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问题。说居庸关清·龚自珍居庸关者,古之谭①守者之言也。龚子曰:“疑若可守然。”“何以疑若可守然?”曰:“出昌平州,山东西远相望,俄然而相辏相赴,以-高三语文

首页 > 考试 > 语文 > 高中语文 > 文言文阅读/2019-01-15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题文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问题。
说居庸关
清·龚 自珍
  居庸关者,古之谭守者之言也。龚子曰:“疑若可守然。”“何以疑若可守然?”曰:“出昌平州,山东西远相望,俄然而相辏相赴,以至相蹙。居庸置其间,如因两山以为之门,故曰:‘疑若可守然。’”
  关凡四重,南口者,下关也,为之城,城南门 至北门一里。出北门十五里,曰中关,又为之城,城南门至北门一里。出北门又十五里,曰上关,又为之城,城南门至北门一里。出北门又十五里,曰八达岭,又为之城,城南门至北门一里。盖自南口之南门,至于八达岭之北门,凡四十八里,关之首尾具制如是,故曰:“疑若可守然。”
  下关最下,中关高倍之,八达岭之俯南口也,如窥井形然,故曰:“疑若可守然。”
  自入南口,城甃有天竺字、蒙古字。上关之北门,大书曰:“居庸关,景泰二年修。”八达岭之北门,大书曰:“北门锁钥,景泰三年建。”
  自入南口,流水啮吾马蹄,涉之瑽然鸣,弄之则忽涌忽洑而尽态,迹之则至乎八达岭而穷。八达岭者,古隰余水之源也。
  自入南口,木多文杏、柿、苹婆、棠梨,皆怒华。
  自入南口,或容十骑,或容两骑,或容一骑。蒙古自北来鞭橐驼与余摩肩行时时橐驼冲余骑颠余亦挝蒙古帽堕于橐驼前蒙古大笑。余乃私叹曰:“若蒙古,古者建置居庸关之所以然,非以若耶?余,江左士也,使余生赵宋世,目尚不得睹燕赵,安得与反毳者相挝戏乎万山间?生我圣清中外一家之世,岂不傲古人哉!”蒙古来者,是岁克西克腾、苏尼特,皆入京诣理藩院交马云。自入南口,多雾,若小雨。过中关,见税亭焉。问其吏曰:“今法网宽大,税有漏乎?”曰:“大筐小筐,大偷橐驼小偷羊。”余叹曰:“信若是,是有间道矣!”
  自入南口,四山之陂陀之隙有护边墙数十处,问其民,皆言是明时修。微税吏言,吾固知有间道出没于此护边墙之间。承平之世,漏税而已。设生昔之世,与凡守关以为险之世,有不大骇北兵自天而降者哉!
  降自八达岭,地遂平。又五里,曰坌道。(选自《续古文观止》)
【注】①谭:即“谈”。②甃:指城墙。③苹婆:苹果。④橐驼:骆驼。⑤反毳:蒙古人衣皮,多反穿,故曰“反毳”。
1.下列各组句中,加粗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关四重                  凡:总共,一共
B.流水吾马蹄              啮:侵蚀
C.迹之则至乎八达岭而      穷:到尽头
D.税吏言                  微:如果没有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粗字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如两山以为之门           人之力而敝之
B.八达岭俯南口也           均二策
C.非若耶                   谈笑
D.余私叹曰                 问今是何世,不知有汉
3.下面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与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章先提出中心观点“疑若可守然”,然后从各个角度进行论说,突出居庸关的险要地势。
B.本文通过记述作者与蒙古人打闹嬉戏和蒙古人到理藩院进贡马匹之事,说明大清国威加海内,天下承平。
C.文章开头提出个“疑”字,发人深省,耐人寻味;后面讲到护墙之间有小路出没的事实,便与之遥相呼应,暗扣玄机。
D.这是一篇说理性的游记,以记游居庸关之事为由头,借题发挥,含蓄地表达了“江山险固,不在关隘,而在人心”的观点。
4.用“/”给文中画线的部分断句。
蒙古自北来鞭橐驼与余摩肩行时时橐驼冲余 骑颠余亦挝蒙古帽堕于橐驼前蒙古大笑。
5.把文中画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使余生赵宋世,目尚不得睹燕赵,安得与反毳者相挝戏乎万山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余叹曰:“信若是,是有间道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阅读理解与欣赏  难度:中档

答案

1、B
2、A
3、A
4、 蒙古自北来/鞭橐驼/与余摩肩行/时时橐驼冲余骑颠/余亦挝蒙古帽/堕于橐驼前/蒙古大笑。
5、(1)假如我生活在宋朝,连燕赵的地方都看不到,怎么能够和反穿皮衣的人在万山中相互击打嬉戏呢?
      (2)我感叹道:“确实像税务官说的那样的话,这里一定有小路了!” (意对即可)

