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列语段,完成下面问题。(甲)梁惠王曰:“寡人之于国也,尽心焉耳矣。河内凶,则移其民于河东,移其粟于河内;河东凶亦然。察邻国之政,无如寡人之用心者。邻国之民不加少-高一语文

首页 > 考试 > 语文 > 高中语文 > 文言文阅读/2019-01-15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如曰:今日当一切不事事。
简析:名词“事”迭用,第一个用作动词:做、从事。

(5)前面有结构助词“所”,名词活用为动词。例如:
置人所罾鱼腹中。
简析:名词“罾”前有结构助词“所”。用作动词:用网捕捉。

(6)方位名词常用作动词,有的前面有连词“而”或副词,有的前面既没有连词“而”也没有副词。例如:
秦师遂东。
简析:方位名词“东”前面有副词“遂”,用作动词:向东进发。

2.名词的使动用法

(1)表示使宾语成为这个名词所代表的人或物,或使宾语产生这个名词用作动词后所表示的动作。例如:
纵江东父兄怜而王我,我何面目见之?
简析:“王”后跟“我”作宾语,是“使我为王”。

(2)作使动用法的名词,后面也偶尔有省略宾语。例如:
天子不得而臣也,诸侯不得而友也。
简析“不得而臣”相当于“不得而臣之”;
“不得而友”相当于“不得而友之”,意思是“不得使之为臣”“不得使之为友”(不能和他作朋友)。

(3)方位名词,是名词的一类,活用为动词后有时也有使动用法。例如:
①故王不如东苏子,秦必疑齐而不信苏子矣。
②筑室百堵,西南其户。
简析:方位名词的使动用法,便是使宾语表示的人或物向某一方向行动“东苏子”,意思是使苏子(苏代)往东去;“西南其户”,意思是使门户向着西方或南方开着。

3.名词的意动用法

例如:
①孟尝君客我。
简析:名词“客”后带宾语“我”,活用作意动词。“客我”即“以我为客”,意即“把我当做客人”。

4.名词直接做状语

(1)名词在表示动作行为的状态、特征时,活用为状语。例如:
①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之意。
简析:名词“席”、“包”、“囊”分别作状语:像席子一样,像包裹一样,像口袋一样。

(2)名词表示动作行为的态度、方式,活用为状语。例如:
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
简析:名词“面”做动词“刺”的状语,表示“刺”的方式:当面。

(3)名词表示动作行为所用的工具,活用为状语。例如:
黔无驴,有好事者船载以入。
简析:名词“船”作动词“载”的状语,表示“载”所用的工具:用船装。

(4)名词在表示动作行为发生的地点时,活用为状语。例如:
孤帆一片日边来。
简析:名词“日边”作动词“来”的状语,表示“来”的地点:从日边。

(5)名词在表示动作行为发生的时间时,活用为状语。例如:
良庖岁更刀。
简析:时间名词“岁”作动词谓语“更”的的状语,表示“更”的性质:每年。

(6)名词在表示动作行为的趋向时,活用为状语。例如:
南取百越之地。
简析:方位名词“南”做“取”的状语,表示行为动作的趋向:向南。

(7)名词表示情况逐渐地发生变化,活用为状语。例如:
而乡邻之生日蹙。
简析:名词“日”作形容词谓语“蹙”的状语,表示“蹙”,这种情况逐渐的发展变化:一天天,一天比一天。

  •  

     

     

  • 不同词性的活用:

    (一)动词的活用:

    1、词活用为名词
    例如:奉不可失,敌不可纵。
    简析:动词“奉”用作名词,意即“奉送的机会”,作句子的主语。

    2、词的使动用法
    (1)动词的使动用法主要集中在不及物动词上。
    例如:
    ①焉用亡郑以陪邻?
    ②项伯杀人,臣活之。
    简析:上例句中的“亡”“活”都是不及物动词,都不能带宾语,但因分别跟了“郑”“之”,成为使动用法。“亡郑”即“使郑国灭亡”;
    “活之”即“使之活”,这里可译为“救了他”。
    (2某些及物动词也有使动用法,这种情况比较少见。
    例如:
    ①谨食之,时而献焉。
    ②晋侯饮赵盾酒。
    简析:“食”,吃,是及物动词,但这里不是捕蛇者吃蛇,而是捕蛇者“使蛇吃”(让蛇吃东西),可译为喂养。“食”用作使动意义后读sì;“饮”,及物动词,但这里说的不是晋侯饮赵盾的酒,而是晋侯给赵盾喝酒,让赵盾喝酒。“饮”用作使动意义时读yìn。
    3、词的为动用法。
    例如:死国可乎。
    简析:“死”是为动用法,“死国”即“为国而死”。

