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文言文段,完成1~5题。荆轲奉樊於期头函,而秦武阳奉地图匣,以次进。至陛下,秦武阳色变振恐,群臣怪之,荆轲顾笑武阳,前为谢曰:“北蛮夷之鄙人,未尝见天子,故振-高三语文

首页 > 考试 > 语文 > 高中语文 > 文言文阅读/2019-01-15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顽:同“玩”;开玩笑。动词。“我又不同你顽。”
亡:同“无”;不。副词。“亡何国变,宁南死。”
亡:同“无”;没有。副词。“且陛下春秋高,法令亡常”“空自苦亡人之地。”“河曲智叟亡以应。”“生之有时而用之亡度。”“日知其所亡以就懿德。”
罔:同“网”;罗网。名词。例句中作动词,即张开罗网掳捉。“及陷于罪,然后从而刑之,是罔民也。”
惟:通“唯”;应答声。象声词。“伏惟启阿母,今若道此妇,终老不复取!”
惟:通“唯”;只,只有。副词。“惟先生乐游。”“故惟日日呼酒买醉。”“惟陈言之务去。”“无恒产而有恒心者,惟士为能”“惟觉时之枕席,失向来之烟霞。”
文:同“纹”纹理。名词。“其中多斑文小鱼。”
文:同“纹”;纹路,纹理。名词。“不以木为之者,文理有疏密。”
无:通“毋”;不要。副词。“孟尝君使人给其食用,无使乏。”
销:通“消”;消散。动词。“云霄雨霁,彩彻区明。”
希:同“稀”;稀疏,稀少,罕见。形容词。“鼓瑟希,铿尔。”“有志乎古者希矣。”
熙:同“嬉”;欢乐,快乐。形容词。“其余则熙熙而乐。”
郤:同“隙”;隔阂,嫌怨。名词。“令将军与臣有郤。”
孅:通“纤”;精细。形容词。“古之治天下,至孅至悉也。”
县:同“悬”;挂,动词。“县明太祖御容明伦堂,率众拜且哭。”“胡瞻尔庭有县廛兮?”
乡:同“向”;对着,朝着。介词。“秦伯素服郊次,乡师而哭。”“以至晋鄙军之日北乡自刭。”
飨:同“享”;受。动词。“飨德怀恩,词不悉心。”
向:通“响”;响声。名词。砉然向然,奏刀騞然。”
邪:同“耶”;呢,吗,疑问语气助词。“赵王岂以一璧之故欺秦邪?”
邪:同“耶”;吗。疑问语气词。“其真无马邪?”
羞:同“馐”;食物名词。“玉盘珍羞直万钱。”
虚:同“墟”,市。名词。“之虚所卖之。”
畜:通“蓄”;积聚,储藏。动词。“故其畜积足恃。”
炎:通“焰”;火焰。名词。“顷之,烟炎张天。”
奄:同“晻”;日无光。形容词。“奄奄黄昏后,寂寂人定初。”
厌:通“餍”;满足。形容词。“默而知之,学而不厌。”“暴秦之欲无厌。”“寡君若得而食之,不厌”“奉之者有限,而求之者无厌”
燕:通“宴”;安逸,安闲。形容词。“燕坐于华堂之上。”
燕:通“宴”;饮宴。名次。“集宾友酣燕。”
燕:通“宴”;玩乐。“桓公每游燕,辄命袁、伏。”
阳:同“佯”;假装,表面。“皆阳应曰:‘诺,。”
邀:同“要”;要挟。动词。“陵压百姓而邀其上者,”
要:同“邀”;约订。动词。“虽与府吏要,渠会永无缘。”
要:同“邀”;邀请。动词。“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张良出,要项伯。”
要:同“邀”;拦住。动词。“鸠宗族僮奴百许人,欲要篡以归。”
耶:通‘爷”;父亲。名词。“耶娘妻子走相送,尘埃不见咸阳桥。”
夷:通“怡;平和,和悦。形容词。“与之论辩,言和而色夷。”
已:同“以”;“从此已去,勿复如是!”
已:同“矣”;了。语气助词。“夫神农以前,吾不知已。”
已:同“矣”;了。语气助词。“放辟邪侈,无不为已。”
以:通“已”;太甚。副词。“而吾子又欲使吾为越之雪,不以病乎?”
以:同“已”;止。动词。“无以,则王乎?”
佚:同“逸”;安逸,安闲。形容词。“而人民日以安于佚乐;”