据专家权威分析,试题“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问题。说居庸关清·龚自珍居庸关者,古..”主要考查你对  文言文阅读,语句停顿,文言实词,文言虚词,翻译句子,一词多义  等考点的理解。关于这些考点的“档案”如下:

文言文阅读语句停顿文言实词文言虚词翻译句子一词多义

考点名称:文言文阅读

  • 文言文阅读:

    “文言是指以先秦口语为基础而形成的上古汉语书面语言以及后来历代作家仿古的作品中的语言”。
    文言文,也就是用文言写成的文章,即上古的文言作品以及历代模仿它的作品。文言文作为一种定型化的书面语言,沿用了两三千年,从先秦诸子、两汉辞赋、史传散文,到唐宋古文、明清八股……都属于文言文的范围。也就是说,文言文是中国古代的书面语言,是现代汉语的源头。  
    文言文在中学课本里的比重很大。要学好文言文,首先,在语言环境中理解字词,不断积累,熟练把握文言句式的应用,在熟读和背诵的基础上,能准确翻译课文,加深课文理解,要有意识的提高自己的文学鉴赏、评价能力。

  • 文言文的考察:

    文言文的考察在“难易程度上”应属于“易”的。通常考察以下几方面:
    1.能正确地理解文言词语的含义。
    2.能正确地将文言语句译成现代汉语。
    3.能理解并归纳文章的主要内容。
    4.能把握作者在文章中表达的思想感情,提高自己的欣赏品味。课内部分只要有针对性的去背就行了。

    三种方法:

    第一,引用原文句子回答;
    第二,摘录原文关键的词语回答;
    第三,用自己的话组织文字回答。
    三种方法,采用第一、二种方法回答的准确率一般会比较高。         

    准确理解词义、翻译句子基本原则:

    是通过解释词语,理解句子的含义。

    首先,必须准确把握文中实词和虚词的含义和用法。
    掌握文言实词,主要从以下四个方面入手:
    一词多义、古今异义(词义的扩大、词义的缩小、词义的转移、感情色彩的变化等)、通假字、词类的活用(名词的活用、动词的活用、形容词的活用、使动用法、意动用法等)。
    虚词着重掌握的有:之、其、而、以、于、则、乃、也、者、乎、然、焉、何、夫、尔等,其中出现频率高更应重点掌握的是:之、其、而、以、于五个。

    其次,要了解文言文中常见的句式及其特点。
    掌握文言文中有别于现代汉语的特殊句式,是文言文阅读所必需的能力。
    文言文中常见的句式有:
    判断句(多用“者”、“也”、“……者……也”、“……者也……”;
    用“非”、“乃”、“悉”、“为”、“则”等,表示某种肯定或否定的判断;
    也有用“是”表判断的)、省略句(省略主语、省略谓语、省略宾语、省略介词或介宾短语)、倒装句(谓语前置、宾语前置、定语后置、状语后置)、被动句(借助于被动词,如“被”、“于”、“为……所……”表示被动;不借助被动词,而在句子意念上表示被动)。
    第三,要掌握文言翻译的原则、方法和步骤。
    翻译文言句子是考试的难点,也是重点。文言翻译的原则是:信(准确、忠实于原文、不歪曲、不遗漏、不随意增减意思。)、达(表意明确、语言通畅)、雅(简明、优美、有文采)。

  • 文言翻译最基本的方法:

    1、留:留就是保留。凡是古今意义相同的词,以及古代的人名、地名、物名、书名、官名、国号、年号、度量衡单位、古代专有名词等,翻译时可保留不变。
    2、补:补出省略成分。
    3、删:删去不译的词语。文言中凡是无实在意义,只表语气、停顿、补足音节和舒缓语气等的虚词,都可略去。
    4、换:替换。用现代词汇替换相应的古代词汇。
    5、调:调整倒装句句序,按现代汉语习惯句式将其调整过来。
    除了掌握以上的原则和方法,翻译时还必须有步骤:解词——串意——顺句。注:直译即逐字逐字地译。意译即译出大意即可。文言文翻译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遇到比喻、借代、引申,直译不通时,用意译。

    文言文阅读方法:

    一、快速浏览

    题目课外文言文阅读试题有个特点:有的题目选项出示了文中某些关键字词的意思,有的题目则提示了文言文的主要内容。
    浏览题目有助于同学们初步了解文言文的大致意思。所以,接到课外文言文阅读文段,首先应该快速浏览文段后的题目。

    二、仔细分析标题

    一般而言,课外文言文阅读文段都会给出标题。
    学生应留意并仔细分析文段的标题。因为大部分标题本身就概括了文言文的主要内容。例如,在一次测试中考了一个“楚人学舟”的课外文言文阅读文段。这个主谓结构的标题概括了文段的主要内容,我们看了标题就知道文段的主要内容了。
    总之,仔细分析文段的标题,可使我们快速理解文言文的主要内容。

    三、结合注释

    速读全文课外文言文阅读文段,对于一些难懂的文言字词一般都会给出注释。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