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列文字,完成1——5题。温甫六弟左右:五月廿九、六月初一、连接弟三月初一、四月廿五、五月初一三次所发之信,并四书文二首,笔力实实可爱!信中有云:“于兄弟则直达其隐,-语文

首页 > 考试 > 语文 > 高中语文 > 文言文阅读/2019-01-15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题文

阅读下列文字,完成1——5题。
温甫六弟左右:五月廿九、六月初一、连接弟三月初一、四月廿五、五月初一三次所发之信,并四书文二首,笔力实实可爱!信中有云:“于兄弟则直达其隐,父子祖孙间不得不曲致其情。”此数语有大道理,余之行事,每自以为至诚可质天地,何妨直情径行。咋接四弟信,始知家人天亲之地,亦有时须委曲以行之者。吾过矣!吾过矣!
香海为人最好,吾虽未与久居,而相知颇深,尔以兄事之可也。丁秩臣、王衡臣两君,吾皆未见,大约可为尔之师,或师之,或友之,在弟自为审择。若果威仪可则,淳实宏通,师之可也。若仅博雅能文,友之可也。或师或友,皆宜常存敬畏之心,不宜视为等夷,渐至慢亵,则不复能受其益矣。
尔三月之信,所定功课太多,多则必不能专,万万不可。后信言已向陈季牧借《史记》,此不可不看之书。尔既看《史记》,则断不可看他书。功课无一定呆法,但须专耳。余从前教诸弟,常限以功课,近觉限人以课程,往往强人以所难,苟其不愿,虽日日遵照限程,亦复无益。故近来教弟,但有一“专”字耳。专字之外,又有数语教弟,兹待将冷金笺写出,弟可贴之座右,时时省览,并抄一付寄家中三弟。
香海言时文须学《东莱博议》,甚是。弟先须用笔圈点一遍,然后自选几篇读熟。即不读亦可。无论何书,总须从首至尾,通看一遍,不然,乱翻几页,摘抄几篇,而此书之大局精处,茫然不知也。学诗从《中州集》入亦好。然吾意读总集不如读专集。此事人人意见各殊,嗜好不同。吾之嗜好,于五古则喜读《文选》,于七古则喜读昌黎集,于五律则喜读杜集,七律亦最喜杜诗,而苦不能步趋,故兼读元遗山集。
吾作诗最短于七律,他体皆有心得。惜京都无人可与畅语者。尔要学诗,先须看一家集,不要东翻西阅,先须学一体,不可各体同学,盖明一体则皆明也。凌笛舟最善为律诗:若在省:尔可就之求教。习字临《千字文》亦可,但须有恒。每日临帖一百字,万万无间断,则数年必成书家矣。陈季牧最喜谈字,且深思善悟。吾见其寄岱云信,实能知写字之法,可爱可畏!尔可从之切磋,此等好学之友,愈多愈好。 (节选自《曾国藩家书》)
1、对下列文言句子中加点的词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A.每自以为至诚可质天地,何妨直情径行每:每次
B.不宜视为等夷,渐至慢亵,则不复能受其益矣慢亵:傲慢、无礼
c.若果威仪可则,淳实宏通,师之可也 则:效法
D.吾作诗最短于七律,他体皆有心得。 短:不喜欢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①近来觉限人以课程②不赂者以赂者丧
B.①睹京都无人可与畅语者。②人马烧溺死者甚众
C.①于五古则喜读《文选》 ②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
D.①若果威仪可则,淳实宏通,师之可也 ②臣之壮也,犹不如人
3、下列句子分为四组,全部表现本文作者“读书”观点的一组是
①并四书文二首,笔力实实可爱
②故近来教弟,但有一专字耳
③若仅博雅能文,友之可也
④所定功课太多,多则必不能专,万万不可
⑤习字临《千字文》亦可,但须有恒
⑥然吾意读总集,不如读专集
A.①③⑤  B.②④⑥  C.①④⑤  D.②③⑥
4、下列对原文的叙述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作者认为香海、丁秩臣、王衡臣都是优秀的人才,叫弟弟要拜他们为师,不要对他们等闲视之。如果怠慢亵渎了人家,那便不能受到教益。
B.作者认为《史记》是一本不可不熟读的书。读《史记》时,其他书就暂时不要读了。
C.作者对自己过去教育弟弟的方式进行了反省,认为强人所难的教育方式,是没有什么益处的。
D.虽然作者喜欢杜甫的七律诗,但自己却不擅长七律的写作,其他体裁却还自认有心得。因此对弟弟要学诗,他提议专攻一种体裁,学好某一体裁,其他的就都明白了。
5、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大约可为尔之师,或师之,或友之,在尔自为审择。
译文:
(2)凌笛舟最善为律诗,若在省,尔可就之求教。
译文:

