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内容,完成下面3题召公谏厉王弭谤(1)《国语》厉王虐,国人谤王。召公告曰:“民不堪命矣!”王怒,得卫巫,使监谤者。以告,则杀之。国人莫敢言,道路以目。王喜,告召公-语文

首页 > 考试 > 语文 > 高中语文 > 文言文阅读/2019-01-15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题文

阅读下面的内容,完成下面3题
召公谏厉王弭谤(1)《国语》
厉王虐,国人谤王。召公告曰:“民不堪命矣!”王怒,得卫巫,使监谤者。以告,则杀之。国人莫敢言,道路以目。
王喜,告召公曰:“吾能弭谤矣,乃不敢言。”召公曰:“是障之也。防民之口,甚于防川,川壅而溃,伤人必多。民亦如之。是故为川者决之使导,为民者宣之使言。民之有口也,犹土之有山川也,财用于是乎出;犹其有原隰衍沃也,衣食于是乎生。口之宣言也,善败于是乎兴。行善而备败,其所以阜财用、衣食者也。夫民虑之于心而宣之于口,成而行之,胡可壅也?若壅其口,其与能几何?”
王弗听,于是国人莫敢出言。三年,乃流王于彘。
小题1:下列各项中加点词意义、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     )
A.厉王虐,国人谤王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
B.国人莫敢言宫妇左右莫不私王
C.吾能弭谤矣,乃不敢言必以长安君为质,兵乃出
D.若壅其口,其与能几何若不阙秦,将焉取之
小题2:下列句子,属于从反面劝阻厉王“弭谤”的一组是(     )
①防民之口,甚于防川,川壅而溃,伤人必多。
②是故为川者决之使导,为民者宣之使言。
③民之有口也,犹土之有山川也,财用于是乎出;犹其有原隰衍沃也,衣食于是乎生。
④口之宣言也,善败于是乎兴。
⑤行善而备败,其所以阜财用、衣食者也。
⑥夫民虑之于心而宣之于口,成而行之,胡可壅也?
⑦若壅其口,其与能几何?
A.①⑥B.①⑦C.②④D.③⑤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写法的分析和评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召公主要用比喻的方法,从正反两方面向周厉王阐明了不可“弭谤”的道理。
B.本文和课文《勾践灭吴》一样,都体现了《国语》这部史书重在记言的特点。
C.本文和课文《邹忌讽齐王纳谏》一样,都旨在规劝君主广开言路,纳谏除弊。
D.齐威王欣然纳谏除弊,“战胜于朝廷”;周厉王拒谏残酷弭谤,终被人民推翻——强烈反差的结果,清楚有力地显示出了邹忌和召公谏劝的高下优劣。

题型:阅读理解与欣赏  难度:中档

答案


小题1:C
小题2:B
小题3:D


小题1:C项前“乃”意为“终于”(有的释为“于是,就”或“竟然,居然”),后“乃”意为“才”;A项两个“谤”均为“公开批评、指责别人的过失”之意;B项两个“莫”均为“没有谁”之意;D项两个“若”均为“如果”之意)
小题2:B
小题3:D(周厉王之所以拒听忠言,是因为他刚愎自用,并不是因为召公谏劝不高明、不巧妙)
参考译文:
周厉王暴虐无道,都城民众公开批评、指责他的过失。大臣召公告诉厉王说:“民众受不了你暴虐的政令了!”厉王听了十分恼火,找到了卫国的一个巫师,派他去监视指责自己过失的人。卫巫把说厉王坏话的人密告上来,厉王就将被告发者杀掉。都城民众没人敢说话,在路上相遇,只能互相使眼色示意。
厉王高兴了,告诉召公说:“我能够消除人们对我的指责了,他们终于不敢再说什么了。”召公说:“你这只是暂时堵住了人民的嘴罢了。用强制手段堵住民众的口不让说话,后果比堵住河水不让流更为危险。堵塞河水的泥土一定有被冲决的时候,伤害的人必定更多。因此治水的人疏通河道使它通畅,治理百姓的人疏导百姓使他们自由发表意见。人民有口,如同大地有山川一样(是大有用处的),人们的财富、用度都是从这里产生出来的;如同大地有高低平洼各种类型的土地一样,吃的穿的就从这里产生。民众用口发表意见,政事的善恶好坏都能反映出来。推行百姓认为好的,防范百姓认为坏的,这就是用来使财物衣食丰富起来的办法。(意即人民的意见建议是一种财富)民众心有所想而在口中表达出来,这是情理中的事。他们思考成熟了,就自然地流露出来,怎么可以强行堵塞呢?如果堵住了人们的口,这对你又有什么帮助呢(赞成这样做的有多少人呢、与你亲近的人能有几个呢)?”
厉王不听劝告,从此都城民众没有谁敢出言说话。过了三年,都城人们把厉王赶下台,将他流放到彘地。

据专家权威分析,试题“阅读下面的内容,完成下面3题召公谏厉王弭谤(1)《国语》厉王虐,国..”主要考查你对  文言文阅读,现代文阅读  等考点的理解。关于这些考点的“档案”如下:

文言文阅读现代文阅读

考点名称:文言文阅读

  • 文言文阅读:

