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石钟山记苏轼《水经》云:“彭蠡之口有石钟山焉。”郦元以为下临深潭,微风鼓浪,水石相搏,声如洪钟。是说也,人常疑之。今以钟磬置水中,虽大风浪不-高一语文

首页 > 考试 > 语文 > 高中语文 > 文言实词/2019-01-12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题文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 题。
石钟山记
苏轼

        《水经》云:“彭蠡之口有石钟山焉。”郦元以为下临深潭,微风鼓浪,水石相搏,声如洪钟。是说也,人常疑之。今以钟磬置水中,虽大风浪不能鸣也,而况石乎!至唐李渤始访其遗踪,得双石于潭上,扣而聆之,南声函胡,北音清越,枹止响腾,余韵徐歇。自以为得之矣。然是说也,余尤疑之。石之铿然有声音,所在皆是也,而此独以钟名,何哉?
        元丰七年六月丁丑,余自齐安舟行适临汝,而长子迈将赴铙之德兴尉,送之至湖口,因得观所谓石钟者。寺僧使小童持斧,于乱石间择其一二扣之,硿硿焉。余固笑而不信也。至暮夜月明,独与迈乘小舟,至绝壁下。大石侧立千尺,如猛兽奇鬼,森然欲搏人,而山上栖鹘,闻人声亦惊起,磔磔云霄间;又有若老人欬且笑于山谷中者,或曰:“此鹳鹤也。”余方心动欲还,而大声发于水上,噌吰如钟鼓不绝。舟人大恐。徐而察之,则山下皆石穴罅,不知其浅深,微波入焉,涵淡澎湃而为此也。舟回至两山间,将入港口,有大石当中流,可坐百人,空中而多窍,与风水相吞吐,有窾坎镗鞳之声,与向噌吰者相应,如乐作焉。因笑谓迈曰:“汝识之乎?噌吰者,周景王之无射也;窾坎镗鞳者,魏庄子之歌钟也。古之人不余欺也!”
        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可乎?郦元之所见闻,殆与余同,而言之不详;士大夫终不肯以小舟夜泊绝壁之下,故莫能知;而渔工水师虽如知而不能言。此世所以不传也。而陋者乃以斧斤考击而求之,自以为得其实。余是以记之,盖叹郦元之简,而笑李渤之陋也。
1. 下列各组中加粗字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 下深潭,微风浪( 临:靠近;鼓:鼓动。)
大风浪不能也( 虽:即使;鸣:使……发出响声,使动用法。)
B. 之,南声函胡……( 扣:敲击;聆:听。)
余自齐安临汝( 舟:乘船,名词用作状语;适:恰好。)
C. 与之噌… 普呦嘤?( 向:刚才的。)
之乎( 识:通“志”,记住。)
D. 噌吰者,周景王之无射也(无射:无射钟。)
大石立千尺(侧:名词用作状语,在旁边。) 
2. 下列句中加粗的词,与现代汉语词义不相同的一项是(    )
A. 郦道元以为下临深潭
B. 则山下皆石穴罅,不知其深浅
C. 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可乎
D. 而陋者乃以斧斤考击而求之,自以为得其实
3. 对下列句子的翻译,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 因为他们探求思索深入,而且没有不触及的领域
B. 有志者,不随以止也-- 有了志向,又不盲目地跟随他人而停止前进  
C. 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 至于那些幽暗的使人昏惑不辨的地方,却没有外物帮助他
D. 后世谬其传而莫能名者-- 后人弄错了它流传的( 文字) ,而没有人能够说明情况
4. 将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①今以钟磬置水中,虽大风浪不能鸣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枹止响腾,余韵徐歇,自以为得之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 用原文的语句回答问题。  
①作者认为,世人不能准确说明石钟山得名由来的原因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文章结尾段,作者对郦道元和李渤所持的各是什么态度?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阅读理解与欣赏  难度:中档

答案

1.B
2.D
3.C
4.(1)现在把钟磬放在水中,即使大风大浪也不能使它发出声响。
   (2)鼓槌停止敲击,余音还在传扬,就以为得到(名为石钟)的缘由了。
   (3)被敲打时发出响亮声音的山石,到处都是这样。
5.(1)“郦元之所见闻……虽知而不能言。”
   (2)“盖叹郦元之简,而笑李渤之陋也。”

据专家权威分析,试题“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石钟山记苏轼《水经》云:“彭蠡之口有石..”主要考查你对  文言实词,古今异义,翻译句子,文言文阅读  等考点的理解。关于这些考点的“档案”如下:

文言实词古今异义翻译句子文言文阅读

考点名称:文言实词

  • 文言实词

    文言实词和现代文里的实词是一样的,有实在意义,能够单独充当句子成分的词,实词包括名词、动词、形容词、数词、量词、代词六类。在文言文中,实词是大量的,掌握较多的文言实词,是提高阅读文言文能力的关键。

