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题目羊祜,泰山南城人也。世吏二千石,并以清德闻。(晋武)帝有灭吴之志,以祜为都督荆州诸军事。祜率营兵出镇南夏,开设庠序,绥怀远近,甚得江汉之-语文

首页 > 考试 > 语文 > 高中语文 > 文言文阅读/2019-01-15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题文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题目
羊祜,泰山南城人也。世吏二千石,并以清德闻。(晋武)帝有灭吴之志,以祜为都督荆州诸军事。祜率营兵出镇南夏,开设庠序,绥怀远近,甚得江汉之心。与昊人开布大信,降者欲去皆听之。吴石城守去襄阳七百余里,每为边害,祜患之,竟以诡计令吴罢守。于是戍逻减半,分以垦田八百余顷,大获其利。祜之始至也,军无百日之粮,及至季年,有十年之积。在军常轻裘缓带,身不披甲,而颇以畋鱼废政。
尝欲夜出,军司徐胤执綮当营门日:“将军都督万里,安可轻脱!将军之安危,亦国家之安危也。胤今日若死,此门乃开耳!”祜改容谢之,此后稀出矣。乃进据险要,开建五城,收膏腴之地,夺吴人之资,石城以西,尽为晋有。自是前后降者不绝,乃增修德信,以柔怀初附。每与吴人交兵,克日方战,不为掩袭之计。人有略吴二儿为俘者,祜遣送还其家。吴将陈尚、潘景来寇,祜追斩之,美其死节而厚加殡敛。景、尚子弟迎丧,祜以礼遣还其家。祜出军行吴境,刈谷为粮,皆计所侵,送绢偿之。每会众江沔游猎,常止晋地。若禽兽先为吴人所伤而为晋兵所得者,皆封还之。于是吴人翕然悦服,称为羊公,不之名也。
祜寝疾,求入朝。及侍坐,面陈伐吴之计。疾渐笃,乃举杜预自代。祜卒二年而吴平,群臣上寿,帝执爵流涕曰:“此羊太傅之功也。”(《晋书》)
小题1:
对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降者欲去皆听之       听:听凭
B.祜改容谢之         谢:感谢
C.克日方战          克:约定
D.美其死节而厚加殡敛     美:称赞
小题2:
下列各组句中加点词的用法和意义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
A.降者欲去皆听之      后之视今亦犹今之视昔
B.大获其利         天之苍苍,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
C.此门乃开         而后乃今培风
D.美其死节而厚加殡敛    且举世而誉之而不加劝
小题3: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叙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羊祜为都督荆州诸军事时,率领军队出兵南夏,并且开办学校,安抚和教化远近的百姓,因而深得江汉一带百姓的爱戴。
B.羊祜率领军队占据险要之地,建起五座城池,收取肥沃的土地,夺取了吴国大量的资财,同时非常注重品德和信义,使吴国人心服口服,最终灭吴。
C.羊祜每次和吴国人交战,都要预先约定日期,不采取埋伏或袭击的方式。
D.羊祜的军队经过吴国境内,割下谷子做军粮,然后又计算所有谷子的数量,给吴人送去丝织品作为补偿。
小题4:
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吴石城守去襄阳七百余里,每为边害,祜患之,竟以诡计令吴罢守。
                                                                           
(2)自是前后降者不绝,乃增修德信,以柔怀初附。
                                                                            
(3)若禽兽先为吴人所伤而为晋兵所得者,皆封还之。
                                                                            

题型:阅读理解与欣赏  难度:中档

答案


小题:B
小题:C
小题:B
小题:(1)吴国石城的守军距离襄阳七百余里,常常骚扰边境,羊祜担忧这事,最终用巧妙的计策让吴国罢免守军。(2)从这以后前后来投降的人不断,于是羊祜更加注重品德和信义,来安抚初降的吴人。(3)如果鸟兽先被吴人射伤后被晋兵得到了的,羊祜都原封不动地归还对方。

