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后各题游媚笔泉记桐城之西北,连山殆数百里,及县治而迤平。其将平也,两崖忽合,屏矗墉①回,崭横②若不可径。龙溪③曲流,出乎其间。以岁三月上旬,-语文

首页 > 考试 > 语文 > 高中语文 > 文言文阅读/2019-01-15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题文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后各题
游媚笔泉记
桐城之西北,连山殆数百里,及县治而迤平。其将平也,两崖忽合,屏矗墉①回,崭横②若不可径。龙溪③曲流,出乎其间。以岁三月上旬,步循溪西入。积雨始霁④,溪上大声漎然⑤。十余里,旁多奇石、蕙草⑥、松、枞、槐、枫、栗、橡,时有鸣巂⑧。溪有深潭,大石出潭中,若马浴起,振鬣⑨宛首而顾其侣。援石而登,俯视溶云,鸟飞若坠。复西循崖可二里,连石若重楼,翼乎临于溪右。或曰宋李公麟⑩之“垂云沜”也;或曰后人求公麟地不可识,被而名之。石罅生大树,荫数十人。前出平土,可布席坐。南有泉,明何文端公⑾摩崖⑿书其上曰:“媚笔之泉”。泉漫石上为圆池,乃引坠溪内。
左丈学冲⒀于池侧方平地为室,未就,要客九人饮于是。日暮半阴,山风卒起,肃振岩壁,榛莽、群泉、矶石交鸣。游者悚焉,遂还。是日,姜坞先生⒁与往,鼐从,使鼐为之记。(选自清·姚鼐《惜爆轩诗文集》)
【注释】
①墉:城墙,高墙。②崭横:形容山崖高峻地横挡在前面。崭:山势高险。③龙溪:溪水名。④霁:雨止天晴。⑤漎(cóng)然:形容流水声响。⑥蕙草:一名熏草,俗称“佩兰”。⑦枞(cōng):树木名,又名“冷杉”。⑧巂(guī):鸟名,即子规,又名杜鹃。⑨鬣(liè):马鬃,即马颈上的长毛。⑩李公麟:舒州舒城(今属安徽)人,字伯时,北宋元佑进士,官至御史检法。精通古文字,擅长画山水佛像。元符末年归居龙眠山庄,所以又号“龙眠山人”。 ⑽沜(pàn):同“泮”,半月形的水池。⑾何文端公:字康侯,名如宠,桐城人。明万历进士。曾入阁辅政,累官礼部尚书,武英殿大学士,卒谥“文端”。 ⑿摩崖:镌刻在山崖石壁上的文字。⒀左丈学冲:丈:古代对长者的尊称。左丈学:左世容,字学冲,乾隆举人,曾任武进县教谕。姚鼐为他的诗文作过序。⒁薑(jiāng)坞先生:姚范,字南菁,号姜坞,姚鼐的伯父。
小题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
(1)连山殆数百里
(2)步循溪西入
(3)前出平土,可布席坐
小题2:把下面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1)或曰后人求公麟地不可识,被而名之。
(2)游者悚焉,遂还。
小题3:文章最后一段中“游者悚焉,遂还”,这主要是因为________。
小题4:第二段中“鸟飞若坠”中的“坠”字很有表现力,试作简要赏析。

题型:阅读理解与欣赏  难度:中档

答案


小题1:(1)大概(2)沿着(3)铺开
小题2:(1)有人说后人寻找李公麟居住的地方没有找到,所以后人就用“垂云沜”来命名。
(2)游人对此有些害怕,于是起身回家。
小题3:环境恐怖
小题4:站在山上俯瞰飞鸟,用“坠”字,非常形象地写出了山高谷深、悬崖陡峭的特点。