    学习文言实词,应特别注意它在语法上的三个主要特点:一是一词多义,二是词义的古今变化,三是词性的活用。

  •  

  • “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一、大纲要求:

    考试大纲要求“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常见”指出了考查范围,即教材中出现频率比较高的实词;
    “文中”是给出确定实词含义的具体语境;
    “理解”“含义”则说明高考既考查学生掌握文言实词的词义但又不是对原来知识的照搬和死记,而是借助具体语境,考查学生运用这些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本部分知识点包括:通假字、一词多义、古今异义、词类活用、偏义复词、同形异义等。

    二、常见题型

    在文言文阅读中常作为第一题进行考查。考试题型主要有下列两种。
    题型一:给出四个文中词语的解释,选出错误的一项。这是最常见的题型。
    题型二:从试卷上的文段中选出四个词语,再从学过的课文中选出四个相同的词语,不给出解释,让考生自己比较它们意义或用法的不同。

    三、注意几种情况:

    1.注意词的古今义文言实词,有的与现代汉语意义完全相同,有的完全不同。
    这两类词都可以不去管它,重点应放在古今既有联系又有差别的实词上。如:
    “食已与与如也”的“已”今作“已经”,这里是“罢”“完”的意思;
    如“偷”,古义有苟且、马虎、刻薄等意,今为偷窃。理解时不能不辨古今差别而随便地以今义释古义。

    2.注意单音词和双音词文言以单音词居多,汉语以双音词居多。
     不要把两个连用的单音词误判白话文中的双音词,如“妻子”、“地方”、“指示”等。

    3.注意通假现象古代汉语常有通假字
    一是音同音近通假,如“蚤”通“早”,“要”通“邀”,“裁”能“才”,“禽”通“擒”,“卒”通“猝”;
    二是形近通假,如“说”能“悦”,“谕”通“喻“。因此,理解时不要误把通假字作为本字。如“以身徇国”,“乃是天子报尔先人之徇命也”中的“徇”通“殉”,看不出来,就会解错。

    4.注意偏义复词现象
    所谓偏义复词,就是由两个意思相近、相对或相反的语素构成的词,其中一个词素表示意义,另一个只作陪衬。
    如:《孔雀东南飞》中“昼夜勤作息”、“便可白公姥”、“我有亲父兄这三句中,“作息”只有“作”的意义,“公姥”只有“姥”的意义,“父兄”只有“兄”的意义。如果不解依据上下文看出它们是“偏义”,就会理解错误。

    5.要注意一词多义
     一词多义,在文言中是常见的语言现象,应根据具体语境作辨别。
    如:“举世混浊而我独清”中的“举”是“全”的意思(与“独”相对);
    “南取汉中,西举巴蜀,东割膏腴之地”中的“举”,根据前后文,应解释“攻取”。

  • 推断实词意义的方法:

    1.利用音形的分析来推导
    如觐,从“见”旁可以推出“拜见”;“造”解为“到”、“去”。

    2.利用语法结构推导
    例:臣战河南,然不自意解先入关破泰,“意”作动词,后面带有宾词语,应解释为“料想”。

    3.利用联想的方法推导,平时我们学过不少文言文和成语,在解题时,利用学过的知识并迁移过来,也是不难解决的。
    例如:至丹以荆卿为计,始速祸焉,(不速之客)。腥臊并御,芳不得薄兮(日薄西山)。

    4.利用组词来推导,文言文词语都是单音节的,现代汉语是双音节的。将单音节的文言词语,作为语素组成双音节的现代汉语词组,然后根据实际去选择一个最恰当的。

    5.根据前后述说的内容作推断。

考点名称:古今异义

  • 古今异义:

    古汉语中有大量古今字形相同而意义用法不同的词,即古今异义。如:“太丘舍去”(《陈太丘与友期》)中的“去”,古义是“离开”,后来演变为“到某地去”。还有一些字原本是古今异义,但不一定都是:“臭”在古文中原指“香”,但“朱门酒肉臭”此诗句中还是臭的意思。这类词语在阅读文言文时要加以注意。词汇的发展,体现在实词上,最显著的就是词义的古今变化。 

  • 古今词义的差别:

    古今词义的差别,因其演变情形的不同,大致有如下几种:
    ①词义扩大
    如,“水由地中行,江、淮、河、汉是也”(《孟子》)中的“江”“河”与“淮”“汉”并列,指“长江”和“黄河”。“江”和“河”在古代是专有名词,现在扩大为用于泛指的通名了。
    ②词义缩小
    如,“金就砺则利”(《荀子·劝学》)中的“金”原泛指一切金属,现在专指黄金。
    ③词义转移
    如,“烈士暮年,壮心不已”(《龟虽寿》)中的“烈士”,本指有操守有抱负的男子,现在则专指为革命事业献身的人。
    ④感情色彩变化
    如,“先帝不以臣卑鄙”(《出师表》)中的“卑”是指地位低下,“鄙”是指知识浅陋,并没有贬义,现在的“卑鄙”则指品质恶劣,已变为贬义词。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