小题:本题的考查点是“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实词的理解虽然与平时积累有关,但做题的过程当中重点还在于对语境的把握和理解。根据语境这里的“谢”显然不是现代汉语常用意“感谢”,而是 “道歉”之意。
小题:本题的考查点是“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对虚词的理解不可孤立进行,应放在语言环境中并结合句意理解把握。
C中“乃”均为“才”。A的第一个“之”代词。第二个“之”用在主谓间取消句子独立性。B的第一个“其”代词,第二个“其”“是,还是”D的第一个“而”表承接关系,第二个“而”表转折关系。
小题:本题的考查点是“归纳文中的信息”,考查学生对句子的理解能力,同时也检验学生的审题能力。
文章末尾有“祜卒二年而吴平”,可见B选项中“终于灭吴”不符合原文意思。
小题:本题考查学生的语句理解能力,以及常用文言实词和句式选用能力,层级为E级。
(1)三个关键词,“去”翻译为“距离”;“患”翻译为“担忧”;“竟”翻译为“最终”。(2)三个关键点,“自是”翻译为“从这以后”;“绝”翻译为“断”;“柔怀”均翻译为“安抚”。(3)三个关键点,“若”翻译为“如果”;“为……所”是被动句;“皆封还之”翻译为“都原封不动地归还对方。”
附文言文翻译:
羊祜,是泰山南城人。祖辈世代做二千石一级的官,都以清廉有德操而闻名。晋武帝有灭吴的打算,任命羊祜为都督荆州诸军事。羊祜率军队兵出南夏,开办学校,安抚教化远近的百姓,深得江汉一带百姓的爱戴。与吴人开诚布公,互相信任,投降的人想离开的,都听任各自的心愿。吴国石城的守军距离襄阳七百余里,常常骚扰边境,羊祜担忧这事,最终用巧妙的计策让吴国罢免守军。于是晋国戍边巡逻的士兵减少了一半,所减士兵用来垦荒八百余顷,收获很大。羊祜刚到荆州时,军中没有百日的存粮,到了他镇守荆州的后期,有可供十年的粮草的积蓄。羊祜在军营中常常穿着宽大的轻裘衣服,不披战甲,多因打猎钓鱼而荒废军务。
曾一次想夜出,军司徐胤拿着綮戟挡在营门口说:“将军您应保重贵体,怎么能够轻易出营,将军的安危也就是国家的安危。徐胤今天若死了,这营门才能为将军打开。”羊祜严肃地向他道歉,这以后就很少出营。于是羊祜率军队占据险要之地,建起五座城池,收取肥沃的土地,夺取了吴国人大量的资财,吴国石头城以西,都成为了晋国的地方。从这以后前后来投降的人不断,于是羊祜更加注重品德和信义,来安抚初降的吴人。每次和吴国人交战,都要预先约定日期,不采取埋伏或袭击的方式。有军士抢掠二个吴人做俘虏,羊祜就派人遣送他们回家。吴国将军陈尚、潘景来侵犯边境,羊祜派兵追击并杀了他们。羊祜赞赏他们为自己国家而死的气节,并用隆重的礼节殓葬他们。潘景、陈尚的家人迎丧时,羊祜给他们礼物后送走。一次羊祜的军队经过吴国境内,割下谷子做军粮,然后又计算所有谷子的数量,给吴人送去丝织品作为补偿。每次聚会众人打猎,常常到晋国的边境即止。如果鸟兽先被吴人射伤后被晋兵得到了的,羊祜都原封不动地归还对方。这样吴国人都对他心悦诚服,称羊祜为羊公,而不称他的名字。
羊祜病,要求回朝。等皇上侍座后,他就当面陈奏征伐吴国的策略。病情渐渐加重,他又举荐杜预代替自己。羊祜死后两年,吴国就被平定,群臣向武帝称贺,武帝端着酒杯流泪说:“这都是羊太傅的功劳啊!”

据专家权威分析,试题“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题目羊祜,泰山南城人也。世吏二千石,..”主要考查你对  文言文阅读,现代文阅读  等考点的理解。关于这些考点的“档案”如下:

文言文阅读现代文阅读

考点名称:文言文阅读

  • 文言文阅读:

    “文言是指以先秦口语为基础而形成的上古汉语书面语言以及后来历代作家仿古的作品中的语言”。
    文言文,也就是用文言写成的文章,即上古的文言作品以及历代模仿它的作品。文言文作为一种定型化的书面语言,沿用了两三千年,从先秦诸子、两汉辞赋、史传散文,到唐宋古文、明清八股……都属于文言文的范围。也就是说,文言文是中国古代的书面语言,是现代汉语的源头。  
    文言文在中学课本里的比重很大。要学好文言文,首先,在语言环境中理解字词,不断积累,熟练把握文言句式的应用,在熟读和背诵的基础上,能准确翻译课文,加深课文理解,要有意识的提高自己的文学鉴赏、评价能力。

  • 文言文的考察:

    文言文的考察在“难易程度上”应属于“易”的。通常考察以下几方面:
    1.能正确地理解文言词语的含义。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