臣闻地广者粟多,国大者人众,兵强则士勇。是以泰山不让①土壤,所以能那样高大;河海不择细流,故能就②其深;王者不却⑦众庶,故能明其德。是以地无四方,民无异国,四时充美-九年级语文

首页 > 考试 > 语文 > 初中语文 > 综合读写/2018-01-04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题文

臣闻地广者粟多,国大者人众,强则士勇。是以泰山不让①土壤,所以能那样高大;河海不择细流,故能就②其深;王者不却⑦众庶,能明其德。是以地无四方,民无异国,四时充美④,鬼神降福,此五帝、三王之所以无敌也。今乃弃黔首⑤以资敌国,却宾客以业诸侯,使天下之士,退而不敢向西,裹足不入秦,所谓藉寇兵⑥而赍⑦盗粮者也。
夫物不产于秦,可宝者多;士不产于秦,而愿忠者众。今逐客以资敌国,损民以益仇,内自虚而外树怨于诸侯,求国无危,不可得也。
( 节选自《谏逐客书》 秦 李斯)
【注释】:①让:辞,拒。  ②就:成就。    ③却:拒绝,抛弃    ④充美:丰富充足 。
⑤黔首:秦时对百姓的称呼。黔,黑色。首,头。    ⑥藉寇兵:把兵器借给侵犯者。
⑦赍(jī):给予,赠送。
小题1:解释文中划线的词语。(2分)
①兵                                         ②故                
③所以                                      ④此               
小题2:下列选项中“以”字的意义和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2分)
例句:今逐客以资敌国
A.属予作文以记之B.咨臣以当世之事
C.以其境过清D.而君以五十里之地存者
小题3: 文中划线的句子已经被译成现代汉语,请你模仿上下文句式,把它改写成文言文。(2分)
小题4:节选的这段话阐述了国家治理的问题。李斯认为,一个国家要长治久安靠的是什么?
(2分)

题型:阅读理解与欣赏  难度:偏易

答案


小题1:兵 :兵器  故 :所以  所以:……的原因   此:这
小题1:A 
小题1:故能成其大。
小题1:善待自己的百姓,并能够从各国招贤纳士。


小题1:试题分析:①“兵”:一词多义,“士兵、兵器、兵法……”,在文中的意思是“兵器”。②“故”:一词多义,“素以、原因、旧的……”在文中的意思是“所以”。③“所以”:古今异义词,今义:与“因为”搭配为一组表示前因后果的关联词;古义:……的原因。④“此”:这。
点评:解答本题时,要注意联系原句来理解,在学习文言文的过程中,学会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
小题1:试题分析:例句中的“以”是“用来”的意思。A、“属予作文以记之”中的“以”是“用来”的意思,与例句的含义和用法相同;B、“咨臣以当世之事”,状语后置句,句中的“以”是“把,拿”的意思,与例句的意义和用法不同;C、“以其境过清”中的“以”是“因为”的意思;与例句的意义不同; D、“而君以五十里之地存者”中的“以”是“凭借”的意思,与例句的意义不同。
点评:实词与虚词的积累,是培养阅读简短课外文言文能力的基础,解答本题时,要求学生要掌握丰富的文言知识。尤其是课内文言文,一个词,含义是什么,用法是什么,要熟记于心。在平时的学习过程中多加积累,多加训练。
小题1:试题分析:划线句“所以能那样高大”中的“所以”我们可以用文言词语“故”来替换,“高大”可缩略为“大”,在结合下句“河海不择细流,故能就其深”的句式特点,就可将句子改为“故能成其大”。
点评:此题换个角度考对文言语句的理解,要选择恰当的词语,并根据上下文的句式特点来回答,所以考点更丰富,考查难度比一般的翻译稍大点。但因为有上下文句式作参考,所以难度不会超出初中生能承受的范围,又能达到拉开优劣差距之目的。
小题1:试题分析:从“是以地无四方,民无异国,四时充美,鬼神降福,此五帝、三王之所以无敌也”中可以得出,要善待自己的百姓,从“夫物不产于秦,可宝者多;士不产于秦,而愿忠者众”中更可以看出,要能够从各国招贤纳士。
点评:概括文章的观点,要抓住关键语句来理解,有时候还要用自己的语言来提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