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后各题袁家渴记由冉溪西南水行十里,山水之可取者五,莫若钴鉧潭。由溪口而西陆行,可取者八、九,莫若西山。由朝阳岩东南,水行至芜江,可取者三,-语文

首页 > 考试 > 语文 > 高中语文 > 文言文阅读/2019-01-15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题文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后各题
袁家渴记
由冉溪西南水行十里,山水之可取者五,莫若钴鉧潭。由溪口而西陆行,可取者八、九,莫若西山。由朝阳岩东南,水行至芜江,可取者三,莫若袁家渴。皆永中幽丽奇处也。
  楚、越之间方言,谓水之反流①者为“渴”,音若衣褐之褐。渴,上与南馆高嶂合,下与百家濑②合。其中重洲、小溪、澄潭、浅渚③,间厕④曲折,平者深黑,峻者沸白⑤。舟行若穷,忽又无际。
有小山出水中。山皆美石,上生青丛,冬夏常蔚然⑥。其旁多岩洞。其下多白砾⑦。其树多枫、柟、石楠、楩、槠、樟、柚,草则兰、芷,又有异卉,类合欢而蔓生,轇轕水石⑧。
  每风自四山而下,振动大木,掩苒⑨众草,纷红骇绿⑩,蓊葧香气;冲涛旋濑⑾,退贮溪谷;摇颺葳蕤⑿,与时推移。其大都如此。余无以穷其状。
  永之人未尝游焉,余得之不敢专⒀也,出而传於世。其地主袁氏,故以名焉。
【注释】
①反流:水反向流,此处指西流。②百家濑(lài):水名。③渚:水中小洲。④间厕:交错夹杂。⑤峻:急流;沸:沸腾。⑥蔚然:草木茂盛貌。⑦白砾:白色碎石。  ⑧轇轕(jiāo gé):交错纠缠貌。⑨掩苒:弱草倾倒。苒:轻柔。⑩纷红骇绿:花纷乱而惊骇,叶惊骇而纷乱。⑾冲:冲激。旋:回旋。濑:流在岩石上的溪水。⑿葳蕤:草木茂盛,枝叶下垂貌。⒀专:独自享用。
小题1:解释加点词语的意义。
(1)音若衣褐之褐
(2)舟行若穷,忽又无际
(3)冬夏常蔚然
(4)类合欢而蔓生
(5)余无以穷其状
(6)余得之不敢专也
小题2:把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每风自四山而下,振动大木,掩苒⑨众草,纷红骇绿⑩,蓊葧香气;冲涛旋濑⑾,退贮溪谷;摇颺葳蕤⑿,与时推移。
小题3:上题语句,苏轼称造语“入妙”,更妙的是“以一风统众景”。请作鉴赏。
小题4:联系柳宗元的身世,请深入品味“永之人未尝游焉,余得之不敢专⒀也,出而传於世”所蕴含寄托的寓意。

题型:阅读理解与欣赏  难度:中档

答案


小题1:(1)麻质粗布衣服(2)到尽头(3)茂盛的样子(4)像(5)描写尽(6)独自享用
小题2: 每当有风从四面山上吹下来,摇动大树,倾倒小草,红花绿叶纷乱摇摆,香气浓郁,山水冲激而下,在岩石上回旋着,水流在溪谷停留满贮,水波荡漾,倒映着四面风貌的植被倩影,各种美景随季节而变化。
小题3:以“以一风统众景”,结构顺畅,静物动写,风采纷呈:树动、花摇、草掩,濑旋中见丰茂山色;能听到清音远韵,能嗅到浓郁香味……字里行间传达着作者赏景时的欣喜之情。
小题4:首先是袁家渴之景美,不为外人知道,连“永之人”也“未尝游焉”,所以要让大家知道,不敢独自享用。其次,寄情于景,以美景自比,既为未被人知的人才呼吁,有寄托自己有才识而壮志难酬的伤痛之情。


