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4题。游云门山记[明]王世贞出青州之南门可五里而近,日云门山。山下夷而再成锐,上将及,宛有中虚之洞以穿其背,而上望之,为镜,为射的焉,正与郡-高三语文

首页 > 考试 > 语文 > 高中语文 > 文言文阅读/2019-01-15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题文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4题。

游云门山记
[明]王世贞

  出青州之南门可五里而近,日云门山。山下夷而再成锐,上将及,宛有中虚之洞以穿其背,而上望之,为镜,为射的焉,正与郡斋对。晴则荧荧然,小雨则蒙蒙滃滃然。以岁时更献状于几席,若觊余游者而未果。会学宪吴峻伯东按行海上,道青,余乃以间得从峻伯往。
  时春而雪初霁,未尽消也,道泞甚,篮舆踯躅陂陀间。舁卒肩相辅,后趾蹑前趾,而分级之半,猿贯上,久之,始抵洞。洞高丈馀,纵倍之,横杀之。余与峻伯乃舍舆而步,穿洞旁,蹑百馀级至绝顶,则磐石重甗,可列坐数百人。东望青葱郁蒸,不别天地,其大海之气乎?西南连山,亘带不尽,若斧劈,若剑锷,若驼,若狻猊,若率然者,吞吐云雾,与旭日相媚,晶莹玲珑,掩映霏亹,紫翠万状。下俯郡会,雉堞历历,雪宫之鸱出没松柏,若翡翠之戏兰苕也。
  余命酒饮峻伯,已,各分韵为七言一章,成,互歌之。余雅昊咏为羽声,嘘之入霄汉,缥缈徐下,与天籁会。虚谷和响,万木奏节,觉群山秀色时时来袭人衣裾。余衷峻伯而酒之迫,则踉跄下,繇故洞走西间道袭之,乃复得小龙洞焉。伛而入,深可四丈许,中裂为涧,水泓澄不干。旁有石床枕可偃卧,余乃与峻伯卧饮甚欢也。已相谓曰:“爽鸠之乐,可再乎哉?卑矣,牛山之涕也,有晏子之对在。虽然,东方之人称牛山者,即不得舍齐君臣而他咏也。均之乎,不朽矣,则牛山之乐,爽鸠氏不得而有之,齐之君臣独以微言而得有之。至于今也,吾二人毋亦易自废而千古。”兹日既罢酒,还。
  明日,乃以诗付山僧,使刻石而为之记
  [注]①篮舆:轿子。②亹(wěi):美。③繇:通“由”。④爽鸠:一种鹰类,爽鸠氏为掌刑狱之官。⑤牛山之涕:典出《晏子春秋·内篇谏上》,齐景公游牛山而泣,晏子笑其寻烦恼。后亦作慨叹人生无常之词。
1.对下列句子中加粗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山下而再成锐——夷:平,平坦
B.后蹑前趾——趾:脚
C.而入,深可四丈许——伛:曲身,弯腰
D.齐之君臣独以言而得有之——微:小,细微
2.以下六句话分别编成四组,全部属于直接(正面)描写云门山景象的一组是(     )
①晴则荧荧然,小雨则蒙蒙滃滃然
②舁卒肩相辅,后趾蹑前趾,而分级之半
③东望青葱郁蒸,不别天地
④下俯郡会,雉堞历历
⑤西南连山,亘带不尽,若斧劈,若剑锷
⑥中裂为涧,水泓澄不干
A.①②③⑤
B.①③④⑥
C.①③⑤⑥
D.①③④⑤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章开篇记山、记人,以闲语道出登山原委,平实的叙述中露出几分淡雅情致。随后,情感随游山而渐渐转浓。
B.本文虽是一篇游记,却没有单纯地写云门山胜景,文中关于赋诗、歌咏、卧饮的描写十分生动,其中的对话更有韵味。
C.本文篇幅虽短,但语言生动,综合运用了拟人、比喻、对偶等修辞手法,将云门山的胜景生动地呈现在读者面前。
D.古人登山往往因景生情。本文也是如此,作者借云门山之景抒发了寄情山水,向往自然,流露出一定的归隐思想。
4.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以岁时更献状于几席,若觊余游者而未果。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东望青葱郁蒸,不别天地,其大海之气乎?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虚谷和响,万木奏节,觉群山秀色时时来袭人衣裾。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阅读理解与欣赏  难度:中档