    (二)形容词的活用:

    1、容词活用为名词例如大行不顾细谨。简析“细谨”,形容词用作名词,意即“细枝末节”。
    2、词活用为一般动词
    ①形容词用在“所”字之后,便活用为动词。
    例如:世之所高,莫若黄帝。简析:“高”本是形容词,但在本句中作了成分,译作“推崇”。
    ②形容词放在能愿动词后面,便活用为动词因为能愿动词总是在动词前面与动词结合使用的。因此,如果一个能愿动词跟一个形容词结合在一起充当句子的谓语,那么这个形容词大多也是活用为动词。
    例如:问其深,则其好游者不能穷也。简析:“穷”在本句中与“能”相结合充当谓语成分,因此活用为动词。
    ③形容词放在“之”“我”等代词前面,便活用为动词。
    例如:稍出近之。简析:“近”是形容词,但后带有代词“之”做宾语,作动词。
    ④形容词后带了介词结构作补语,这个形容词便活用为动词。
    例如:令尹子兰……卒使上官大夫短屈原于顷襄王。简析:令尹子兰……终于让上官大夫(靳尚)在顷襄王面前诋毁屈原。“短”后跟了介词结构“于顷襄王”应作动词。
    3、容词的使动用法,它的特点是使宾语所表示的人或事物具有这个形容词所表示的性质或状态。
    例如:
    ①诸侯恐惧,会盟而谋弱秦。
    ②春风又绿江南岸。
    简析:“弱”本是形容词,在句中做谓语,但是形容词做谓语,后面不可以接名词宾语,而它现在接了宾语“秦”,所以它要活用为动词,是“使……弱小”的意思;
    “绿”是形容词,后面接了名词宾语,应译“使……绿”。

    ⒋形容词的意动用法由形容词活用而来的动词,表示主观上认为(觉得)宾语所表示的事物具有这个形容词所表示的性质或状态。
    例如:
    ①滕公奇其言,壮其貌,释而不斩。
    ②吾妻之美我者。
    ③孔子登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
    简析:“奇其言”“壮其貌”是主语滕公“认为其言奇”“认为其貌壮”之义;
    形容词“美”后带宾语“我”。“美我”即“以我为美”,意即“认为我美”;
    “小鲁”“小天下”,是主语“孔子”主观上认为“鲁”和“天下”小的状态。

  • 考点名称:文言句式

    • 文言句式:

      文言文句式总分两大类:固定句式、特殊句式。
      其特殊句式又可分为:倒装句、被动句、省略句、判断句四大类,而倒装句又分为:宾语前置句、状语后置句(介宾短语后置句)、定语后置句、主谓倒装句(谓语前置句)四类。
      文言文句式是每年高考语文必考考点之一,也是高中语文学习非常重要的一个版块。常见的文言句式有以下几种:

      1、判断句:所谓判断句,就是以名词、代词或名词性短语为谓语对主语进行判断的句式。
      其常见的形式有以下几种:
      (1)“……者,……也”“……,……也”“……,……者也”“……者,……”“……者,……者也”“……,……”“……,……者”等形式。如:“廉颇者,赵之良将也。”
      (2)采用副词“乃”“即”等表示判断。如:“当立者乃公子扶苏。”(《陈涉世家》) “吾翁即若翁,必”
      (3)采用否定副词“非”表示否定。如:“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
      (4)用动词“是”“为”表判断。
        需要注意的是,判断句中谓语前出现的“是”一般都不是判断动词,而是指示代词,作判断句的主语;而有些判断句中的“是”也并非都不表示判断。“是”在先秦古汉语中很少作判断动词,在汉以后作判断动词则多起来,判断动词“是”正是由指示代词“是”发展来的,这是词义的转移。“为”一般也不表示判断,只有极少数句子中,“为”才和现代汉语的判断词“是”相当。
      (1)“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石钟山记》)
      (2)“是社稷之臣也。何以伐为?”(《季氏将伐颛臾》)
      上面两个句子中的“是”是代词,不表示判断。
      (3)“巨是凡人,偏在远郡,行将为人所并。”(《赤壁之战》)
      (4)“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桃花源记》)
      上面两个句子中的“是”表示判断。
      (5)“四体不勤,五谷不分,孰为夫子?”(《论语·微子》)
      (6)“晋为盟主,诸侯或相侵也,则讨之。”(《左传·襄公二十六年》)
      上面两个句子中的“为”不表示判断。
      (7)“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前两个“为”表示判断)(《鸿门宴》)
      (8)“故今之墓中全乎为无人也。”(《五人墓碑记》)
      上面两个句子中的“为”表示判断。
      (9)无标志判断句。这种判断句既不用判断词,也不用语气词,而是通过语意直接表示判断。
      ①“刘备天下枭雄。”(《赤壁之战》)
      ②“夫鲁,齐晋之唇。”(《左传·哀公八年》)

