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曹刿论战》,完成后面小题。(16分)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日:“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日:“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问:“何以战?”公日:“衣-九年级语文
题文
阅读《曹刿论战》,完成后面小题。(16分) 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日:“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日:“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问:“何以战?”公日:“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对日:“小惠未编,民弗从也。”公日:“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对日:“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公日:“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对日:“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 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公将鼓之。刿日:“未可。”齐人三鼓。刿日:“可矣。”齐师败绩。公将驰之。刿日:“未可。”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日:“可矣。”遂逐齐师。 既克,公问其故。对日:“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小题1:请用“/”标出下列语句中的语意停顿。(每句标一处)(2分) (1)肉 食 者 谋 之 (2)弗 敢 加 也 小题2:解释下列加点词语。(4分) (1)小惠未徧( ) (2)小信未孚( ) (3)公将鼓之( ) (4)再而衰( ) 小题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4分) (1)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2)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 小题4:全文以 为线索,详写 ,略写 ,这样安排,突出了曹刿的“远谋”。 小题5:鲁庄公是个平庸的国君,但从选文可以看出,他身上也有不少值得肯定的地方。请找出一处作简要分析。(3分) |
答案
小题1: (1)肉食者/谋之(2)弗敢/加也(2分,每小题1分)9. 小题2:(1)通“遍”,遍及,普遍 (2)为人所信服(3)击鼓进军(4)第二次(4分,每小题1分) 小题3:我看到他们的车印凌乱,军旗也倒下了,所以才下令追击他们。(2分) 小题4:长勺之战、曹刿关于战争的论述(或:曹刿在战前、战中、战后的表现)双方交战的过程(4分,每空2分) 小题5:①“公将战”表现鲁庄公面对强敌毫不畏惧。②“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表现鲁庄公取信于民(或:勤政爱民)。③“公与之乘”表现鲁庄公礼贤下士。④“公问其故”表现鲁庄公不耻下问。⑤鲁庄公发现曹刿才华出众,加以重用,表现鲁庄公知人善任。⑥在作战时机的选择上,两次遭到曹刿否定,鲁庄公毫不介意,表现鲁庄公胸怀宽广,从善如流。(3分,任选一处分析,意思对或言之有理均可) |
小题1: 试题分析:此题考查学生对句读的掌握,要求学生熟读该句,读出含义,分清层次,然后断句。 小题2: 试题分析:此题考查学生对文言实词含义的理解和识记,要求学生对重点词语的解释进行重点识记。还要求学生对文章熟读,书读百遍,其义自现。注意“徧”是通假字,“鼓”是词类活用。 小题3: 试题分析:此题考查学生的阅读理解和翻译能力,要求学生多读文章,掌握文意,尤其是重点词的翻译。第一句注意“其”,“故”。第二句注意“肉食者”“间”的翻译。 小题4: 试题分析:根据历史事实,应是“长勺之战”,根据课文内容,应该知道,详写的是战争前的准备,而略写的是战争过程。 小题5: 试题分析:注意分析鲁庄公的语言,每一处语言都能看出其性格特点。如“公问其故”表现鲁庄公不耻下问。 |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
上一篇:名著阅读(6分)小题1:下列关于《水浒传》表述错误的一项是()(2分)A.梁山一百零八将中第一个出场的人物及其绰号是:九纹龙史进。B.《水浒传》中三位女英雄及其绰号:(一丈青顾大嫂);-八年级语文
下一篇:三峡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八年级语文
零零教育社区:论坛热帖子
[高考] 2022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软件工程》大作业答案 (2022-04-25) |
[家长教育] 孩子为什么会和父母感情疏离? (2019-07-14) |
[教师分享] 给远方姐姐的一封信 (2018-11-07) |
[教师分享] 伸缩门 (2018-11-07) |
[教师分享] 回家乡 (2018-11-07) |
[教师分享] 是风味也是人间 (2018-11-07) |
[教师分享] 一句格言的启示 (2018-11-07) |
[教师分享] 无规矩不成方圆 (2018-11-07) |
[教师分享] 第十届全国教育名家论坛有感(二) (2018-11-07) |
[教师分享] 贪玩的小狗 (2018-11-0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