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4题。始汲黯为谒者①,以严见惮。河内失火,延烧千余家,上使往视之。还,报曰:“家人失火,屋比延烧,不足忧也。臣过河南,贫人伤水旱万余家,或父子-高一语文

首页 > 考试 > 语文 > 高中语文 > 文言文阅读/2019-01-15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3)内容理解题。
一般来说,作者通过短小的文言语段,记叙一件事,表达一个中心或一种哲理。所以我们了解了全文的内容后,还要进一步思考作者蕴藏在文章里的写作意图。有时作者将主旨蕴藏在叙事的整个过程中,我们就要思考事件的含意;有时作者在文章的结尾时发表议论,直抒胸臆,以此来揭示文章的中心,我们也要倍加注意。如范仲淹的《岳阳楼记》,作者将自己的写作意图蕴藏在叙事和写景中,直到文尾,才卒章显旨,赞颂了古仁人“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旷达胸襟,勉励自己和朋友以天下为己任,抒发了作者“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政治抱负。

  •  

  • 考点名称:标点符号

    • 标点符号:

      书面上用于标明句读和语气的符号。标点符号是辅助文字记录语言的符号,是书面语的有机组成部分,用来表示停顿、语气以及词语的性质和作用。  
      1、种类:标点符号分为点号、标号、符号三大类。
      (1)点号:①句号。②问号?③感叹号!④逗号,⑤顿号、⑥分号;⑦冒号:
      (2)标号:①引号‘’“”②括号()[ ]  { } ③破折号── ④省略号…… ⑤着重号 ⑥书名号《》〈〉⑦间隔号?  ⑧连接号- — ~ ⑨专名号______
      (3)符号:如箭头号等,具体略。
      具体介绍几种常考的标点符号:

      2、引号。
      ①表示文中直接引用的话。引用分直接引用和间接引用两种。
      直接引用对所引用的原话不能作任何修改,间接引用即所谓的“转述”,可以在文字上有所变动,就不用引号。引用成语、谚语等,用不用引号都可以,以不用为常。
      ②重要的或特定含义的词语,也可以用引号。引号一般用双引号。引文之内又有引文,就用单引号,单引号之内又有引文,那又要再用双引号,依次类推。后引号和点号连用的时候,如果引文是完整照录人家的话,引文末尾的点号就放在后引号之前,如果是作为引文者文句的一部分,点号就放在后引号之后。

      3、破折号。
      ①表示文中解释说明的语句。
      例如:象梦一样,我踏上了联邦德国的旅途,到了海涅的故乡——莱茵河畔的杜赛尔多夫。
      ②还可以表示语意的转折、跃进,或语音的中断、延长。
      例如:我看你的性情好像没有大变——鲁贵像是个很不老实的人。(转折)
         “团结——批评——团结”,是解决人民内部矛盾的正确方针。(跃进) “嘟——”火车进了站。(延长)
      ③事项列举分承,各项之前也用破折号。
      例如:根据研究对象的不同,环境物理学分为以下五个分支科学: ——环境声学; ——环境光学; ……
      ④破折号还可以用在文章的副标题之前。实际上也是一种注释性用法。
      例如:网络文学的第一声号角——痞子蔡和他的《第一次亲密接触》。
      注意:如果解释说明的话插在句子中间,就可以在前面后面各用一个,这叫双用。
      例如:灯光,不管是哪个人家的灯光,都可以给行人——甚至象我这样的一个异乡人——指路。(巴金《灯》)

      4、省略号。
      ①表示文中省略了的话。
      ②表示沉默、语言中断、断断续续、欲言又止等。
      例如:他颤动着嘴唇低低地说:“你……怎么……又来了?”(表示断断续续) 
      破折号也可以表示语言的中断,区别是:破折号表示语言戛然而止,省略号则表示余音未尽。省略号的前面用句号,表示上文诗歌完整的句子。  
      文中的“等”“等等”表示省略。用了“等”“等等”又用省略号就是重复。

