2:D
小题3:吾闻  /  有 阴 德 者  /  天 报 以 福
小题4:⑴刚才我看见了一条两头蛇,我担心会离开母亲而死去。(注意“恐”“去”两词的解释)
⑵赵普脸色没有改变,跪着把(撕碎的)奏章拾起来回家了。
小题5:仁爱,善良,为了他人宁肯牺牲自己。(大意对即可)


小题1:试题分析:①“为”是“是”的意思,“为”还有做、认为、当作、被、如果、假如、因为等意思。②故是“原因,缘故”的意思,故还有“因此,所以”、旧、故意、本来、事故的意思。③“今”在古代是“现在”的意思,不是今天的意思。④“及”是“等到”的意思。“及”还有“到,至”“赶上,追上”“趁着”“如,比得上”“和,与”的意思。
点评:要确定文言实词在具体语境中的含义,不仅要靠平时的积累,还要在积累的基础上掌握一些推断词义的方法。
小题2:试题分析:“未治国而国人信其仁也”中“而”的用法是表示转接关系,翻译成“但是”“然而”“却”,D项“而能以天下事为己任”的“而”是转接关系,翻译成“但是”“然而”“却”。A、B、C中的“而”都是表示承递的用法。
点评:而的用法:⑴表示转折关系,相当于“然而”、“可是”、“却”。  ⑵表示偏正关系,连接状语和中心词,相当于“着”、“地”等,或不译。  ⑶表示假设关系,连接主语和谓语,相当于“如果”、“假使”。⑷表示并列,相当于“而且”、“又”、“和”或不译。 ⑸表示承递关系,相当于“而且”、“并且”、“就”或不译。  ⑹通“如”:好像,如同。  ⑺通“尔”,你,你的。
小题3:试题分析:主谓之间要停顿,所以吾闻之后要停顿,者后是语言停顿的标志,所以者后应停顿。
点评:文言文断句,传统上称之为“句读”。明辨句读,是阅读古文最基本的能力。平时,我们就重视文言文的诵读,目的就在于能通过熟读培养文言文学习的语感。而文言文断句的基础在于对通篇文章的领会,因此诵读就显得尤为重要。碰到断句篇段,不要急于答题,应当先诵读这个篇段,通过诵读,力求对全文的内容有个大体的了解,凭语感将能断开的先断开,逐步缩小范围,然后再集中精力分析难断处,遵循先易后难的原则。找虚词:文言虚词(特别是语气词),往往是该断句的地方。文言文中常见放在句首的发语词有:夫、盖、焉、惟、斯等等;放在句尾的语气词有:也、矣、乎、哉、与(欤)、焉、耶(邪)等等;出现在句中的虚词有:于、为、则、而、以等等。当然,还有些复音虚词(包括一些复句中的关联词)也是我们的好“帮手”。它们大体上都位于一句话的开头,这些词前一般要断句。比如:且夫、若夫、乃夫、已而、至若、于是、虽然、至于、是故、向使、纵使等等。文言文中对话、引文常常用“曰”“云”为标志,两人对话,一般在第一次问答出现人名,以后就只用“曰”,而把主语省略。遇到对话,根据上下文判断对话双方,来断句。据修辞:文言文也是讲究修辞的,顶真、排比、对偶、对称、反复是文言文中常见的修辞方法。句式整齐,四六句多,又是文言文的一大特点。利用这两大特点,我们就可以比较好地断句。辨句式:文言文中的句式特别是文言文的固定结构可以帮助我们断句。比如:“……者……也”是典型的判断句式(有些省略“者”或“也”的判断句,或表示判断关系的词,如“为、乃、即、则”等,都可以为我们断句提供帮助);“不亦……乎”“孰与……乎”“其……乎”“安……哉”“何……为”等反问句式;“为……所……”“受……于……”“见……于……”等被动句式;还有“如……何”“况……乎”“何(以)……为”等固定句式。这些都是我们断句时很好的“帮手”。
小题4:试题分析:⑴注意“向者”是刚才的意思,“恐”是担心的意思,“去”是离开的意思。
⑵颜色是脸色的意思,“之”代指(撕碎的)奏章。
点评:理解并翻译文言句子时,既要注意顾及全篇,又要字斟句酌,还注意落实一些重点词语。一些省略的成分要补写出来,使句子通顺。
小题5:试题分析:从“闻见两头之蛇者死,向者吾见之,恐去母而死也。”“恐他人又见,杀而埋之矣。”
可以看出孙叔敖的品行。
点评:评价人物的解题技巧
(1) 注意点:对人物的评说要紧扣人物的特点,分析人物特点形成的原因,透视文章所反映的时代背景,评价人物特点的优劣,表达自己的感情。
(2) 具体结构模式:从××身上,我看到了他的××特点(概括)+具体分析人物特点如何的可敬或可爱或可恨(从人物所处的背景分析人物特点+分析人物特点形成的原因+人物特点有何积极或消极意义)+一句表达自己感情的哲理句子。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