益:同“溢”;涨水。动词。“澭水暴益。”
逸:通“佚”;散佚。动词。左忠毅公逸事。”
翼:通“翌”;明(天)。名词。“翼日进宰。”
阴:通“荫”,树荫。名词。“绿杨阴里白沙堤。”
阴:通“荫”,树荫,名词。“也傍桑阴学种瓜。”
阴:通“荫”;绿荫。名词。“佳木秀而繁阴。”
有:同“又”;更。副词。“殆有甚焉。”
有:同“又”;用于整数与零数之间。副词。“其为时止十有一月耳。”“尔来二十有一年矣。”“其级七千有余。”
有:同“又”;再一次。副词。”虽有槁暴,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
与:同“欤”;吗。语气助词。“可得闻与?”
与:同“欤”;吗。语气助词。“而君逆寡人者,轻寡人与?”
与:同“欤”;呢。疑问语气词“是谁之过与?”
豫:通“预”;预先,事先。副词。“豫备走舸,系于船尾。”
员:通“圆”;圆形。名词。“以精铜铸成,员经八尺。”
原:同“源”源泉。名词。“此四者,民所衣食之原也。”
圆:同“圆”;圆形。名词。“多平方,少圆。”
芸:同“耘”;锄草。动词。“植其杖而芸。”
暂:通“渐”,欺诈。动词。“武夫力而拘诸原,妇人暂而免诸国。”
蚤:通“早”;在先,还没到时候。形容“使遂蚤得处囊中。”
蚤:通“早”;在先,还没到时候。形容词。“旦日不可不蚤来谢项王。”
责:同“债”;欠别人的钱财。名词。“先生不羞,乃有意欲为收责于薛乎?”
曾:同“增”;增加。动词。“曾益其所不能。”
旃:同“毡”;毛织的毡毯。名词。“与旃毛并咽之。”
沾:同“沾”;浸湿,浸润。动词。“因泣下沾衿,与武决去。”
振:通“震”;震动。动词。“虽董之以严刑,振之以威怒,”
振:通“震”,惊恐或情绪过分激动。形容词。“燕王诚振怖大王之威,”
振:通“震”;震动。动词。“执敲扑而鞭答天下,威振四海。”
振:同“赈”;救济。动词。“大命将泛,其之振救。”
征:同“徴”;证据。名词。“京师学者咸怪其无征。”
支:通“肢”;肢体。名词。“四支犹温,一目未瞑,”
枝:同“肢”;肢体。名词。“为长者折枝,”
知:通“智”;聪明,智慧。形容词。“以大知而察及迩言。”
知:通“智”;聪明,智慧。形容词。两小儿笑曰:“孰为汝多知乎!”
知:通“智”;智慧。名词。“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祗:同“只”;只是。副词。“祗辱于奴隶人之手。”
直:通“值”;价钱,代价。名词。“系向牛头充炭直。”“昂其直,居为奇货。”
直:通“值”;价值,引申为公正的待遇。“乐国乐国,爱得我直。”
直:通“值”;值得。动词。“玉盘珍羞直万钱。”史进道:“直什么?”
指:同“旨”;旨趣。名词。“其称文小而其指极大”。
质:通“贽”;见面礼。名词。“乃令张仪佯去秦,厚币委质事楚,”
质:同“锧”,刑具,杀人时作垫用的砧板。名词。“君不如肉袒伏斧质请罪。”
陼:同“渚”;水中间的小块陆地。朝发枉陼兮,夕辰阳。”
属:同“嘱”;嘱托、托付。动词。“属予作文以记之。”
住:通“驻”;动词“备用肃计,进住鄂县之樊口。”
著:同“着”,穿。动词。“著我旧时裳。”
转:通“啭”;鸟宛转地叫。动词。“蝉则千转不穷。”
椎:通“锤”;兵器。例句中前一个“椎”为名词,后一个活用为状语。“朱亥袖四十斤铁椎椎杀晋鄙。”
濯:通“浊”肮脏,水不清。形容词。“自疏濯淖污泥之中。”
兹:通“滋”副词。兹,更加。“赋敛兹重”。
咨:同“谘”;询问。动词。“事无大小,悉以咨之。”
卒:通“猝”,仓猝。形容词。“五万兵难卒合。”
尊:通“樽”古代盛酒的器具。名词,“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坐:同“座”;座位。名词。“直上载公于上坐。”“满坐寂然,无敢哗者。”