答案

1.D
2.C
3.D
4.(1)一年四季将它的形状呈现在我面前,好像希望我去游览,可是我一直没能成行。
  (2)站在峰顶向东望去,树木苍翠茂盛,水汽蒸腾,让人分不清天地,难道是大海的水汽吗?
  (3)空谷回响,树木伴奏节拍,使人觉得群山的秀美景色常常触动人的衣襟。

据专家权威分析,试题“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4题。游云门山记[明]王世贞出青州之南门..”主要考查你对  文言文阅读,文言实词,翻译句子  等考点的理解。关于这些考点的“档案”如下:

文言文阅读文言实词翻译句子

考点名称:文言文阅读

  • 文言文阅读:

    “文言是指以先秦口语为基础而形成的上古汉语书面语言以及后来历代作家仿古的作品中的语言”。
    文言文,也就是用文言写成的文章,即上古的文言作品以及历代模仿它的作品。文言文作为一种定型化的书面语言,沿用了两三千年,从先秦诸子、两汉辞赋、史传散文,到唐宋古文、明清八股……都属于文言文的范围。也就是说,文言文是中国古代的书面语言,是现代汉语的源头。  
    文言文在中学课本里的比重很大。要学好文言文,首先,在语言环境中理解字词,不断积累,熟练把握文言句式的应用,在熟读和背诵的基础上,能准确翻译课文,加深课文理解,要有意识的提高自己的文学鉴赏、评价能力。

  • 文言文的考察:

    文言文的考察在“难易程度上”应属于“易”的。通常考察以下几方面:
    1.能正确地理解文言词语的含义。
    2.能正确地将文言语句译成现代汉语。
    3.能理解并归纳文章的主要内容。
    4.能把握作者在文章中表达的思想感情,提高自己的欣赏品味。课内部分只要有针对性的去背就行了。

    三种方法:

    第一,引用原文句子回答;
    第二,摘录原文关键的词语回答;
    第三,用自己的话组织文字回答。
    三种方法,采用第一、二种方法回答的准确率一般会比较高。         

    准确理解词义、翻译句子基本原则:

    是通过解释词语,理解句子的含义。

    首先,必须准确把握文中实词和虚词的含义和用法。
    掌握文言实词,主要从以下四个方面入手:
    一词多义、古今异义(词义的扩大、词义的缩小、词义的转移、感情色彩的变化等)、通假字、词类的活用(名词的活用、动词的活用、形容词的活用、使动用法、意动用法等)。
    虚词着重掌握的有:之、其、而、以、于、则、乃、也、者、乎、然、焉、何、夫、尔等,其中出现频率高更应重点掌握的是:之、其、而、以、于五个。

    其次,要了解文言文中常见的句式及其特点。
    掌握文言文中有别于现代汉语的特殊句式,是文言文阅读所必需的能力。
    文言文中常见的句式有:
    判断句(多用“者”、“也”、“……者……也”、“……者也……”;
    用“非”、“乃”、“悉”、“为”、“则”等,表示某种肯定或否定的判断;
    也有用“是”表判断的)、省略句(省略主语、省略谓语、省略宾语、省略介词或介宾短语)、倒装句(谓语前置、宾语前置、定语后置、状语后置)、被动句(借助于被动词,如“被”、“于”、“为……所……”表示被动;不借助被动词,而在句子意念上表示被动)。
    第三,要掌握文言翻译的原则、方法和步骤。
    翻译文言句子是考试的难点,也是重点。文言翻译的原则是:信(准确、忠实于原文、不歪曲、不遗漏、不随意增减意思。)、达(表意明确、语言通畅)、雅(简明、优美、有文采)。

