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文后问题。汲黯字长儒,孝景时为太子洗马,以庄见惮。孝景帝崩,太子即位,黯为谒者。东越相攻,上使黯往视之,不至,至吴而还。报曰:“越人相攻,固其俗-语文

首页 > 考试 > 语文 > 高中语文 > 文言文阅读/2019-01-15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题文

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文后问题。
汲黯字长儒,孝景时为太子洗马,以庄见惮。孝景帝崩,太子即位,黯为谒者。东越相攻,上使黯往视之,不至,至吴而还。报曰:“越人相攻,固其俗然,不足以辱天子之使。”河内失火,延烧千余家。上急,复使黯往视之,还报曰:“家人失火,屋比延烧,不足忧也。臣过河南,河南贫人伤水旱万余家,或父子相食。臣谨以便宜,持节发河南仓粟以振贫民。臣请归节伏矫制之罪。”上贤而释之,迁为荥阳令。黯耻为令,病归故里。上闻,乃召拜为中大夫。以数切谏,不得久留内,迁为东海太守。黯学黄老之言,治官理民,好清净,择臣史而任之。其治,责大指而已,不苛小。岁余,东海大治。召以为主爵都尉,列于九卿。
当是时,太后弟武安侯蚡为丞相,中二千石来拜谒,蚡不为礼。然黯见蚡未尝拜,常揖之。天子方招文学儒者,上曰吾欲云云,黯对曰:“陛下内多欲而外施仁义,奈何欲效唐虞之治乎!”上默然,怒,变色而罢朝。公卿借为黯惧。上退,谓左右曰:“甚矣,汲黯之憨也!”群臣或数黯,黯曰:“天子置公卿辅弼之臣,宁令从谀承意,陷主于不义乎!且己在其位,纵爱身,奈辱朝廷何!”  (节选自《史记·汲郑列传》)
1、下列句中加点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家人失火,屋比延烧            比:紧挨着
B、持节发河南仓粟以振贫民        振:通“赈”,救济
C、黯耻为令,病归故里            病:生病
D、以数切谏,不得久留内          内:朝廷内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
A、①以庄见惮            ②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
B、①上闻,乃召拜为中大夫 ②荆柯知太子不忍,乃遂私见樊淤期
C、①列于九卿            ②得复见将军于此
D、①公卿借为黯惧        ②父母宗族,皆为戮没
3、下列各句中“之”字称代内容的说明,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上使黯往视之             称代前文的“东越相攻”
B、上贤而释之               称代“汲黯”
C、择臣史而任之             称代“择臣史”
D、然黯见蚡未尝拜,常揖之    称代“田蚡”
4、下列句子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表现汲黯处理问题灵活机动的一组是
①上使黯往视之,不至,至吴而还 ②家人失火,屋比延烧,不足忧也 ③治官理民,好清净,择臣史而任之 ④其治,责大指而已,不苛小 ⑤越人相攻,固其俗然,不足以辱天子之使 ⑥持节发河南仓粟以振贫民
A、①③⑤    B、①⑤⑥    C、②④⑥    D、①③⑥
5、下列对原文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汲黯为人正直敢言,“以数切谏,不得久留内”。尽管出任地方官,也仍然上书直陈皇帝的过错,招致皇上大怒,“变色而罢朝”。B、汲黯认为天子设置公卿之官,就是要求他们匡正数过,尽管自己官职低微,并非公卿,但也不应因爱身而使朝廷受辱。
C、汲黯为谒者,经常代表皇帝出巡各地所到之处,都极力维护皇帝的尊严,宣示皇上的恩德,因而即使“矫制”,皇上也并不怪罪。
D、汲黯为地方官,遵奉黄老之说,崇尚无为而治,自己从不理事,事无大小,一切凭借手下人处理。由于方法得当,“岁余,东海大治”。
6、将文言文阅读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⑴河南贫人伤水旱万余家,或父子相食。
⑵陛下内多欲而外施仁义,奈何欲效唐虞之治乎!

题型:阅读理解与欣赏  难度:中档

答案

CDDBC⑴河内郡有一万多户穷人家遭受水、旱灾,穷得父母把孩子杀了吃。 ⑵您内心欲念很多,只在表面上施行仁义,怎能效法到尧舜的伟大治绩呢?