考点名称:翻译句子

  • 翻译句子:

    翻译文言句子要掌握翻译的原则、步骤和方法。翻译的基本原则是直译为主,意译为辅,译文要符合现代汉语习惯,做到明白、流畅、简洁。翻译时既要字句对应,又要根据需要进行必要的调整,使译文完整,准确,得体。

    文言文翻译的方法一般有如下几点:

    (1)留:把文言文中的专有名词(朝代、年号、人名、地名、物名、器具、官职、职称等)与现代汉语意思相同的保留不译。如:“庖丁为文惠君解牛”中的“文惠君”。
    (2)补:指将文言文中省略的地方恰当地补出来,将数量词和分数相应部分补足。如:“果地震陇西”中省去了“于”。
    (3)删:指将那些无意义或没有必要译出的词删去不译,如同义连用的实词或虚词中的一个,有些关联词语、结构助词以及偏义复词中的陪衬部分都可略去不译。
    如:“夫六国与秦皆诸侯”中的“夫”可略去不译和“初,奉使往来,无留北者”中“往来”是偏义复词,陪衬部分“来”,也没有必要译出。
    (4)换:指如果古文中的单音词现代汉语变成了双音词,古文中的单音词在现代汉语变成了另外一个单音词,古文中的词语在现代汉语变成了另外一个词语,古文中的说法现代汉语变成了另一种说法,翻译时都应换成现代汉语。另外词类活用词应该换成活用后的词,通假字也应换成本字。
    如:“乃使蒙恬北守藩篱”中的“藩篱”应译为“边防”。“万钟于我何加焉”中的“万钟”应译为“高官厚禄”。
    (5)调:即有些句子(宾语前置、谓语前置、定语后置、介宾短语后置、互文见义语句等)在翻译时词序或语序需要调整,使之合乎现代汉语习惯。
    如:“何谓得之于心”应翻译为“什么叫在心里得到它呢?”;“石之铿然有声者”应翻译为:“铿然有声的石头。”
    (6)贯:即意译。所谓意译,就是在不违背原文意思的前提下,按照原文的意思用比较准确的现代汉语将其翻译出来。因为古代汉语有些句子中的某些词语,在现代汉语里没有与之相对应的词,或者句子的结构,表达方式比较特殊,如果用直译的方法,译出来以后不符合现代汉语的规范,所以,只好采取意译的办法。
    如:“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这个句子中的“开张”是扩大的意思,“圣听”是对皇帝听闻的一种尊敬的说法,现代汉语没有与之相对应的词,只能根据原文的意思来翻译。整句话可译为“确实应当广泛听取群臣的意见,用来发扬光大先帝遗留下来的美德。”

  • 古文今译方法:

    1.直译

    所谓直译,是指紧扣原文,按原文的字词和句子进行对等翻译的方法。它要求忠实于原文,一丝不苟,确切表达原意。
    例1:
    原文:樊迟请学稼,子曰:“吾不如老农。” 译文:樊迟请求学种庄稼。孔子道:“我不如老农。” 原文:请学为圃。子曰:“吾不如老圃。”(《论语·子路》)
    译文:又请求学种菜蔬。孔子道:“我不如老菜农。” 上面的译文紧扣原文,字词落实,句法结构基本上与原文对等。 但对直译不能作简单化的理解。由于古今汉语在文字、词汇、语法等方面的差异,今译时对原文作一些适当的调整或增补词语也是必要的。

    例2:
    原文:逐之,三周华不注。(《齐晋鞌之战》)
    译文:〔晋军〕追赶齐军,围着华不注山绕了三圈。
    译文在“追赶”前补上了省略的主语“晋军”,按照现代汉语的表达习惯,把状语“三”调整为补语。如果拘泥于原文,译成“追赶他们,三圈围绕华不注山”,就不符合“达”的要求。

    2.意译

    所谓意译,是指在透彻理解原文内容的基础上,为体现原作神韵风貌而进行整体翻译的今译方法。这种方法多用来翻译诗歌
    例3:
    原文:凌余陈兮躐余行, 左骖殪兮右刃伤。 霾两轮兮絷四马, 援玉枹兮击鸣鼓。 天时坠兮威灵怒, 严杀尽兮弃原野。(《楚辞·九歌·国殇》)
    译文:阵势冲破乱了行, 车上四马,一死一受伤。 埋了两车轮,不解马头韁, 擂得战鼓咚咚响。 天昏地黑,鬼哭神号, 片甲不留,死在疆场上。(郭沫若《屈原赋今译》)
    由上面的译文可以看出,意译不强求字、词、句的对等,而着重从整体上表达原作的内容,力求体现原作的风采神韵,译法比直译灵活自由。但对学习文言文来说,应该坚持用直译的方法作今译练习,只有这样,才能切实提高阅读文言文的水平。

  • 古文今译常见错误:

    1.因不了解字词含义造成的误译 由于不明用字通假,古今字、词的本义和引申义、古义与今义、单音词与复音词等字词问题而造成的误译,在文言文今译的错误中占很大比重。
    例如:
    (1)齐国虽褊小,吾何爱一牛。(《齐桓晋文之事》)
    (2)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出师表》) “爱”字在古代有两个常用义项,一是亲爱义,古今相同;一是吝惜义,今已消失。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