      5、括号。
      ①表示文中注释性的话。句内注释紧挨着被注释的词语,它的末尾不用句末点号;句外注释则放在句子之后,句外括号内如有句末点号则须保留。
      ②还用在次序语的外面。括号内还有括号时,最外一层先用圆括号“( )”,以后可依次使用方括号“[ ]”、六角括号“〔 〕”、尖括号“〈 〉”、方头括号“【 】”。

      6、感叹号。
      ①表示感叹句末尾的停顿。语气强烈的祈使句、反问句,末尾要用叹号。
      例如:这是多么平静的一片原野!(感叹句)
         世上哪有不包含矛盾的事物!(反问句)
         起立!(祈使句)
      ②主语、状语等成分倒置的感叹句,以及呼语在感叹句句末,叹号不能用在句中,必须放在句末。
      例如:多美啊,黄山的风景!(主谓倒装)
         歌唱吧,为迎接这辉煌的胜利!(状中倒装)表达强烈的感情主要应该依靠句子里的词语,不宜靠叠用叹号,所以一般不叠用。

    • 常用标点:

      一、句号
      1.用于陈述句的末尾。北京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首都。
      2.用于语气舒缓的祈使句末尾。请您稍等一下。

      二、问号
      1.用于疑问句的末尾。他叫什么名字?
      2.用于反问句的末尾。难道你不了解我吗?

      三、叹号
      1.用于感叹句的末尾。为祖国的繁荣昌盛而奋斗!
      2.用于语气强烈的祈使句末尾。停止射击!
      3.用于语气强烈的反问句末尾。我哪里比得上他呀!

      四、逗号
      1.句子内部主语与谓语之间如需停顿,用逗号。我们看得见的星星,绝大多数是恒星。
      2.句子内部动词与宾语之间如需停顿,用逗号。应该看到,科学需要一个人贡献出毕生的精力。
      3.句子内部状语后边如需停顿,用逗号。对于这个城市,他并不陌生。
      4.复句内各分句之间的停顿,除了有时要用分号外,都要用逗号。据说苏州园林有一百多处,我到过的不过十多处。

      五、顿号
      用于句子内部并列词语之间的停顿。正方形是四边相等、四角均为直角的四边形。

      六、分号
      1.用于复句内部并列分句之间的停顿。语言,人们用来抒情达意;文字,人们用来记言记事。
      2.用于分行列举的各项之间。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区域划分如下:
      (一)全国分为省、自治区、直辖市;
      (二)省、自治区分为自治州、县、自治县、市;
      (三)县、自治县分为乡、民族乡、镇。

    • 拓展标点:

      一、冒号

      1.用于称呼语后边,表示提起下文。
      同志们,朋友们:现在开会了……
      2.用于“说、想、是、证明、宣布、指出、透露、例如、如下”等词语后边,提起下文。
      他十分惊讶地说:“啊,原来是你!”
      3.用于总说性话语的后边,表示引起下文的分说。
      北京紫禁城有四座城门:武门、神武门、东华门、西华门。
      4.用于需要解释的词语后边,表示引出解释或说明。
      外文图书展销会 日期:10月20日至于11月10日 时间:上午8时至下午4时 地点:北京朝阳区工体东路16号主办单位:中国图书进出口总公司
      5.用于总括性话语的前边,以总结上文。
      张华考上了北京大学;李萍进了中等技术学校;我在百货公司当售货员:我们都有光明的前途。

      二、引号

      1.用于行文中直接引用的部分。
      “满招损,谦受益”这句格言,流传到今天至少有两千年了。
      2.用于需要着重论述的对象。
      古人对于写文章有个基本要求,叫做“有物有序”。“有物”就是要有内容,“有序”就是要有条理。
      3.用于具有特殊含义的词语。
      这样的“聪明人”还是少一点好。
      4.引号里面还要用引号时,外面一层用双引号,里面一层用单引号。
      他站起来问:“老师,‘有条不紊’是什么意思?”