小题1:无
小题2:无
小题3:无
小题4:无
【译文】
桐城县的西北方向,绵延的山峰大概有几百里,一直到县城所在地才逐渐平缓下来。那渐趋平缓的地方,两座山崖忽然合拢,像屏风一样矗立,像城墙一样环绕,山崖高峻横挡在前面,似乎不能通行。龙溪水曲折流淌,从这崇山峻岭之中流出。
在这一年的三月上旬,我们徒步顺着溪流从西边走进去。连续下了长时间的雨,天气刚刚转晴,溪流发出哗哗的流水声。走了十多里路,山道两旁有很多奇石、惠草、松树、枞树、槐树、枫树、栗树、橡树等,不时还能听到杜鹃鸟的鸣叫声。龙溪的下面有一个很深的水潭,一块大石头露出水面,好像一匹马洗完澡站起身来,甩着鬃毛转过头去看它的同伴。攀附着石头向上登攀,低头往下看时,天空中的浮云好像溶化在潭水里,有鸟儿飞过,好像在往下坠落。又向西沿着山崖走了大约二里路,山崖上层叠着的一块巨大的岩石仿佛有两层楼高,犹如一只展翅欲飞的大鸟临立在龙溪的右岸。有人说这是宋代画家李公麟所说的“垂云沜”;也有人说后人寻找李公麟居住的地方没有找到,所以后人就用“垂云沜”来命名。石头的裂缝中间生长着一棵大树,树荫之大能遮蔽几十个人。大树的前面有一块平地,可以铺开席子坐下。大树的南面有一泓泉水,明代的何文端先生的摩崖文字铭刻在泉边的峭壁上面,将此泉命名为“媚笔之泉”。泉水漫过石头,形成一个圆形的水池,于是向下导引泉水流入下面的龙溪里。
左学冲老人在水池边上正在平整土地盖房子,房子还没有完工,邀请九位客人在这里饮酒。傍晚时分,天气转为半阴,山风突然刮起来,肃杀悲凉,振荡岩壁,树木草丛、众多泉水与水边矾石交相鸣响。游人对此有些害怕,于是起身回家。这一天,我的伯父薑坞先生也和大家一同前往,我跟随着他去了,他让我将这次出游写了下来。

据专家权威分析,试题“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后各题游媚笔泉记桐城之西北,连山殆数..”主要考查你对  文言文阅读,现代文阅读  等考点的理解。关于这些考点的“档案”如下:

文言文阅读现代文阅读

考点名称:文言文阅读

  • 文言文阅读:

    “文言是指以先秦口语为基础而形成的上古汉语书面语言以及后来历代作家仿古的作品中的语言”。
    文言文,也就是用文言写成的文章,即上古的文言作品以及历代模仿它的作品。文言文作为一种定型化的书面语言,沿用了两三千年,从先秦诸子、两汉辞赋、史传散文,到唐宋古文、明清八股……都属于文言文的范围。也就是说,文言文是中国古代的书面语言,是现代汉语的源头。  
    文言文在中学课本里的比重很大。要学好文言文,首先,在语言环境中理解字词,不断积累,熟练把握文言句式的应用,在熟读和背诵的基础上,能准确翻译课文,加深课文理解,要有意识的提高自己的文学鉴赏、评价能力。

  • 文言文的考察:

    文言文的考察在“难易程度上”应属于“易”的。通常考察以下几方面:
    1.能正确地理解文言词语的含义。
    2.能正确地将文言语句译成现代汉语。
    3.能理解并归纳文章的主要内容。
    4.能把握作者在文章中表达的思想感情,提高自己的欣赏品味。课内部分只要有针对性的去背就行了。

    三种方法:

    第一,引用原文句子回答;
    第二,摘录原文关键的词语回答;
    第三,用自己的话组织文字回答。
    三种方法,采用第一、二种方法回答的准确率一般会比较高。         

    准确理解词义、翻译句子基本原则:

