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10~13题。谢方明,陈郡阳夏人。方明随伯父吴兴太守邈在郡,孙恩寇会稽,东土诸郡皆响应,方明劝邈避之,不从,贼至被害。方明逃窜遂免。顷之,孙恩重-语文
题文
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10~13题。 谢方明,陈郡阳夏人。方明随伯父吴兴太守邈在郡,孙恩寇会稽,东土诸郡皆响应,方明劝邈避之,不从,贼至被害。方明逃窜遂免。顷之,孙恩重没会稽,恩购求方明甚急。方明于上虞载母妹奔东阳,流离险厄,屯苦备经,而贞立之操,在约无改。 元兴元年,桓玄克京邑,丹阳尹卞范之势倾朝野,欲以女嫁方明,使尚书吏部郎王腾譬说备至,方明终不回。桓玄闻而赏之,即除著作佐郎,补司徒王谧主簿。尝年终,江陵县狱囚事无轻重,悉散听归家,使过正三日还到。罪应入重者有二十余人,纲纪以下,莫不疑惧。时晋陵郡故主簿弘季盛、徐寿之并随在西,固谏:“昔人虽有其事,或是记籍过言。且当今民情伪薄,不可以古义相许。”方明不纳,一时遣之。囚及父兄皆惊喜涕泣,以为就死无恨。至期,有重罪二人不还,方明不听讨捕。其一人醉不能归,逮二日乃反;余一囚十日不至,五官[注]请见欲白讨之,方明知为囚事,使左右谢五官不须入,囚自当反。囚逡巡墟里,不能自归,乡村责让之,率领将送,遂竟无逃亡者,远近咸叹服焉。遭母忧,去职,服阕,为宋台尚书吏部郎。 永初三年,转会稽太守。江东民户殷盛,风俗峻刻,强弱相陵,奸吏蜂起,又罪及比伍,动相连坐,一人犯吏,则一村废业,邑里惊扰。方明深达治体,郡县监司,不得妄出,除比伍之坐,判久系之狱。性尤爱惜,未尝有所是非,承代前人,不易其政。有必宜改者,则以渐移变,使无迹可寻。 元嘉三年,卒官,年四十七。 (《宋书》) [注]五官:官名。 10.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顷之,孙恩重没会稽 没:攻陷 B.以为就死无恨 恨:怨恨 C.乡村责让之 让:责怪,谴责 D.风俗峻刻,强弱相陵 陵:欺侮 11.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桓玄闻而赏之 B。 顷之,孙恩重没会稽 去今之墓而葬之 胡为乎遑遑欲何之 C.一人犯吏,则一村废业 D。 其一人醉不能归 于其身也,则耻师焉 尔其无忘乃父之志 12.下列句子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表现谢方明胆识过人的一项是 ①方明劝邈避之 ②江陵县狱囚事无轻重,悉散听归家 ③昔人虽有其事,或是记籍过言 ④方明不纳,一时遣之 ⑤方明知为囚事,使左右谢五官不须入 ⑥有必宜改者,则以渐移变 A.②③⑤ B.①②④ C.①④⑥ D.③④⑤ 13.下列对原文内容的叙述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孙恩作乱时,悬赏捉拿谢方明,谢方明携家人逃亡,途中颠沛流离,备受苦难,但他能坚持自己的操守,毫不动摇。 B.权臣卞范想把女儿嫁给谢方明,派尚书吏部郎王腾前来说合,谢方明不愿与权贵同流合污,严辞拒绝,此举深得桓玄赏识。 C.谢方明曾经让轻重狱囚都回家过年,弘季盛、徐寿之、五官等人都竭力反对,但谢方明胸有成竹,没有听从他们的劝说。 D.方明为政颇为谨慎,沿袭前人的做法,不轻易改变。但遇到必须更改的,也敢于断然否定,彻底推翻,使之不留痕迹。 |
答案
10.B 11.A 12.B 13.A |
10. 遗憾 。 11. A项都是连词,表承接。B项前一个起调节音节的作用,无实义;后一个是动词 “去”。C项前一个是连词“就,那么”,后一个是转折连词“却”。D项前一个是代词“其中”,后一个是表命令语气的副词。 12.③是弘季盛、徐寿之的观点,⑥表现谢方明为政谨慎 。 13.B项“严辞拒绝”错。C项五官没有竭力反对,也没有劝说。D项遇到必须改的不留痕迹地逐渐改变。 参考译文:谢方明,陈郡阳夏(今河南太康)人。谢方明跟随伯父吴兴(今浙江湖州)太守谢邈在吳兴郡,(恰逢)孙恩在会稽((今杭州)造反,东部国土几个郡都有人起来响应,谢方明劝谢邈躲避,谢邈不听从,造反攻到时(谢邈)被害。谢方明逃窜得以幸免。不久,孙恩攻陷了会稽,孙恩悬赏收买方明甚急。方明于从上虞载着母亲和妹妹逃到东阳,流离失所,历险经厄,备受诸多苦难,却秉持坚贞独立之操守,不改(自己忠于国君的)誓言。 晋安帝元兴元年,桓玄攻克京城(建康)。当时丹阳尹(丹阳地名,“尹”是官职)卞范的势力倾倒朝野,卞范打算将(自己的)女儿嫁与谢方明,托尚书吏部郎王腾把各方面的厉害关系都说到,谢方明始终不回复。桓玄闻知(此事)对(谢方明)三分赞赏,就任命(他)当了‘著作佐郎’,顶替了司徒王谧的‘主簿’职务。曾在某年年终,(谢方明)将江陵县狱中所囚囚犯,不论犯事轻或重,全部解散听凭各自归家过年,让他们在正月三日自己回监狱。