小题1:无
小题2:无
小题3:无
小题4:无
【译文】
从冉溪向西南走水路十里远,山水风景较好的有五处,风景最好的是钴鉧潭。从溪口向西走陆路,风景较好的有八、九处,风景最好的是西山。从朝阳岩向东南走水路到芜江,风景较好的有三处,风景最好的是袁家渴。它们都是永州幽静美丽奇异的地方。
楚、越两地之间的方言,水的西流叫做“渴”,(读“褐”音)。渴的上游与南馆的高山会合,下游与百家濑汇合。其中岛屿、小溪、清潭、小洲,交错夹杂,蜿蜒曲折。水流平静的地方深黑色,急流的地方像沸腾一样冒着白沫。船好像就走到了尽头,忽然河水又看不到尽头了。
有座小山从水中露出来。山上都是好看的石头,上面绿草丛生,冬夏都浓密茂盛。山旁有许多岩洞。山下有许多白色的碎石。山上的树木多是枫树、柟树、石楠、楩树、槠树、樟树、柚树,小草则多是兰草、芷草,又有许多奇异的花卉,类似合欢树但是长出许多茎蔓,缠绕着水中石头。每当有风从四面山上吹下来,摇动大树,倾倒小草,红花绿叶纷乱摇摆,香气浓郁,山水冲激而下,在岩石上回旋着,水流在溪谷停留满贮,水波荡漾,倒映着四面风貌的植被倩影,各种美景随季节而变化。风景大都是这样的,我没办法都描述出来。
永州不曾来这里游玩,我来到了这里,不敢独自享受。回来写出文章告诉世人。这里土地的主人姓袁,所以我叫它“袁家渴”。

据专家权威分析,试题“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后各题袁家渴记由冉溪西南水行十里,山..”主要考查你对  文言文阅读,现代文阅读  等考点的理解。关于这些考点的“档案”如下:

文言文阅读现代文阅读

考点名称:文言文阅读

  • 文言文阅读:

    “文言是指以先秦口语为基础而形成的上古汉语书面语言以及后来历代作家仿古的作品中的语言”。
    文言文,也就是用文言写成的文章,即上古的文言作品以及历代模仿它的作品。文言文作为一种定型化的书面语言,沿用了两三千年,从先秦诸子、两汉辞赋、史传散文,到唐宋古文、明清八股……都属于文言文的范围。也就是说,文言文是中国古代的书面语言,是现代汉语的源头。  
    文言文在中学课本里的比重很大。要学好文言文,首先,在语言环境中理解字词,不断积累,熟练把握文言句式的应用,在熟读和背诵的基础上,能准确翻译课文,加深课文理解,要有意识的提高自己的文学鉴赏、评价能力。

  • 文言文的考察:

    文言文的考察在“难易程度上”应属于“易”的。通常考察以下几方面:
    1.能正确地理解文言词语的含义。
    2.能正确地将文言语句译成现代汉语。
    3.能理解并归纳文章的主要内容。
    4.能把握作者在文章中表达的思想感情,提高自己的欣赏品味。课内部分只要有针对性的去背就行了。

    三种方法:

    第一,引用原文句子回答;
    第二,摘录原文关键的词语回答;
    第三,用自己的话组织文字回答。
    三种方法,采用第一、二种方法回答的准确率一般会比较高。         

    准确理解词义、翻译句子基本原则:

    是通过解释词语,理解句子的含义。

    首先,必须准确把握文中实词和虚词的含义和用法。
    掌握文言实词,主要从以下四个方面入手:
    一词多义、古今异义(词义的扩大、词义的缩小、词义的转移、感情色彩的变化等)、通假字、词类的活用(名词的活用、动词的活用、形容词的活用、使动用法、意动用法等)。
    虚词着重掌握的有:之、其、而、以、于、则、乃、也、者、乎、然、焉、何、夫、尔等,其中出现频率高更应重点掌握的是:之、其、而、以、于五个。