题型:阅读理解与欣赏  难度:偏易

答案

 
1.C
2.
3.B
4.A
5.①大约可以做你的老师,是认他为师,还是认他为友,弟弟自己作出决定。
②凌笛舟最长于写作律诗,如果在省里,弟弟可以找他求教。


1、每:常常,时常;慢亵:怠慢、轻视。短:不擅长,不会
2、B表示定语后置(A以:前为介词,用,把,拿;后为介词,因为,由于:c于:前为介词,对于;后为表被动,译为“被”;D之:前为代词,他:后为用在表时间的分句中作状语,与“也”相呼应,相当于“……的时候”。
3、①是说弟弟的信,③是谈拜师交友,⑤是谈练书法。
4、对香海没说要拜他为师,而是要弟弟以兄长对待他。
5、略
参考译文:
温甫六弟左右:五月二十九日、六月初一接连收到弟弟三月初一、四月二十五、五月初一三次所发的信,及四书文两篇,笔力确实可爱!信中说,“在兄弟面前直截了当陈述自己的隐情.父子、祖孙之间,不得不转弯抹角的表达自己的衷曲。”这几句有大道理。我办事,经常自以为只要诚心诚意,可质证天地,有话直说没有什么妨碍。昨按四弟的信,才知道即使是至亲,有时也要委曲行事。这是我的过错!这是我的过错!
香海为人很好,我虽然和他住在一起不久,但了解很深,你可以兄长对待他。丁秩臣、王衡臣两位,我都没有见过,大约可以作你的老师。是认他为师,还是认他为友,尔自己决定。如果真是威仪可为表率,淳朴实在,庞博通达,认做老师可以。如果只是博雅能文,认做朋友可以。不论是认做师或认做友,都要抱一种敬畏的心理,不要等闲视之,慢慢就怠慢亵渎了人家,那便不能受到教益。
你三月的信,所定功课大多,多了就不专了,万万不可以。后信说已向陈季牧借《史记》,这是不可不熟读的书。你既然读《史记》,便不能看其他书了。功课没有一定的呆办法,只是要专。我从前教各位弟弟,常常限定功课,近来觉得这样做是强人所难,如果你们不愿意,虽说天天遵守限定功课的进程,也没有益处。所以近来教弟弟,只强调一个专字。专字以外,又有几句话告诉弟弟,现特地用冷金笺写出来,弟弟可以贴在座右,时刻看看,并抄一付,寄家中的三位弟弟。
香海说学时文要学《东莱博义》,很对。弟弟先用笔圈点一遍,然后自选几篇读熟,就是不读也可以。无论什么书,总要从头到尾,通览一遍。不然,乱翻几页,摘抄几篇,而这本书的大的布局,它的精彩之处,却茫然不知道。学诗从《中州集》入手也好,然而,我的意思,读总集不如读专集。这种事情,每个人的看法不同,嗜好也不同,我的嗜好,像五言古诗则喜欢读《文选》,于七言古诗则喜欢读昌黎集,于五言律诗则喜欢读杜集,七言律诗也最喜欢杜诗,而苦于不能一步一趋,所以兼读元遗山集。
我作诗最不会作七律,其他体裁都有心得,可惜京城里没有可以在一起畅谈的人。弟弟要学诗,先要看一家集,不要东翻西看,先要学一体,不可各体同时学,因为明白了一体,便都明白了。凌笛舟最长于做律诗,如果在省,弟弟可以找他求教。习字临《千字文》也可以,但要有恒。每天临帖一百字,万万不要间断,那么几年下来,便成了书法家。陈季牧最喜欢谈书法,并且能深思善悟,我看过他给岱云的信,知道他实在了解书法之诀窍,可爱又可畏!弟弟可以和他切磋。这样好学的朋友,越多越好。