这当中应归入重罪的有二十余人,在国家法度之下,(江陵的大小官员)莫不怀疑担忧(谢方明的作法)。时东晋江陵郡已解职的主簿弘季盛、徐寿之还一同跟随在(谢方明的)身边(西,西席,幕僚),坚持劝阻说:“古人虽有这样的事,但(那)可能是书籍过分的记录。并且当今民情太假太薄(不重义),不能够拿古时道理来准许(囚犯回家)。”方明不采纳(弘季盛、徐寿之的意见),一时放出了(全部囚犯)。囚犯及其父兄皆惊喜涕泣,觉得(能够这样,)立刻死了也无遗憾。到了(囚犯应该返回监狱)的日期,有属于重罪的二人没有回来,方明不听(手下人)抓捕(他们的建议)。其中有一个人是因为醉酒不能归,过了二日才返回;余下的一名囚犯十日不归,“五官”求见(方明)打算请求抓捕,方明知道是为这囚犯的事,命令左右谢绝“五官”不必入见,那囚犯自己应当要回来。这个囚犯在家乡逗留,不能自归,乡村(邻里)责备督促他,领他回到监狱,(这次冒险)就竟没有逃亡的,远近都惊叹佩服。遭遇母亲去世,辞去官职,为母服丧完毕,为宋台尚书吏部郎。 永初三年,转会稽太守。江东(长江在皖南段到南京段是南北流向,所以古人把长江下游叫做江东)民户富裕兴盛,风俗冷膜尖刻,强欺弱,弱抗强,奸滑的吏员蜂起,又实行有罪累及邻里,动辄互相连坐,一人冒犯吏员,则一村之农业荒废,城乡都受到惊扰。方明深深通悟治理(一方的)大体,(命令)郡县监司(的吏员),不得轻易外出,革除“比伍”(比,比邻,伍,古时以五家组成一“伍”,互相守望)之坐(连坐),(迅速判决积压已久的官司。(谢方明)秉性特别爱惜(前人的成果),不曾有过赞同或批评(的表示),继承代替前人(的官位),不(轻易)改变他的政令。有一定要改的,则用逐渐变动(的方式),使得没有痕迹可寻。 元嘉三年,(方明)死在其任上,年四十七岁。 |
据专家权威分析,试题“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10~13题。谢方明,陈郡阳夏人。方明随伯父..”主要考查你对 文言文阅读,现代文阅读 等考点的理解。关于这些考点的“档案”如下:
文言文阅读现代文阅读
考点名称:文言文阅读
- 文言文阅读:
“文言是指以先秦口语为基础而形成的上古汉语书面语言以及后来历代作家仿古的作品中的语言”。
文言文,也就是用文言写成的文章,即上古的文言作品以及历代模仿它的作品。文言文作为一种定型化的书面语言,沿用了两三千年,从先秦诸子、两汉辞赋、史传散文,到唐宋古文、明清八股……都属于文言文的范围。也就是说,文言文是中国古代的书面语言,是现代汉语的源头。
文言文在中学课本里的比重很大。要学好文言文,首先,在语言环境中理解字词,不断积累,熟练把握文言句式的应用,在熟读和背诵的基础上,能准确翻译课文,加深课文理解,要有意识的提高自己的文学鉴赏、评价能力。 文言文的考察:
文言文的考察在“难易程度上”应属于“易”的。通常考察以下几方面:
1.能正确地理解文言词语的含义。
2.能正确地将文言语句译成现代汉语。
3.能理解并归纳文章的主要内容。
4.能把握作者在文章中表达的思想感情,提高自己的欣赏品味。课内部分只要有针对性的去背就行了。三种方法:
第一,引用原文句子回答;
第二,摘录原文关键的词语回答;
第三,用自己的话组织文字回答。
三种方法,采用第一、二种方法回答的准确率一般会比较高。准确理解词义、翻译句子基本原则:
是通过解释词语,理解句子的含义。
首先,必须准确把握文中实词和虚词的含义和用法。
掌握文言实词,主要从以下四个方面入手:
一词多义、古今异义(词义的扩大、词义的缩小、词义的转移、感情色彩的变化等)、通假字、词类的活用(名词的活用、动词的活用、形容词的活用、使动用法、意动用法等)。
虚词着重掌握的有:之、其、而、以、于、则、乃、也、者、乎、然、焉、何、夫、尔等,其中出现频率高更应重点掌握的是:之、其、而、以、于五个。其次,要了解文言文中常见的句式及其特点。
掌握文言文中有别于现代汉语的特殊句式,是文言文阅读所必需的能力。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
[高考] 2022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软件工程》大作业答案 (2022-04-25) |
[家长教育] 孩子为什么会和父母感情疏离? (2019-07-14) |
[教师分享] 给远方姐姐的一封信 (2018-11-07) |
[教师分享] 伸缩门 (2018-11-07) |
[教师分享] 回家乡 (2018-11-07) |
[教师分享] 是风味也是人间 (2018-11-07) |
[教师分享] 一句格言的启示 (2018-11-07) |
[教师分享] 无规矩不成方圆 (2018-11-07) |
[教师分享] 第十届全国教育名家论坛有感(二) (2018-11-07) |
[教师分享] 贪玩的小狗 (2018-11-0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