    其次,要了解文言文中常见的句式及其特点。
    掌握文言文中有别于现代汉语的特殊句式,是文言文阅读所必需的能力。
    文言文中常见的句式有:
    判断句(多用“者”、“也”、“……者……也”、“……者也……”;
    用“非”、“乃”、“悉”、“为”、“则”等,表示某种肯定或否定的判断;
    也有用“是”表判断的)、省略句(省略主语、省略谓语、省略宾语、省略介词或介宾短语)、倒装句(谓语前置、宾语前置、定语后置、状语后置)、被动句(借助于被动词,如“被”、“于”、“为……所……”表示被动;不借助被动词,而在句子意念上表示被动)。
    第三,要掌握文言翻译的原则、方法和步骤。
    翻译文言句子是考试的难点,也是重点。文言翻译的原则是:信(准确、忠实于原文、不歪曲、不遗漏、不随意增减意思。)、达(表意明确、语言通畅)、雅(简明、优美、有文采)。

  • 文言翻译最基本的方法:

    1、留:留就是保留。凡是古今意义相同的词,以及古代的人名、地名、物名、书名、官名、国号、年号、度量衡单位、古代专有名词等,翻译时可保留不变。
    2、补:补出省略成分。
    3、删:删去不译的词语。文言中凡是无实在意义,只表语气、停顿、补足音节和舒缓语气等的虚词,都可略去。
    4、换:替换。用现代词汇替换相应的古代词汇。
    5、调:调整倒装句句序,按现代汉语习惯句式将其调整过来。
    除了掌握以上的原则和方法,翻译时还必须有步骤:解词——串意——顺句。注:直译即逐字逐字地译。意译即译出大意即可。文言文翻译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遇到比喻、借代、引申,直译不通时,用意译。

    文言文阅读方法:

    一、快速浏览

    题目课外文言文阅读试题有个特点:有的题目选项出示了文中某些关键字词的意思,有的题目则提示了文言文的主要内容。
    浏览题目有助于同学们初步了解文言文的大致意思。所以,接到课外文言文阅读文段,首先应该快速浏览文段后的题目。

    二、仔细分析标题

    一般而言,课外文言文阅读文段都会给出标题。
    学生应留意并仔细分析文段的标题。因为大部分标题本身就概括了文言文的主要内容。例如,在一次测试中考了一个“楚人学舟”的课外文言文阅读文段。这个主谓结构的标题概括了文段的主要内容,我们看了标题就知道文段的主要内容了。
    总之,仔细分析文段的标题,可使我们快速理解文言文的主要内容。

    三、结合注释

    速读全文课外文言文阅读文段,对于一些难懂的文言字词一般都会给出注释。
    这些注释有助于同学们准确理解文言文的主要内容。所以,教师应提醒学生千万别忽略这些注释,而应结合注释速读全文。
    遇到个别疑难词句像“绊脚石”一样横在途中,我们就要联系上下文认真推敲,可用猜想的方法来解决。实在解决不了的,千万别停下来苦苦思索,而应继续阅读。总之,速读全文,不求完全读懂,能明白文章的大致意思就可以了。

    四、“对症下药”

    解答问题课外文言文阅读问题设计有三种类型,即词语解释题、句子翻译题和内容理解题。
    对于不同的题目则采用不同的解题方法:
    (1)词语解释题。
    这类题目多数是考查文言实词中一词多义的现象,而这些文言实词基本上都是同学们在课内文言文中学习过的。解题时,应先套用我们学习过的文言实词的意思,再联系上下文检验,经检验意思通顺,则为正确答案。
    (2)句子翻译题。
    翻译句子要解释出关键的字词的意思,应该在直译的基础上意译。需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一是年号、人名、地名、官名、物名、书名、国名等专有名词保留原样,不用翻译。例如:“庆历(年号)四年春,滕子京(人名)谪守巴陵郡(地名)”。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