    是通过解释词语,理解句子的含义。

    首先,必须准确把握文中实词和虚词的含义和用法。
    掌握文言实词,主要从以下四个方面入手:
    一词多义、古今异义(词义的扩大、词义的缩小、词义的转移、感情色彩的变化等)、通假字、词类的活用(名词的活用、动词的活用、形容词的活用、使动用法、意动用法等)。
    虚词着重掌握的有:之、其、而、以、于、则、乃、也、者、乎、然、焉、何、夫、尔等,其中出现频率高更应重点掌握的是:之、其、而、以、于五个。

    其次,要了解文言文中常见的句式及其特点。
    掌握文言文中有别于现代汉语的特殊句式,是文言文阅读所必需的能力。
    文言文中常见的句式有:
    判断句(多用“者”、“也”、“……者……也”、“……者也……”;
    用“非”、“乃”、“悉”、“为”、“则”等,表示某种肯定或否定的判断;
    也有用“是”表判断的)、省略句(省略主语、省略谓语、省略宾语、省略介词或介宾短语)、倒装句(谓语前置、宾语前置、定语后置、状语后置)、被动句(借助于被动词,如“被”、“于”、“为……所……”表示被动;不借助被动词,而在句子意念上表示被动)。
    第三,要掌握文言翻译的原则、方法和步骤。
    翻译文言句子是考试的难点,也是重点。文言翻译的原则是:信(准确、忠实于原文、不歪曲、不遗漏、不随意增减意思。)、达(表意明确、语言通畅)、雅(简明、优美、有文采)。

  • 文言翻译最基本的方法:

    1、留:留就是保留。凡是古今意义相同的词,以及古代的人名、地名、物名、书名、官名、国号、年号、度量衡单位、古代专有名词等,翻译时可保留不变。
    2、补:补出省略成分。
    3、删:删去不译的词语。文言中凡是无实在意义,只表语气、停顿、补足音节和舒缓语气等的虚词,都可略去。
    4、换:替换。用现代词汇替换相应的古代词汇。
    5、调:调整倒装句句序,按现代汉语习惯句式将其调整过来。
    除了掌握以上的原则和方法,翻译时还必须有步骤:解词——串意——顺句。注:直译即逐字逐字地译。意译即译出大意即可。文言文翻译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遇到比喻、借代、引申,直译不通时,用意译。

    文言文阅读方法:

    一、快速浏览

    题目课外文言文阅读试题有个特点:有的题目选项出示了文中某些关键字词的意思,有的题目则提示了文言文的主要内容。
    浏览题目有助于同学们初步了解文言文的大致意思。所以,接到课外文言文阅读文段,首先应该快速浏览文段后的题目。

    二、仔细分析标题

    一般而言,课外文言文阅读文段都会给出标题。
    学生应留意并仔细分析文段的标题。因为大部分标题本身就概括了文言文的主要内容。例如,在一次测试中考了一个“楚人学舟”的课外文言文阅读文段。这个主谓结构的标题概括了文段的主要内容,我们看了标题就知道文段的主要内容了。
    总之,仔细分析文段的标题,可使我们快速理解文言文的主要内容。

    三、结合注释

    速读全文课外文言文阅读文段,对于一些难懂的文言字词一般都会给出注释。
    这些注释有助于同学们准确理解文言文的主要内容。所以,教师应提醒学生千万别忽略这些注释,而应结合注释速读全文。
    遇到个别疑难词句像“绊脚石”一样横在途中,我们就要联系上下文认真推敲,可用猜想的方法来解决。实在解决不了的,千万别停下来苦苦思索,而应继续阅读。总之,速读全文,不求完全读懂,能明白文章的大致意思就可以了。

    四、“对症下药”

    解答问题课外文言文阅读问题设计有三种类型,即词语解释题、句子翻译题和内容理解题。
    对于不同的题目则采用不同的解题方法:
    (1)词语解释题。
    这类题目多数是考查文言实词中一词多义的现象,而这些文言实词基本上都是同学们在课内文言文中学习过的。解题时,应先套用我们学习过的文言实词的意思,再联系上下文检验,经检验意思通顺,则为正确答案。
    (2)句子翻译题。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