    “文言是指以先秦口语为基础而形成的上古汉语书面语言以及后来历代作家仿古的作品中的语言”。
    文言文,也就是用文言写成的文章,即上古的文言作品以及历代模仿它的作品。文言文作为一种定型化的书面语言,沿用了两三千年,从先秦诸子、两汉辞赋、史传散文,到唐宋古文、明清八股……都属于文言文的范围。也就是说,文言文是中国古代的书面语言,是现代汉语的源头。  
    文言文在中学课本里的比重很大。要学好文言文,首先,在语言环境中理解字词,不断积累,熟练把握文言句式的应用,在熟读和背诵的基础上,能准确翻译课文,加深课文理解,要有意识的提高自己的文学鉴赏、评价能力。

  • 文言文的考察:

    文言文的考察在“难易程度上”应属于“易”的。通常考察以下几方面:
    1.能正确地理解文言词语的含义。
    2.能正确地将文言语句译成现代汉语。
    3.能理解并归纳文章的主要内容。
    4.能把握作者在文章中表达的思想感情,提高自己的欣赏品味。课内部分只要有针对性的去背就行了。

    三种方法:

    第一,引用原文句子回答;
    第二,摘录原文关键的词语回答;
    第三,用自己的话组织文字回答。
    三种方法,采用第一、二种方法回答的准确率一般会比较高。         

    准确理解词义、翻译句子基本原则:

    是通过解释词语,理解句子的含义。

    首先,必须准确把握文中实词和虚词的含义和用法。
    掌握文言实词,主要从以下四个方面入手:
    一词多义、古今异义(词义的扩大、词义的缩小、词义的转移、感情色彩的变化等)、通假字、词类的活用(名词的活用、动词的活用、形容词的活用、使动用法、意动用法等)。
    虚词着重掌握的有:之、其、而、以、于、则、乃、也、者、乎、然、焉、何、夫、尔等,其中出现频率高更应重点掌握的是:之、其、而、以、于五个。

    其次,要了解文言文中常见的句式及其特点。
    掌握文言文中有别于现代汉语的特殊句式,是文言文阅读所必需的能力。
    文言文中常见的句式有:
    判断句(多用“者”、“也”、“……者……也”、“……者也……”;
    用“非”、“乃”、“悉”、“为”、“则”等,表示某种肯定或否定的判断;
    也有用“是”表判断的)、省略句(省略主语、省略谓语、省略宾语、省略介词或介宾短语)、倒装句(谓语前置、宾语前置、定语后置、状语后置)、被动句(借助于被动词,如“被”、“于”、“为……所……”表示被动;不借助被动词,而在句子意念上表示被动)。
    第三,要掌握文言翻译的原则、方法和步骤。
    翻译文言句子是考试的难点,也是重点。文言翻译的原则是:信(准确、忠实于原文、不歪曲、不遗漏、不随意增减意思。)、达(表意明确、语言通畅)、雅(简明、优美、有文采)。

  • 文言翻译最基本的方法:

    1、留:留就是保留。凡是古今意义相同的词,以及古代的人名、地名、物名、书名、官名、国号、年号、度量衡单位、古代专有名词等,翻译时可保留不变。
    2、补:补出省略成分。
    3、删:删去不译的词语。文言中凡是无实在意义,只表语气、停顿、补足音节和舒缓语气等的虚词,都可略去。
    4、换:替换。用现代词汇替换相应的古代词汇。
    5、调:调整倒装句句序,按现代汉语习惯句式将其调整过来。
    除了掌握以上的原则和方法,翻译时还必须有步骤:解词——串意——顺句。注:直译即逐字逐字地译。意译即译出大意即可。文言文翻译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遇到比喻、借代、引申,直译不通时,用意译。

    文言文阅读方法:

    一、快速浏览

    题目课外文言文阅读试题有个特点:有的题目选项出示了文中某些关键字词的意思,有的题目则提示了文言文的主要内容。
    浏览题目有助于同学们初步了解文言文的大致意思。所以,接到课外文言文阅读文段,首先应该快速浏览文段后的题目。

    二、仔细分析标题

    一般而言,课外文言文阅读文段都会给出标题。
    学生应留意并仔细分析文段的标题。因为大部分标题本身就概括了文言文的主要内容。例如,在一次测试中考了一个“楚人学舟”的课外文言文阅读文段。这个主谓结构的标题概括了文段的主要内容,我们看了标题就知道文段的主要内容了。
    总之,仔细分析文段的标题,可使我们快速理解文言文的主要内容。

    三、结合注释

    速读全文课外文言文阅读文段,对于一些难懂的文言字词一般都会给出注释。
    这些注释有助于同学们准确理解文言文的主要内容。所以,教师应提醒学生千万别忽略这些注释,而应结合注释速读全文。
    遇到个别疑难词句像“绊脚石”一样横在途中,我们就要联系上下文认真推敲,可用猜想的方法来解决。实在解决不了的,千万别停下来苦苦思索,而应继续阅读。总之,速读全文,不求完全读懂,能明白文章的大致意思就可以了。

    四、“对症下药”

    解答问题课外文言文阅读问题设计有三种类型,即词语解释题、句子翻译题和内容理解题。
    对于不同的题目则采用不同的解题方法:
    (1)词语解释题。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