  • 文言翻译最基本的方法:

    1、留:留就是保留。凡是古今意义相同的词,以及古代的人名、地名、物名、书名、官名、国号、年号、度量衡单位、古代专有名词等,翻译时可保留不变。
    2、补:补出省略成分。
    3、删:删去不译的词语。文言中凡是无实在意义,只表语气、停顿、补足音节和舒缓语气等的虚词,都可略去。
    4、换:替换。用现代词汇替换相应的古代词汇。
    5、调:调整倒装句句序,按现代汉语习惯句式将其调整过来。
    除了掌握以上的原则和方法,翻译时还必须有步骤:解词——串意——顺句。注:直译即逐字逐字地译。意译即译出大意即可。文言文翻译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遇到比喻、借代、引申,直译不通时,用意译。

    文言文阅读方法:

    一、快速浏览

    题目课外文言文阅读试题有个特点:有的题目选项出示了文中某些关键字词的意思,有的题目则提示了文言文的主要内容。
    浏览题目有助于同学们初步了解文言文的大致意思。所以,接到课外文言文阅读文段,首先应该快速浏览文段后的题目。

    二、仔细分析标题

    一般而言,课外文言文阅读文段都会给出标题。
    学生应留意并仔细分析文段的标题。因为大部分标题本身就概括了文言文的主要内容。例如,在一次测试中考了一个“楚人学舟”的课外文言文阅读文段。这个主谓结构的标题概括了文段的主要内容,我们看了标题就知道文段的主要内容了。
    总之,仔细分析文段的标题,可使我们快速理解文言文的主要内容。

    三、结合注释

    速读全文课外文言文阅读文段,对于一些难懂的文言字词一般都会给出注释。
    这些注释有助于同学们准确理解文言文的主要内容。所以,教师应提醒学生千万别忽略这些注释,而应结合注释速读全文。
    遇到个别疑难词句像“绊脚石”一样横在途中,我们就要联系上下文认真推敲,可用猜想的方法来解决。实在解决不了的,千万别停下来苦苦思索,而应继续阅读。总之,速读全文,不求完全读懂,能明白文章的大致意思就可以了。

    四、“对症下药”

    解答问题课外文言文阅读问题设计有三种类型,即词语解释题、句子翻译题和内容理解题。
    对于不同的题目则采用不同的解题方法:
    (1)词语解释题。
    这类题目多数是考查文言实词中一词多义的现象,而这些文言实词基本上都是同学们在课内文言文中学习过的。解题时,应先套用我们学习过的文言实词的意思,再联系上下文检验,经检验意思通顺,则为正确答案。
    (2)句子翻译题。
    翻译句子要解释出关键的字词的意思,应该在直译的基础上意译。需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一是年号、人名、地名、官名、物名、书名、国名等专有名词保留原样,不用翻译。例如:“庆历(年号)四年春,滕子京(人名)谪守巴陵郡(地名)”。
    可把这个句子译为:庆历四年的春天,滕子京被贬了官,做了巴陵郡的太守。二是句子中没有实际意义的词语应删去。例如:“陈胜者,阳城人也”,“者……也”表判断,无义,应删去,可把这个句子译为:陈胜是阳城人。三是文言文中有些特殊句式(如主谓倒装、宾语前置、状语后置等倒装句)和现代汉语的语序不一样,翻译时要作适当的调整。例如:“甚矣,汝之不惠(主谓倒装)!”可把这个句子译为:你也太不聪明了。四是所翻译的句子若是省略句,则要把省略了的成分增补出来。例如:“乃丹书帛曰‘陈胜王’(省略主语)。”可把这个句子译为:他们(主语)就用朱砂在绸子上写上‘陈胜王’三个字。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