据专家权威分析,试题“阅读下列文字,完成1——5题。温甫六弟左右:五月廿九、六月初一、连..”主要考查你对  文言文阅读  等考点的理解。关于这些考点的“档案”如下:

文言文阅读

考点名称:文言文阅读

  • 文言文阅读:

    “文言是指以先秦口语为基础而形成的上古汉语书面语言以及后来历代作家仿古的作品中的语言”。
    文言文,也就是用文言写成的文章,即上古的文言作品以及历代模仿它的作品。文言文作为一种定型化的书面语言,沿用了两三千年,从先秦诸子、两汉辞赋、史传散文,到唐宋古文、明清八股……都属于文言文的范围。也就是说,文言文是中国古代的书面语言,是现代汉语的源头。  
    文言文在中学课本里的比重很大。要学好文言文,首先,在语言环境中理解字词,不断积累,熟练把握文言句式的应用,在熟读和背诵的基础上,能准确翻译课文,加深课文理解,要有意识的提高自己的文学鉴赏、评价能力。

  • 文言文的考察:

    文言文的考察在“难易程度上”应属于“易”的。通常考察以下几方面:
    1.能正确地理解文言词语的含义。
    2.能正确地将文言语句译成现代汉语。
    3.能理解并归纳文章的主要内容。
    4.能把握作者在文章中表达的思想感情,提高自己的欣赏品味。课内部分只要有针对性的去背就行了。

    三种方法:

    第一,引用原文句子回答;
    第二,摘录原文关键的词语回答;
    第三,用自己的话组织文字回答。
    三种方法,采用第一、二种方法回答的准确率一般会比较高。         

    准确理解词义、翻译句子基本原则:

    是通过解释词语,理解句子的含义。

    首先,必须准确把握文中实词和虚词的含义和用法。
    掌握文言实词,主要从以下四个方面入手:
    一词多义、古今异义(词义的扩大、词义的缩小、词义的转移、感情色彩的变化等)、通假字、词类的活用(名词的活用、动词的活用、形容词的活用、使动用法、意动用法等)。
    虚词着重掌握的有:之、其、而、以、于、则、乃、也、者、乎、然、焉、何、夫、尔等,其中出现频率高更应重点掌握的是:之、其、而、以、于五个。

    其次,要了解文言文中常见的句式及其特点。
    掌握文言文中有别于现代汉语的特殊句式,是文言文阅读所必需的能力。
    文言文中常见的句式有:
    判断句(多用“者”、“也”、“……者……也”、“……者也……”;
    用“非”、“乃”、“悉”、“为”、“则”等,表示某种肯定或否定的判断;
    也有用“是”表判断的)、省略句(省略主语、省略谓语、省略宾语、省略介词或介宾短语)、倒装句(谓语前置、宾语前置、定语后置、状语后置)、被动句(借助于被动词,如“被”、“于”、“为……所……”表示被动;不借助被动词,而在句子意念上表示被动)。
    第三,要掌握文言翻译的原则、方法和步骤。
    翻译文言句子是考试的难点,也是重点。文言翻译的原则是:信(准确、忠实于原文、不歪曲、不遗漏、不随意增减意思。)、达(表意明确、语言通畅)、雅(简明、优美、有文采)。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