      2、倒装句:文言中的倒装句,是相对于现代汉语的句序而言的,基于此,我们将文言倒装句式分为宾语前置、定语后置、介宾短语后置、主谓倒装等。
      (1)宾语前置
        所谓宾语前置,就是通常作宾语的成分,置于谓语动词的前面,以示强调。如:“洎不之信”中的“之”就是前置的宾语。
      (2)定语后置
        通常定语应该放置于中心词的前面,但文言语句中却有很多句子将定语放在中心词之后。如:“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其中的“利”“强”都是后置定语。
      (3)介宾短语后置  
        文言文中,介词结构作状语往往都会置于句后作补语。如:“贫者语于富者曰”“于富者”就是置于句后作补语的介宾短语。
      (4)主谓倒装  
        这种情况很少,往往是为了表示强烈的感叹。如:“甚矣,汝之不惠。”“美哉,我少年中国。”

      3、被动句:所谓被动句,是指句子的主语和谓语动词之间的关系是被动关系,也就是说,被动句的主语是谓语动词所表示的行为的被动者、受事者,而不是主动者、施事者。
      文言文中被动句的表达方式有两大类型:一是从语义上表示被动;二是借助一些表示背诵的词来表示被动。
      (1)从语义上表示被动即不用任何专门表示被动的词语来表示被动,主语的被动性质只能从意思上去理解。
      ①“锲而不舍,金石可镂。”(《劝学》)
      ②“文王拘而演周易……屈原放逐,乃赋离骚。”(《报任安书》)
      ③“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
      (2)借助表示背诵的词来表示被动常见的用表示被动的词来表示被动的句子有以下几种:
      第一种,用介词“被”表示被动。
      ①“信而见疑,忠而被谤,能无怨乎?”(《史记·屈原贾生列传》)
      ②“予犹记周公之被逮,在丁卯三月之望。”(《五人墓碑记》)
      ③“今兄弟被侵,必攻者,廉也;知友被辱,随者,贞也。”
      第二种,用“见”“见……于……”(“于”引出动作行为的主动者)表示被动。
      ①“秦城恐不可得,徒见欺。”(《廉颇蔺相如列传》)
      ②“先绝齐而后责地,则必见欺与张仪。”(史记·楚世家)
      ③“臣诚恐见欺与王而负赵。”(廉颇蔺相如列传)
      第三种,用介词“于”“受……于……”表示被动。
      ①“六艺经传皆通习之,不拘于时,学于余。”(前一个“于”表示被动)(《师说》)
      ②“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孟子·滕文公上》)
      ③“吾不能举全吴之地,十万之众,受制于人。”(《赤壁之战》)
      第四种,用“为”“为……所……”或“……为所……”表示被动。
      ①“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何也?”(《过秦论》)
      ②“先即制人,后则为人所制。”(《史记?项羽本纪》)
      ③“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鸿门宴》)

      4.省略句:文言文中,普遍存在着省略成分的情况,对省略成分的把握,有助于完整理解句子的意思。
      文言文中的省略句通常有:
      (1)省略主语。
      ①承前省。如:“永州之野产异蛇,(异蛇)黑质而白章。”
      ②承后省(也作蒙后省)。如:“沛公谓张良曰:‘(公)度我至军中,公乃入。’”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