      三、括号

      用于行文中注释的部分。注释句子中某些词语的,括注紧贴在被注释词语之后;注释整个句子的,括注放在句末标点之后。
      (1)中国猿人(全名为“中国猿人北京种”,或简称“北京人”)在我国的发现,是对古人类学的一个重大贡献。
      (2)写研究性文章跟文学创作不同,不能摊开稿纸搞“即兴”。(其实文学创作也要有素养才能有“即兴”。)

      四、破折号

      1.用于行文中解释说明的部分。
      迈进金黄色的大门,穿过宽敞的风门厅和衣帽厅,就到了大会堂建筑的枢纽部分──中央大厅。
      2.用于话题突然转变。
      “今天好热啊!──你什么时候去上海?”张强对刚刚进门的小王说。
      3.用于声音延长的拟声词后面。
      “呜──”火车开动了。
      4.用于事项列举分承的各项之前。
      根据研究对象的不同,环境物理学分为以下五个分支学科: ──环境声学; ──环境光学; ──环境热学; ──环境电磁学; ──环境空气动力学。

      五、省略号

      1.用于引文的省略。
      她轻轻地哼起了《摇篮曲》:“月儿明,风儿静,树叶儿遮窗棂啊……”
      2.用于列举的省略。
      在广州的花市上,牡丹、吊钟、水仙、梅花、菊花、山茶、墨兰……春秋冬三季的鲜花都挤在一起啦!
      3.用于话语中间,表示说明断断续续。
      “我……对不起……大家,我……没有……完成……任务。”

    考点名称:文言实词

    • 文言实词

      文言实词和现代文里的实词是一样的,有实在意义,能够单独充当句子成分的词,实词包括名词、动词、形容词、数词、量词、代词六类。在文言文中,实词是大量的,掌握较多的文言实词,是提高阅读文言文能力的关键。

      学习文言实词,应特别注意它在语法上的三个主要特点:一是一词多义,二是词义的古今变化,三是词性的活用。

    •  

    • “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一、大纲要求:

      考试大纲要求“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常见”指出了考查范围,即教材中出现频率比较高的实词;
      “文中”是给出确定实词含义的具体语境;
      “理解”“含义”则说明高考既考查学生掌握文言实词的词义但又不是对原来知识的照搬和死记,而是借助具体语境,考查学生运用这些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本部分知识点包括:通假字、一词多义、古今异义、词类活用、偏义复词、同形异义等。

      二、常见题型

      在文言文阅读中常作为第一题进行考查。考试题型主要有下列两种。
      题型一:给出四个文中词语的解释,选出错误的一项。这是最常见的题型。
      题型二:从试卷上的文段中选出四个词语,再从学过的课文中选出四个相同的词语,不给出解释,让考生自己比较它们意义或用法的不同。

      三、注意几种情况:

      1.注意词的古今义文言实词,有的与现代汉语意义完全相同,有的完全不同。
      这两类词都可以不去管它,重点应放在古今既有联系又有差别的实词上。如:
      “食已与与如也”的“已”今作“已经”,这里是“罢”“完”的意思;
      如“偷”,古义有苟且、马虎、刻薄等意,今为偷窃。理解时不能不辨古今差别而随便地以今义释古义。

      2.注意单音词和双音词文言以单音词居多,汉语以双音词居多。
       不要把两个连用的单音词误判白话文中的双音词,如“妻子”、“地方”、“指示”等。

      3.注意通假现象古代汉语常有通假字
      一是音同音近通假,如“蚤”通“早”,“要”通“邀”,“裁”能“才”,“禽”通“擒”,“卒”通“猝”;
      二是形近通假,如“说”能“悦”,“谕”通“喻“。因此,理解时不要误把通假字作为本字。如“以身徇国”,“乃是天子报尔先人之徇命也”中的“徇”通“殉”,看不出来,就会解错。

      4.注意偏义复词现象
      所谓偏义复词,就是由两个意思相近、相对或相反的语素构成的词,其中一个词素表示意义,另一个只作陪衬。
      如:《孔雀东南飞》中“昼夜勤作息”、“便可白公姥”、“我有亲父兄这三句中,“作息”只有“作”的意义,“公姥”只有“姥”的意义,“父兄”只有“兄”的意义。如果不解依据上下文看出它们是“偏义”,就会理解错误。

      5.要注意一词多义
       一词多义,在文言中是常见的语言现象,应根据具体语境作辨别。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