1(病:托病)   2(①介词“替”;②连词“被”)3(称代“汲黯”)  5(A项“尽管出任地方官”不对,位在九卿之列;B项“尽管自己官职低微”错,“公卿”官职不低微;D项“自己从不理事”错,改为“亲自处理”)
[参考译文]
汲黯字长儒,孝景时做太子洗马的官,因为人端正严肃,不苟言笑,人人都怕他。孝景帝驾崩,太子继位,任命汲黯为“谒者”之官。有一年东越人相互攻打,皇上派汲黯去调查,汲黯并没有到越地,只到吴国就回来了,上书报告皇帝说:“越地人相互攻打,是他们的本性,何劳天子的使者去调查过问,所以不到越地就后来了。”河内郡失火,延续烧了一千多户人家,皇上又派汲黯去视察,回来报告说:“本是一户人家失火,因房屋密集,火势蔓延,一烧就是千余家,完全是意外,不必忧虑。不过当我经过河内郡时,河内郡有一万多户穷人家遭受水旱灾,穷得父母把孩子杀了吃。我就借这次出事的机会,自作主张,打开那里的粮仓,救济灾民。现在我自请免职,至于假托皇帝开仓的事,听候皇上的发落。”皇上认为他很贤明,就赦免了他,并且把他调升为荥阳县令,汲黯耻于为令,就借生病为由,请假回家。武帝听到后,任命他做中大夫。因为几次直言激谏,不能久留朝廷内,外调东海郡的太守。汲黯研究黄老学派,治理官吏,管理百姓,喜欢清净。选择自己喜欢的官吏,任用他。他的行政要求,只注重大的重要事,小事从不苛求。一年多,东海郡被治理得井井有条。召回朝廷,任命他为主爵都尉,位置列于九卿。
就在此时,太后弟弟武安侯田蚡担任丞相,朝中年俸二千石的官员来拜见,田蚡都不答礼,可是汲黯来见田蚡,未曾跪拜,而田蚡却长揖回礼。天子此时想招募一些在文学上有成就的儒生,据皇上说好象要施行仁义,效法尧舜,好好表现一番。汲黯回答却说:“您内心欲念很多,只在表面上施行仁义,怎能效法到尧舜的伟大治绩呢?”皇上听了没有出声,满脸怒色,愤然退朝。同事们都为汲黯担心。皇上退朝对左右的人说:“太过分了,汲黯耿直得近乎愚笨。”大臣们有的数落汲黯,汲黯却说:‘天子任命左右助手,难道是要这些人察言观色,陷害他于不义吗?况且你已经身在其位,纵然为自己打算,怎么可以羞辱朝廷呢?”

据专家权威分析,试题“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文后问题。汲黯字长儒,孝景时为太子洗马,..”主要考查你对  文言文阅读,现代文阅读  等考点的理解。关于这些考点的“档案”如下:

文言文阅读现代文阅读

考点名称:文言文阅读

  • 文言文阅读:

    “文言是指以先秦口语为基础而形成的上古汉语书面语言以及后来历代作家仿古的作品中的语言”。
    文言文,也就是用文言写成的文章,即上古的文言作品以及历代模仿它的作品。文言文作为一种定型化的书面语言,沿用了两三千年,从先秦诸子、两汉辞赋、史传散文,到唐宋古文、明清八股……都属于文言文的范围。也就是说,文言文是中国古代的书面语言,是现代汉语的源头。  
    文言文在中学课本里的比重很大。要学好文言文,首先,在语言环境中理解字词,不断积累,熟练把握文言句式的应用,在熟读和背诵的基础上,能准确翻译课文,加深课文理解,要有意识的提高自己的文学鉴赏、评价能力。

  • 文言文的考察:

    文言文的考察在“难易程度上”应属于“易”的。通常考察以下几方面:
    1.能正确地理解文言词语的含义。
    2.能正确地将文言语句译成现代汉语。
    3.能理解并归纳文章的主要内容。
    4.能把握作者在文章中表达的思想感情,提高自己的欣赏品味。课内部分只要有针对性的去背就行了。

    三种方法:

    第一,引用原文句子回答;
    第二,摘录原文关键的词语回答;
    第三,用自己的话组织文字回答。
    三种方法,采用第一、二种方法回答的准确率一般会比较高。         

    准确理解词义、翻译句子基本原则:

    是通过解释词语,理解句子的含义。

    首先,必须准确把握文中实词和虚词的含义和用法。
    掌握文言实词,主要从以下四个方面入手:
    一词多义、古今异义(词义的扩大、词义的缩小、词义的转移、感情色彩的变化等)、通假字、词类的活用(名词的活用、动词的活用、形容词的活用、使动用法、意动用法等)。
    虚词着重掌握的有:之、其、而、以、于、则、乃、也、者、乎、然、焉、何、夫、尔等,其中出现频率高更应重点掌握的是:之、其、而、以、于五个。

    其次,要了解文言文中常见的句式及其特点。
    掌握文言文中有别于现代汉语的特殊句式,是文言文阅读所必需的能力。
    文言文中常见的句式有:
    判断句(多用“者”、“也”、“……者……也”、“……者也……”;
    用“非”、“乃”、“悉”、“为”、“则”等,表示某种肯定或否定的判断;
    也有用“是”表判断的)、省略句(省略主语、省略谓语、省略宾语、省略介词或介宾短语)、倒装句(谓语前置、宾语前置、定语后置、状语后置)、被动句(借助于被动词,如“被”、“于”、“为……所……”表示被动;不借助被动词,而在句子意念上表示被动)。
    第三,要掌握文言翻译的原则、方法和步骤。
    翻译文言句子是考试的难点,也是重点。文言翻译的原则是:信(准确、忠实于原文、不歪曲、不遗漏、不随意增减意思。)、达(表意明确、语言通畅)、雅(简明、优美、有文采)。

  • 文言翻译最基本的方法:

    1、留:留就是保留。凡是古今意义相同的词,以及古代的人名、地名、物名、书名、官名、国号、年号、度量衡单位、古代专有名词等,翻译时可保留不变。
    2、补:补出省略成分。
    3、删:删去不译的词语。文言中凡是无实在意义,只表语气、停顿、补足音节和舒缓语气等的虚词,都可略去。
    4、换:替换。用现代词汇替换相应的古代词汇。
    5、调:调整倒装句句序,按现代汉语习惯句式将其调整过来。
    除了掌握以上的原则和方法,翻译时还必须有步骤:解词——串意——顺句。注:直译即逐字逐字地译。意译即译出大意即可。文言文翻译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遇到比喻、借代、引申,直译不通时,用意译。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